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奥克兰的前世今生

    2017年 10月 07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山鹰 点击:
    奥克兰( Auckland),是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全国工业、商业和经济贸易中心。奥克兰位于新西兰北岛的奥克兰区,拥有56个小岛,一半是内陆城镇,一半是海边。城镇的特点使之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水世界。奥克兰在1841-1865年间为新西兰第二任首都,(原首都拉塞尔,

    奥克兰( Auckland),是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全国工业、商业和经济贸易中心。奥克兰位于新西兰北岛的奥克兰区,拥有56个小岛,一半是内陆城镇,一半是海边。城镇的特点使之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水世界。奥克兰在1841-1865年间为新西兰第二任首都,(原首都拉塞尔,后迁都至现首都惠灵顿)全球最重要的跨国公司都在奥克兰设有办事处,奥克兰事实上也是新西兰的“经济首都”。

    奥克兰是新西兰对外贸易、旅游的门户,是重要的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枢纽。奥克兰市是新西兰最大最繁忙的商业金融中心,新西兰的股票交易所及多家大银行的总部就设在这里。

    奥克兰又被人称为 “风帆之都”,因为每八个奥克兰人就会拥有一艘游艇或摩托艇。在小区里看到一些洋人的院子里,除了汽车,还有装在拖车上的小艇。每到周末,洋人就用汽车拖着小艇,到海上兜风。塔卡普拉是奥克兰的一个小区,奥克兰的跳蚤市场就设在一个停车场。塔卡普拉有服装鞋帽、珠宝店,还有一个购物中心,里面除了有各种商店,还有一些洋快餐,譬如印度的小吃,日本的寿司。洋人似乎对寿司比较感兴趣,其实这种不甜不成,微酸加上芥末味的东西,我吃了一次就觉得够够的。

    在塔卡普拉海滨,有洋人单人皮划艇俱乐部的成员活动,除了青壮年,甚至还有花白头发的老太太加入其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年轻的女郎穿着泳衣,趴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大人们带着孩子在海滩散步,孩子们在浅水区互相打着水仗。主人的宠物犬则在水里不厌其烦地狂奔。周日的奥克兰显现出一派和谐和宁静。

    说到奥克兰的前世今生,这个不到200年历史的城市,在市中心仍保留着一些一个多世纪前的老建筑。那种欧式老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仍然彰显着老欧洲的文明。现在的奥克兰有146万人口,一个城市居然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可见奥克兰对新西兰的意义重大。

    奥克兰的名称据说来自于第二代印度总督的命名,毛利语的意思为“纯洁的少女和一百个情人”。少女?一百个情人?是不是多了点?!而老华侨则把奥克兰称为“屋仑”。

    我第一次知道新西兰知道毛利人是在上中学的时候,是从一本探险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书中了解的。里面描写一些欧洲探险者,乘船来到新西兰海岸,被一群毛利人俘获,他们亲眼目睹了毛利人杀害战俘,烤吃俘虏的血腥场面。奥克兰的原始居民是波利尼西亚种的毛利人。公元1350年,毛利人从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库克岛上集体航海,在海上和波涛奋战了好几个星期,横渡3200公里的海洋,来到这片盛产长嘴无翼鸟、长着茂密植物的美丽土地,成为奥克兰最古老的土著居民。这里的土壤是由火山灰形成的,一种黑得冒油的土地非常肥沃。由于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当年的竞争对手很多,毛利人必须在火山峰项建造“帕”(pa)(防卫性的山寨),以抵御其它部落的侵扰。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大约有2万毛利人居住在这里。随着火器被引进新西兰的北部地区,这一地区的平衡就被打破了,并导致了部落与部落间惨烈的战争。而一些缺少武器的部落(iwi)不得不寻求新的避难所,还不能在这沿海地区被其他部落发现,因为部落之间的厮杀异常的血腥和残酷。结果当欧洲人到达此地并建立“新西兰”这一殖民地的时候,这一地区的毛利人还非常的分散,以致毛利人并没有仔细讨论欧洲人的政策。处于原始状态的毛利人,在毛瑟枪和大炮面前,显然不是对手。

    说来有点搞笑,在1840年2月6日,一个叫威廉·霍布森(William Hobson)英军上尉被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政府派到新西兰跟当地的毛利原住民签定《怀唐伊条约》(Treatyof Waitangi),竟然只用了六英镑就买下了奥克兰。霍布森选择奥克兰做为这新殖民地的首都。一年间,两千个英国移民来到这来安营扎寨,英国人通过砍伐和开垦,把大片火山灰形成的肥沃土壤开垦成了良田。后来,精明的大英帝国政府又用50个床单、20件长裤、20个短柄小斧、10件背心、10个便帽、10个铁锅、四木桶的烟草、一箱子的烟斗、一个毛布、糖和面粉把奥克兰三千英亩的地买下来,现在听起这些往事就像不可思议的神话故事。

    提起往事毛利人至今仍然耿耿于怀,据说他们时常向联合国反映情况,抗议执政当局对他们不好。新西兰有两个主要政党,一个是工党另一个是国家党。不管是工党上台还是国家党执政,都不敢慢待如今的毛利人,那些纹了面的毛利人酋长是代表4000多部落毛利人的领袖,也代表4000多毛利家族。一些脑瓜聪明语言又好的华人,在毛利人的地盘上办事,都是先把毛利酋长疏通好才好办事。有个华人看中了西区毛利人的一块地盘,通过和毛利谈判,取得了在这块地盘上于周曰上午开办跳蚤市场的权利,并雇请了一些毛利青年维持地面,这样少了很多麻烦,弄个皆大欢喜,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赚了个盆满钵满。

    虽然这里人有纹身的爱好,但绝不敢纹面,那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现在毛利文化受到特别保护,毛利民族也受到特别照顾,他们的福利待遇高于其它民族。

    按照毛利人的说法,这里的天、这里的地、这里的海洋,甚至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属于毛利人。也许是因为受到照顾,造成一些毛利人的好逸恶劳,他们游手好闲不喜欢工作,个别甚至成了街头混混。有一次大卫到柜员机上取钱,一个毛利青年走过来伸手朝他要钱。大卫问他为什么。那家伙指指天又指指地说,这里的一切都属于他们的。

    大卫朝他扫了一眼,轻蔑地用食指钩了钩。说道:你要是有本事就过来拿吧!跟着大卫的同伴想息事宁人,急忙拉他走,大卫愤怒地甩开同伴,用仇视的目光对视着对方。那家伙一看眼前这位肩宽体胖的家伙,一脸的敌意,目光直视着他,心想今天是怎么了,往日中国人都是息事宁人,给几个钱抽身走人。今天这位看来绝非等闲之辈,一副准备出手的架势。再说满口的牙是用来吃饭的,他可不愿意碰上李小龙二世什么的,被打的满地找牙,再说了在奥克兰补个牙,可能比中国国内装上金牙都贵。俗话说光棍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下回也许能碰上个软蛋,把失去的肥肉再夺回来。

    大卫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又有散打的底子,根本就把这些地痞无赖不放在眼里,用他的话说,都是个人谁怕谁呀?

    奥克兰位于南纬36。51'00”,  东经174。47'00”。如果和中国地区的纬度位置相比较,相当于中国的邯郸。由于奥克兰的四周被海洋包围着,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奥克兰四季不太分明,如果和中国南方的酷暑比,这里没有夏天,如果和中国北方的严寒比,这里没有冬天。每年元月份是这里的夏季,七月份是冬季,正好和北半球的气候反着,每当北半球的圣诞老人顶风冒雪给人们送来圣诞礼物的时候,这里则是艳阳高照的夏天。

    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应该是深秋季节,赶上下雨天,屋里凉飕飕的。但只要一出太阳,马上就觉得换了季节。冬天据说气温在夜里也会降到七八度,但让人费解的是那些牛高马大的洋人,居然一年四季都是一袭短袖T恤和短裤拢身,脑袋顶上却戴着厚厚的毛线帽。洋人认为人的脑袋是重要的部位,需要特别呵护。学校里孩子们的校服也是这种短打扮,看到他们毫不在乎的样子,实在叫人不可思议,可能是吃带血牛排长大的民族,体质强健非常生猛!据说这里冬天最冷的时候,孩子们也只是加条长袜子过冬。

    在奥克兰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洋人的孩子,赤着脚被大人领着逛街,这同中国家长对子女的那种过分溺爱形成极大的反差。在小区公园的草地上,一些洋人的孩子打着赤脚,在草地上撒欢。奥克兰的孩子很少看到小胖墩和戴眼镜的。这里的女人也很少见到穿高跟鞋的,女人们大多是一双拖鞋出门,连中国留学生也很少穿高跟鞋,大多穿一双球鞋或者旅游鞋,可见高跟鞋实在是对女人的一种折磨。

    比起巴黎和老欧洲,这里的人显得也比较简朴,他们不相互攀比,除了在公司上班的白领,很少看到穿西装革履的,也鲜见有挎着LV包包招摇过市的。这里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大人孩子都是对着水龙头狂饮。当然,一些洋人还保持着英国人的传统,每当夕阳西下,在自家的阳台上,洋人会沏上一杯咖啡或者红茶,慢慢的品味。但已经没了大英帝国子民往日的优越。

    在许多小区,都有那种屋顶装着十字架褐红色的房子,这是教堂,是基督徒的精神家园。奥克兰全市超过半数的人口信奉基督教,40%的人口不信任何宗教。l0%左右的居民信奉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和锡克教。也有少部分人信奉犹太教。估计什么都不信的大多数是华人。华人在这里勤勤恳恳地工作,锱铢必较的攒钱,费尽心思的买房。洋人认为华人只会工作不懂得享受生活。其实他们这种看法未必准确。华人到新西兰的最主要目的是拿绿卡,只要能挣钱不在乎什么白领蓝领。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没准就干着装修工、电工、水暖工的工作,因为这些工作最容易取得绿卡。有这样高素质的人才存在于各行各业,你敢说将来谁给谁拎包?有人乐观的估计,新西兰未来的总理,要在华裔第二代第三代中产生,因为华人实在是太能干太聪明了。

    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住在豪宅里没准是个清洁工,别小看了他们,他们的工资往往是其他蓝领的两倍。没听说小区里有那个高官住在大宅门里,也没听说他们的子女子承父业成了官二代。这里牛逼的是国会的议员们,他们可以像训孙子一样训斥被问讯的官员。也有那牛逼过了头的家伙,在酒店喝多,店小二不肯再给上酒,那家伙牛哄哄地说,你敢不给我拿酒,你知道我是谁吗?结局当然是被其所在的党逐出,还被酒店所在的工会上了黑名单,今后只要在其加盟的酒店用餐,都会被拒之门外。

    新西兰有钱人是洋人中的老年人,他们奋斗了一辈子,积攒了不少财富,在街上开着豪华车的。他们颐养天年,把自己的小院打理的非常漂亮,除了讲究的房屋,还有修葺的整洁的花草树木。即使是各种空调、取暖设备完备的现在,一些老洋人仍然喜欢用传统方式过冬,在一些洋人的院子里,堆满了劈材,是用于冬天取暖时壁炉用的。

    (作者原为湖北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