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话说耕读

    2021年 06月 15日
    来源:《知青时代》报 作者:周培兴 点击: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春意渐浓,正是耕地的时机。曾经在广阔天地里滚过一身泥巴的一代知青,白天和农民一起扶犁翻地播种,晚上点上油灯读书学习。 中国人历来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形成了将物质生产与精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春意渐浓,正是耕地的时机。曾经在广阔天地里滚过一身泥巴的一代知青,白天和农民一起扶犁翻地播种,晚上点上油灯读书学习。

    中国人历来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形成了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融为一体的晴耕雨读、昼耕夜读的耕读文化。古人把“耕读”连在一起,也是有着耕耘的深意。由此,耕读不仅成为中国古人崇尚的物质与精神自足的诗意生活,也成为长久治家治国的秘诀。正是这种嵌入中华文明基因的耕读文化,让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最长久文明的密码。

    “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自古以来,这则古训被不少家族奉为家规家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耕读传家包含了中国人特有的世界观,蕴含着古人“做人做事”的智慧。

    耕读文化不是单纯知识和科技的教育,而是以心传心的修德开慧的文化传承教育。在耕读文化发展过程中,“耕”和“读”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耕”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读”也不只是为了读书应举。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可以培养勤劳务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质,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辛劳与不易,更有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而读书则不仅可以立志、更能修身、立德,激发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通过耕读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情操,不断滋养个人道德品格,从而使得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正是耕读传家的现实意义所在。

    耕读文化是身心灵一体的全生命教育,是让生命崇高、生活幸福的“艺术教育”。耕读不仅是中国古人崇尚与向往的物质与精神自足、田园与书香共存、诗意与禅意共生的理想生活,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创作之源。耕创造物质,读滋养精神,正是这种物质与精神的自足,让生命自主、自在、自觉地提升成为可能。

    中国的耕读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它影响了中国农学、中国科学、中国哲学,使耕与读融为一体的务实的作风。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不同的生活和生计方式是形成不同的文化与艺术的源泉。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高度的正是这种耕读文化。这种让生命实现自主、自在、自觉的耕读生活,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走向了源于心法的内求性、自我生命体验的崇高性、与天地感应的自在性之路,由此使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耕地,需要深耕,读书,需要精读。每一篇文章精读后有思考感悟,有会心一笑,有心领神会或触及灵魂。精读就是深耕,而此时的深耕,才能有后来的收获。深耕精读是新时代做人之根、爱国之本、智慧之源的教育。在如何做人做事层面看,耕读文化恰恰是现代非常需要借鉴、传承的,使“三农”在耕读文化中走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