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青春镌刻的脚印

    2014年 09月 08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秦大音 点击:
    岁月如流,四十多年过去后,漂金泛银的时尚取代了“知青运动”苦涩的容颜,“知青”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唯有那顽强的“知青精神”永不退场,不断诠释着共和国特殊年代知青的历史,成为窥视“知青情结”的一个窗口。 上世纪60 70年代,在那场文革中,带有

    岁月如流,四十多年过去后,漂金泛银的时尚取代了“知青运动”苦涩的容颜,“知青”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唯有那顽强的“知青精神”永不退场,不断诠释着共和国特殊年代知青的历史,成为窥视“知青情结”的一个窗口。

    上世纪60 70年代,在那场文革中,带有强迫性质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国家的一项政策,每一个人都不容回避。少年轻狂的“红卫兵”最终也没能逃脱被“再教育”的厄运,自己也成了社会的弃婴。那时,在云南边疆芒市的各个角落,到处都可以看到知青的身影。 每一位知青都可以从各自的视角以不同的方式去审视和解读那场运动。虽然我们每一个人所遭受的挫折和收获的成功都不尽相同,但青春美丽的征途却记录着那磋砣岁月热腾腾的史实,那是我们人生永远值得回味的历程。

    “岁月难忘知青梦,意中还多潞西情。”我插队落户的小山村是潞西县轩岗乡拉哏生产队,它位于芒市坝的西北,距县城约30多公里的车程。“拉哏”傣语即“田地和房舍”之意。在那穷乡僻壤的傣家山寨,十一座茅屋、十一户人家,安置了昆明第十一中学的十位知青。我青春的汗水和足迹在拉哏留下了深深的刻痕,心里有着抹不掉的情怀。我忘不了拉哏的山山水水,也忘不了纯朴善良的傣族乡亲,还惦念着和蔼憨厚的房东(沙八)老兄。如今,昔日荒芜的山寨已经变成了一排排的大瓦房和美丽的田园风光。改革开放一改山乡落后的面貌,“拉哏”才算是“名符其实”并被列为了芒市闻名的“小康示范村”。房东沙八老兄前年刚刚谢世,孙子(沙岩旺帕)则成了拉哏第一代大学生,孙女(沙叶散宝)也已长大,她一改几代人不出山寨的『Et习到省城里来务工,一家老少的脸上总是充满了幸福的惬意。偏僻山村的羊肠小道现已变成通途跑上了汽车,茶叶、奶业等不断发展,生态农业、绿色经济欣欣向荣……

    回想当年离开拉哏返城时,乡亲们那一双双热切的眼神,房东(沙八)带着两个儿子(沙岩宝晃、沙二散保)渴求知识而又无耐的神态,一颗颗诚挚善良的心互相安慰、相互理解,发自内心、热泪盈眶的送别,那才是最高贵最恒久的友情。记忆仍很清晰,它就像一粒坚实的种子在第二故乡的土壤里执着地生长,成为我激励人生奋发图强的动力。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经是“充满希望”的时代形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也好,“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也罢,政治运动没能改变边疆农村贫困落后的窘境,老知青只不过是政治实验田里的祭品。

    我们应该向未能返城而一直坚守在边疆奋斗的知青致敬,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是边疆建设的中坚力量。回顾和记录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审视那段并不辉煌的篇章,其目的是要以史为鉴,憧憬光明。

    时光和生命都正在变老,知青这一辈子,就算你“拥有世界”,最终也只是人间过客。人生成长的轨迹从来就没有笔直的路径,在生命旅途中,我们有时没有选择的权利,只好随遇而安。“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爱因斯坦),“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适”亦即“适应”之意。为了让心灵不再受累,必须放下沉重的行囊,忍着身心的创痛,淡定、潇洒、从容地去面对生活,保持坚韧与耐心。直行向前时需要的是勇气,有机会遇到“拐点”时需要的则是智慧。寻找心灵的慰藉取向应该是积极向上而平静的心。当你跨越自我,屏弃时代的偏狭,以平凡的视角去看待过去,艰苦的知青岁月却成了我们光辉的一页。痛苦的炼狱铸就了知艰识苦的知青精神,良心的执守折射出知青情结本质的光焰,那才是真正的“知青魂”。

    从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知青人生一笔特殊的财富。芒市的红土地赋予了潞西知青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必将作为社会精神遗产的重要组成部份而载入史册。知青人生超乎寻常的坚韧与艰辛,坎坷、崎岖、曲折的磨难雕琢着不息的自强路,那是我青春镌刻的脚印,是永不磨灭的铭文。


    (作者系云南知青、云南知青联谊会张天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