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春雨滂沱走黎锦

    2014年 11月 24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沈雁 点击:
    农历二十四节气真是准得不行,谷雨那天果然来了一场大雨。最近老天像是没完了似的,整天下个不停。原想到赶上“五一”小长假好好筹划到哪里走走转转,遇到这倒霉的天气,走哪里都不爽。正好局里一朋友的母亲去世,就把这几天交付出去了。 朋友的老家在黔东南


    农历二十四节气真是准得不行,谷雨那天果然来了一场大雨。最近老天像是没完了似的,整天下个不停。原想到赶上“五一”小长假好好筹划到哪里走走转转,遇到这倒霉的天气,走哪里都不爽。正好局里一朋友的母亲去世,就把这几天交付出去了。

    朋友的老家在黔东南锦屏县一个小村寨。提起锦屏,好似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产生遐想。从地理位置来说,距离我们就太遥远了,虽说黔东黔南相邻,但锦屏位于黔东南东部,与湖南接壤,到了锦屏,湖南就在咫尺之间了。想想宅在家里,借这个机会出去遛一遛也是件好事。我们的车在夏蓉高速公路上行驶,因为刚下过雨,所以经过清洗的道旁景观满目的翠绿十分惹眼,有钱难买水中色呢,这与我们上个月才去过的京城高速沿途所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曾问过在河北读书的侄子,你们这边何时树梢才能返青呢?他撇撇嘴告诉我,等树枝抽芽时,就可以穿裙子衬衣了;等黄叶飞满天的时候,就可以披棉袍了。还是我们的家乡好啊,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具色彩。没有灾祸,非典瘟疫也跑得远远的。沿途经过的村寨都一色的地方格调建筑,好一派新农村的景象。

    路过黎平机场,已是中午时分,生物钟提醒着大家该午餐了。就近找到一家小饭店,到了黔东南,肯定是要吃鱼的,我们要了一锅酸汤鱼,配了几个炒菜,其中有一个蔬菜味道特别,老板娘特地告诉我们,那是清炒野芹菜,有降压保健之功效,吃得很满意。

    我们中午到达锦屏县,途中经过一个叫隆里的古城。在路上,听朋友建议我们去隆里古城看看,因为是顺路,大家下车想去随便逛逛。不想这一看竟有了意外的收获:想不到还有这么个久负盛名活着的文明古迹隐藏在不起眼的县城边。据史书记载,隆里,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距县城64公里。南与黎平县敖市接壤,距黎平县旅游景点天生桥23公里。隆里地带为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这座瑰丽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永乐(1404年)夏筑,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

    走进城门,别有洞天。只见古城建筑井而有序,完整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居民建筑。城中四处藏有玄机,在古城建筑陈列馆里,解说员向我们叙述了秘密:从风水思想及军事防御角度考虑,街道的错接具有“固气”、“避灾去邪”和利于防御的意义。城中不开“十”字,缘由还因“十”与“失”谐音,作为军事城堡,其为城的禁忌,而开“丁”字,寓意“人丁兴旺,城池永固”。城中的三条主街又分出六条巷道和九个院落居住区域,此正为当地人称的“三街、六巷、九院子”格局。抬眼八方观看,我怎么也觉得这里的建筑好似在哪里见过一样,像是徽商建筑风格!一打听果然,隆里当地居民大多来自江南诸省,以安徽、江西居多,其建筑形式、艺术手法均具明显的徽派建筑特点。民居的基本单元一般为开间10米(三间开),进深8米左右的两层木构建筑。建筑结构采用穿斗式人字形坡顶,盖小青瓦,外围砖墙或泥石墙,天井青石铺地,放着青石打制的防火缸,雕凿精美,底部用当地青条石做基础,顶部做成迭落形,端部做成马头状,俗称“马头墙”,装饰精美,富有生气,又可以起防火作用。屋檐出水向外挑出30厘米,采用“双重脊檐”形式,青色的披檐镶嵌在灰白色砖墙上,显得清新活泼。

    古城宅居均高出街面约1米,门前为三步青石台阶,两侧设护座石,大门均八字门,门框上方是匾额,彰显主人的郡望、名望或家风。民居一律用优质杉木建造,不用一钉一铆,结构缜密,工艺精良。窗格木雕精细,榫头等木制构件各式图案,以象鼻榫头(寄寓封侯拜相)最为普遍,室内家具装饰典雅,设有神龛、桌椅、撑凳等。现有古民居以陶家院、科甲第、书香第、宗祠等最具典型。我们在一户王姓的人家堂屋房梁上,发现一个燕子做就的鸟巢,燕子妈妈趁雨前的时光穿梭着捉飞虫,巢穴的边缘几只雏鸟露出嫩红的嘴儿等着母亲的哺食。燕子做巢的人家是有福的人家,主人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安祥的坐在躺椅上享受着这静睦的日子。

    隆里古城是用卵石框边筑成的土埂,周长1500米,高4米,宽3米。这里街巷纵横交错,建筑整齐和谐。行走在这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我们不得不惊叹祖先们精湛的建筑技艺和当时的文明教养。

    堂屋前,打盹的老翁昭示着小城的安闲清逸;城墙下,枯黄的藤蔓诉说着古老的云烟往事。

    天公不作美,竟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了,我和邓师傅慌不择路,匆忙中快步拐到一条小巷去躲避。曲径通幽,没想到眼前一亮,一幢精美的牌坊建筑赫然映入眼帘,定睛一看:龙标书院。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因为一首《梨花赋》,刺激了政坛上的集权派,遭贬为龙标县尉(今贵州锦屏隆里古城),世称王龙标。后人一直怀念,他所以在隆里的龙标书院、王昌龄祠、状元桥、状元墓都是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而建的。因为古城还出于宣传打造阶段,我匆忙告诉朋友们抓紧来观瞻,等引进旅游资源后,剩下的原生态元素自然就不多了。美中不足的是小城在余秋雨先生的留言下注解的英文翻译很不道地。

    因为要赶路,只得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古城隆里是本书,一本读不尽看不完的书。如果可能,再花些时间专程来这里住上一两天,慢慢的研读,我想还会发现它“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隐形价值的。

    盼望重游有期。


    (作者系贵州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