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忆黑龙江省格球山农场二、三事

    2014年 12月 04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祝天泽 点击:
    干农活的艰辛,见报时的喜悦,集体生活中的互助,我在黑龙江省格球山农场度过了难忘的5年。农场磨炼了我的意志,提升了我的思想品质,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后来在成长道路上我走得比较顺,当上了记者,入了党,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这一切

    干农活的艰辛,见报时的喜悦,集体生活中的互助,我在黑龙江省格球山农场度过了难忘的5年。农场磨炼了我的意志,提升了我的思想品质,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后来在成长道路上我走得比较顺,当上了记者,入了党,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这一切都发端于农场。

    配合中心工作办《通讯》

    1969年3月,我来到格球山农场。刚到农场时,我当过烧水工,养过马,赶过牛车,苦活累活都干过。有一次,农场联合厂为了配合生产,欲办一份小报,厂长得知我是1966届高中毕业生,于是抽调我去试试。我为小报写了一篇发刊词,文笔生动,言简意赅,深得厂长的赏识。干了不到两个月,农场政工组要办一份《格球山农场通讯》的油印小报,又将我调去当土记者。我在光明中学读高中时就喜爱文科,业余写过一些稿件,在文汇报上发表过,让我办小报,这下可谓有了用武之地,十分欣喜。

    当时农场青年分别来自各地,由于地域观念作怪,派性严重,上海青年与北方青年经常发生持械武斗,混战时多达数百人,扰乱了农场正常的生产秩序。为了搞好各地青年间的团结,我们《格球山农场通讯》专门腾出版面,宣传毛主席“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思想,经常刊发一些知青谈团结叙友谊,互帮互助的文章与报道。当时农场还有驻军,解放军指战员通过举办两派头头学习班,使大家逐步消除了分歧,走到了一起。

    1969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大批成熟待收的金黄色玉米被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所覆盖,农场党委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发出了“争分夺秒从雪中夺粮”的号召。我作为战地的土记者,三天两头深入连队,一边参加劳动,一边采访“雪中夺粮”的好人好事,回来后连夜用钢板铁笔与蜡纸,刻写成《格球山农场通讯》,第二天一早发了出去。同时,还通过农场广播站,及时弘扬先进事迹,鼓舞在雪中夺粮的农垦战士。

    见报率居农场局之首

    当时农场政工组订了不少报纸,有《黑龙江日报》、《黑河日报》、《黑龙江青年报》等,但凡报纸一到,我往往第一个抢着阅读,有时还会主动跑到农场邮政所催要报纸。一次兴致来了,我给《黑河日报》投去了一篇“我与三个妹妹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成长”的稿件,未想到几天后就刊登了出来,这使我备受鼓舞。第二年我参加了《黑河日报》举办的农场通讯员学习班,通过学习与交流,进一步增强了新闻责任感,提高了写作水平,为日后大干一场打下了基础。我写作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农场发展规划,春耕秋收中的好人好事,拾金不昧、拦惊马救孩子的故事,学校教书育人的成功经验等。5年中我先后有百余篇文章被黑龙江省各类报纸所采用,据北安农场局宣传部门统计,我们农场见报率是各农场中最高的。

    农场规定,下乡知青可以两年回城探亲一次。为了一心一意干好自已工作,我直到4年后才回沪探亲。由于工作积极,埋头苦干,被评为黑龙江省农场局模范工作者。

    周太彤其人其事

    现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的周太彤,44年前是格球山农场三分场的一名知青。他初中毕业于上海六十七中学,刚到农场时只有17岁。周太彤不仅文笔好,而且能书写各种字体。一次我们到三分场物色办分场小报人选,向分场领导推荐了他。周太彤接受此任务后,人很勤奋,工作很卖力。平时经常阅读各种报纸,注意收集与农场生活有关的各种资料,办报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主动打电话来询问。由他主编的小报中心突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受到农场政工组领导好评。他在农场时就入了党。后来回到上海,我与周太彤常有来往。他开始在黄浦区工作,担任过区计经委主任、区长,后升任市府副秘书长、副市长,我写的《七彩的世界》、《健康是金》、《永不放弃》三本书,都是他题写的书名,而今目光触碰到他的题字,就会回想起农场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到犹为亲切,仿佛一切都在眼前。


    (作者系下乡黑龙江格球山农场上海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