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中国“知青”——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情怀纽带

    《我们这一辈——中国知青纪念文集》序言

    2015年 05月 08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梁晓声 点击:
    大约是去年下旬或今年上旬的某日(具体时间竟记不清了),也大约便是戴经邦、杨飞霞同志到北京来找我,言及湖南省一些当年的知青朋友,打算出一套叫做《中国知青纪念文集》的书,希望我能写序。 写序之事,我毫不迟豫地就答应了。 但对于书名,却不无异议。


    大约是去年下旬或今年上旬的某日(具体时间竟记不清了),也大约便是戴经邦、杨飞霞同志到北京来找我,言及湖南省一些当年的知青朋友,打算出一套叫做《中国知青纪念文集》的书, 希望我能写序。

    写序之事,我毫不迟豫地就答应了。

    但对于书名,却不无异议。依我想来,当年全国有那么多的城市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一种说法是一千七百余万,一种说法是近三千万;有的跨省“上山下乡”,有的在本省“插队落户”;有的挣工资,曰“兵团战士”,有的和农民一样挣工分; 虽然都是要接受“再教育的”,但有的即使成了“知青”,却由于各种所谓“家庭问题”,依然被列入“另册”,受到种种明里暗里的歧视,甚至被看作变相的“改造”对象——情况极为不同,个人命运当年和后来千差万别。那得多么全面的内容,才当得起“中国知青”四个字呢?

    然编者们信心满满, 我便只有保留自己的看法,拭目以待。

    按他们的意思是——来稿量肯定很大,我也曾是“知青”,不必看书稿内容,也应该能写出一篇序来。

    能当然是能的。

    但我从没那么写过序,坚持看了书稿再说。

    两个月前,我收到了书稿,是用纸板邮箱寄来的,六七斤重。当时我正忙于创作,又有各种各样杂乱之事烦着, 终日除了写就是看,身体和心理陷于双重疲惫,对那六七斤重的纸板邮箱排斥得很,所以回复说——“十一”以后才有心情拆那纸板邮箱。

    今天是九月七日,昨天我们语言大学已经正式开学了。自忖以后更不可能有轻闲点儿的日子,于是克服排斥心理,强迫自己拆开了纸板邮箱——好家伙,呈现眼前的,竟是四大本厚厚的书稿!抽出一本来看,四百五十余页。而且四本一样的厚度,那么总共便是一千八九百页了!

    我几天前刚批改完一百多万字的学生作业;几天前的几天里,校改完了我自己一百多万字的书稿。

    老实说,我对字纸已起了一种生理反感。

    更老实地说,我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之下看《中国知青纪念文集》的。

    我首先拿在手中的是第三集;这一集的第一篇,是李兰君同志的文章《为共和国崛起读书》。此文很短,写的是邵阳市当年的几名同学,怎么样像搞“地下活动”似的,冒着政治风险, 将某校图书馆一批所幸没被烧掉的各类图书进行转移、整理,并且带往农村的经过……结果可想而知,“知青地下图书馆”被封了,书籍难逃被烧掉的命运,他们自己也遭到了追查,“严酷的现实迫使他们纷纷离开绥宁农村浪迹天涯……”

    这篇文章一下子将我的思绪带回了“上山下乡”的岁月。我起初不情愿读的心理一扫而光,顿时觉得手中的书稿对于我产生了一种一言难尽的亲和力。

    在这第三集中,还有一篇文章是《不再孤独》,我认为它是值得我郑重推荐给读者的。这也是一篇关于整整一代人和书、和一个无书的时代之关系的回忆录。两篇文章堪称姊妹篇,我建议作为第二篇。第三篇应是《两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第四篇应为《感谢船长与大尉》。

    我觉得目录这样排列一下更好些。

    为什么呢?因为以上四篇,所回忆的内容都是整整一代人和书、和一个无书的时代之关系的。而另外篇章,写的也都有真情实感。但从内容上分,是关于一代人和学校教育,尤其和上大学的愿望的关系的。篇目上不穿插,进一步“合并同类项”,会使读者形成更深的印象。

    一个事实乃是——“上山下乡”不是一般性质的“中国特色”的“运动”, 而是所谓“文化大革命”这一将全中国搞得无比混乱的“运动”中的“运动”。并且是,规模可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量齐观的“运动”。整整一代人,首先是“被运动”了,其次才是怎样在“运动”之中从精神、思想、情怀、命运诸方面自我救赎的历程。

    一个无书的时代,一个读书犯罪的时代;一个在上学的年龄集体被取缔了学习机会的时代,一个谁若坦言自己想上大学便注定将遭到批判的时代——整整一代人的青春,乃是在这样一种大时代背景之下度过的;而后来又一个事实证明,恰恰是这样的一代人,非但没整体上垮掉,反而整体上成为中国特别具有坚持毅忍之精神;后来特别具有对“文化大革命”的反叛精神;又后来特别具有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批判精神; 再后来特别具有对“改革开放”的促进激情;在“改革开放”严重损害到自身利益,比如“下岗”这种社会大阵痛中, 特别识大体,顾大局,特别具有“承受力”的一代人……

    是啊,为什么没有整体的从精神上、思想上垮掉呢?为什么反而变得以后也较难被时代的种种压力压垮了呢?

    这不是三言两语就回答得清楚的。

    我觉得,所有收在这四部书稿中的回忆文章,其实都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回答。尽管,他们写那一篇篇回忆文章时,未必想要回答以上问题。但,当许多种回忆,许多种反思,许多种情怀、情感和情愫汇集在一起时,而那一行行文字又是发乎真心地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时——那么,便总能回答一些问题了。

    我觉得,四部书稿中的文章,对于这一代人每说的“无怨无悔”四字,做出了相当明白的诠释:

    因为曾和我们中国人民中最广大的一部分,也是生活最贫困并且一向最任劳任怨地养活中国的农民的同舟共济, 相互爱护,抱团取暖过,所以无怨无悔。

    因为了解了农村的真相,于是等于了解了时代宣传队以外的大半个中国的真相,所以无怨无悔。

    因为即使后来返城了,但整体的良心上业已种下了“没有那么好的农民中国将会怎样”这样一颗知恩图报的种子, 所以无怨无悔。

    因为恰是在最缺乏公平和正义、温暖和善良的时代,“知青”与农民之间,“知青”与“知青”之间,结下了比在正常年代更弥足珍贵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所以无怨无悔。

    写到此,我真诚地推荐第一集中《习近平:“乘红船”而“走在前列”》的一篇文章——他和农民吕侯生之间的深厚感情令我极受感动。

    “我的农民朋友大难过去了,咱一块儿合影做个纪念吧。”——我的眼看到这句话时,心里想了很多很多的问题。

    他还“用手反复抚摸着吕侯生的右腿……”。

    农民吕侯生是在他这位当时的市委书记的关怀和资助之下,才顺利地接上了假肢的。

    我是差不多将第三集翻阅完了才看第一集的。因为写到了“知青”与农民之间的感情,所以思想一下子“链接”到了第一集。事实上,在第三集中,特别分出了三类内容的文章,并分别列出了如下标题——《永远流淌在心田的兄弟民族友情》、《海角天涯战友情》、《我们的亲情、友情、师生情》。每一篇文章都流淌着真情实感;但每一篇文章的作者,却又都没有明明白白地“说”到——“知青”经历为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无怨无悔”的经历。因为那些文章是自述性的,而第一集中的第一篇文章是采访性的。肯定的,采访者开门见山提出了问题,所以习近平同志言简意赅地正面回答了问题。

    我认为,他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 也等于替全中国当年的“知青”们向不了解不理解“知青”一代的人们作了回答。若由每一个当年曾是“知青”的人今天来回答,话语说的必然不同,感想角度也必然不同。但大多数话语中,一定会表达类似的总结——“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下乡经历)程度……”

    在第三集中,有相当“另类”的一篇,题目是《军人的荣誉》。这是一篇对我有震撼力的文章,由我们当年是“知青”的人将那样一个人,那样一件令人发指的事写出来,意味深长。

    第二集和第四集中,有一些文章具有史料价值,如:

    《知青福音书》的前前后后;

    《1967年长沙六千知青大逃亡始末》;

    《有关“内人党”的记忆》;

    《李庆霖:一个改变知青命运的小人物》;

    《1978年与我们知青》;

    ……

    恳请编者和读者原谅——总计一千八九百页的文稿,我确实没有时间和精力一页接一页地读来,而只能跳跃地读。其中定有更好的文章被我的眼忽略了。


    但我相信,它们是会被读者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