•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爱,温暖我艰难的知青岁月

    2017年 10月 05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沈莉萍 点击:
    1971年10月15日我离开上海,来到安徽怀远县龙亢农



    1971年10月15日我离开上海,来到安徽怀远县龙亢农场。在那里,我度过了八年终身难忘的青春岁月,也有幸结识了又一位我心目中伟大的母亲,她给予我的爱,温暖着我,在我艰难的知青岁月中点亮心中一丝希望,伴我前行。

    在我的劳动班组里有一位蚌埠女知青崔玉坤,小矮个,性格内向,平时少言寡语,所以我作为班组长,就经常和她一起搭档干活。上水田插秧两个人一前一后担着秧苗起早摸黑,兴修水利挖河泥两个人一上一下挑着河泥风餐露宿。在艰苦的劳动中我们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共同排遣心中的苦闷,时间一长她也开朗了很多,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形影不离的好姐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们认识的第二年,农闲时,我随她一起回她蚌埠的家,进门第一眼看到她母亲时,我心里就有一种特别温暖的感觉。她虽然个儿瘦小,但是朴素端庄,热情开朗。她轻轻拉着我的手一声“萍儿”,我的眼眶顿时就湿润了。她有六个子女,我成了她的干女儿。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远离上海父母,一年只能回一次上海的家。繁重的体力劳动,清苦的农场生活,使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一到农闲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和妹妹一起回到蚌埠干妈家里,吃着干妈给我们擀的面条和特色小菜比什么山珍海味都香。那时的安徽农村粮食和副食品相当匮乏,能吃上一碗飘着葱花香味的手擀面,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一种回家的感觉温暖着我艰难的知青岁月。

    在那个年代,知青最期盼的是上调工矿企业,但每一次机会都和我擦肩而过。几次调工受挫后,我的思想情绪和精神状态低落到极点。前路茫茫,不知该向何处去?这时候回到蚌埠干妈家里,看着干妈忙碌地操持家务,干妈无言会心的微笑,细心的关怀,使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看到了坚持的信心。每一次回到干妈家里,心里总是满心的期待,情绪得到一次缓解,心灵得到一次抚慰。干妈的乐观豁达温暖着我艰难的知青岁月。

    1976年,我被派到周边公社去搞“社教”,整日在外奔波,营养不良,本已虚弱的身体,一下子垮了,患上急性黄疸性肝炎,无奈去蚌埠医院治疗,出院后住在干妈家里疗养。一个弱小的上海女子,身心疲惫的我仿佛和这个世界隔绝了,在此刻孤立无援,整个人生再次跌落到谷底。那时蚌埠正处于防范地震时期,人心惶惶,院子外搭建起许多抗震棚。干妈让我住在家里,每天陪在我身边,做各种可口的饭菜,帮我调养,陪我聊天。她家经济并不宽裕,但干妈总是把好的留给我吃。在干妈的精心照料下,我终于康复,走出低谷。伟大的母爱温暖着我,陪伴我度过了知青岁月最艰难的那一段时光。

    文革结束后,我和大批知青一起要返回上海了,我的妹妹也考入安徽音乐学院,我们俩依依不舍的分别,干妈又一次轻轻拉着我的手,叫我一声“萍儿”,我的眼眶再次湿润,往事历历在目,我感谢无私的母爱,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始终温暖着一颗干涸的心,给我前行的力量。

    多年后我和爱人一起回到当年我生活过的农场,站在田边,望着一片片起伏的麦浪,感慨万千。上山下乡运动改变了我的青春,改变了我的人生,但是在我心中埋下了又一颗母爱的种子,这样的爱,不仅帮我度过了艰难的知青岁月,也伴随我一生。今年我干妈已是95岁高龄,我深深祝福她快乐长寿。爱,伴我一路前行!

    (作者原安徽怀远县龙亢农场上海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