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确确实实的马胜利

    2014年 11月 24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林嗣丰 点击:
    马胜利有个口头禅:“确确实实。”只要讲话,他总不时会冒出好几个“确确实实”,这正如他的为人处事,总是那么的实实在在、确确实实。我们来看他麾下的团队在2013年一年中所做过的事情吧: 1月-5月,承办组织了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和上海知青俱乐部主办的“


    马胜利有个口头禅:“确确实实。”只要讲话,他总不时会冒出好几个“确确实实”,这正如他的为人处事,总是那么的实实在在、确确实实。我们来看他麾下的团队在2013年一年中所做过的事情吧:

    1月-5月,承办组织了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和上海知青俱乐部主办的“知味人生·关爱知青”区区小事游,受惠知青达3000人;

    2月,慰问病困知青,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组织原黑龙江兵团46团上海知青迎新活动,参加人数近200人;

    4月,组织原黑龙江兵团46团50余上海知青参加东方国贸筹建的太仓“知青·时代家园”活动;先期赴廊下考察廊下生态园;

    5月,组织部分原黑龙江兵团46团上海知青参加在上海农展馆举行的黑龙江农业展览会;

    6月,组织原黑龙江兵团46团京津沪哈齐知青及农场老干部700余人,在北戴河举行纪念上山下乡45周年活动,活动结束后组织200余人赴清东陵、承德避暑山庄、坝上旅游,时间达一周;

    7月,组织上海各知青团队参加廊下生态园农业游,人数达200多人;

    8月,参加上海书市著名知青作家梁晓声新作《原来》发布会;

    10月,组织参加各知青团队敬老节活动,活动结束后组织原46团上海知青及部分其他团队知青游览母亲河——苏州河,领略两岸风光,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协助原46团6连组织京津沪哈齐五市知青60余人上海游;

    11月,参与接待原46团4连、5连、值班三连等外地知青;

    12月,出版原46团知青第二本回忆录《老莱河水入海流》;筹备2014年迎春活动;

    全年组织原46团上海知青联谊会参与上海市知青组织的各项活动。

    这一份活动记录,确确实实地反映着马胜利与他的团队在过去的一年中走过的历程,留下的一个又一个扎实的脚印。

    当人们还陷落在当年下乡是“有悔”还是“无悔”的无谓争论中时,马胜利却喊出了“为知青服务无怨无悔”的口号,为知青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回顾马胜利所走过的路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之所以能够如此“确确实实”的原因所在,看到他实现“确确实实”的过程。

    基点

    马胜利于1969年5月从静安区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6团,先后做过兽医、参加过国防工程建设、当过军务股参谋、做过连队指导员。在上山下乡的那些年代里,他在和知青们共同生活劳动中,切身体会到知青的不易,尤其是在处理几位意外死亡的知青事件中,他更加萌发了要为知青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愿望。

    1975年的一天,马胜利接到参谋长的任务,让他去工程连:一位叫傅维正的哈尔滨知青自杀了!原来傅维正担任着连队的司务长,此时正是团里开展经济清查工作。由于平时连队的某些领导常来食堂私领白面,又从未留下任何凭证,这次经济清查,连队物资账目当然核不上。在犹豫了一个晚上后,傅维正喝下盐卤,丢下心爱的女朋友走上了不归之路。在连队当指导员时,他又目睹了一位知青从正在架设的电线杆上掉下来,头颅撞进脖腔的惨状。傅维正至今的死亡结论依旧是“意外死亡”,而那时死亡的知青所能得到的抚恤金仅仅只有200元(6个月工资:32x6=192)!

    这些情景都深深地刺痛着马胜利年轻的心,而这些知青的死亡场景连同自己和知青们一起在农场时的艰苦经历,一直铭刻在他的心头,久久不能忘却,成为了他日后为知青服务的原始动力。

    积蓄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马胜利从黑龙江边陲来到了位于秦岭山脉的西北航天高科技研究所。1981年,这里暴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铁路冲垮,交通断绝,厂房被埋,食堂、粮库被卷走,职工家属生活陷入困境。马胜利凭借着在兵团积累的经验,为领导出谋划策并身体力行,为抗灾工作做出了贡献,灾后荣获基地“三抓”任务三等奖,后又被(任命为)研究所行政处副处长,年仅31岁。

    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1983年,马胜利经过努力,考入了河南大学学习哲学。大学四年的生活是马胜利思想升华的四年,也是他文化素养提升的四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大学的那些年,真有‘打开天窗、豁见蓝天’之感”。尤其是美国白宫远东经济情报专家美籍华人赵浩生先生关于“世界第三次革命浪潮”的理论,给了他今后工作以重大教益。大学毕业回到单位,他接手了曾经五位经理、负债重重的三产企业。马胜利凭着知青生涯积累的胆识,加上大学四年的理论武装,仅仅经过一年就建立了一座机械加工厂,安置职工子女四十多人,利润上百万。后来他又担任了物业公司的总经理,主管全研究所的科研、生产、生活和房产,上任不久就把职工们最关心却又最难办的房产证难题解决了,博得了全厂职工的一致赞扬。

    在航天研究所的三十多年,是马胜利积累工作经验的重要时期。他无论是初到单位时参加抗洪救灾,还是后来担任三产企业负责人、物业公司总经理,都不断与基层民众接触,不断为底层民众服务也使他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老百姓的疾苦和需求,为他以后为知青服务积蓄了力量。

    萌发

    2006年春节,原黑龙江兵团46团的知青们开始筹备离开兵团返城38年后的第一个聚会,当时马胜利尚在西安。听到这个消息他感觉为知青们服务的时机成熟了,就立即赶回了上海,积极参与到筹备活动中来。对于上山下乡运动,知青们有许多的不同看法,对聚会活动也有众多的想法,马胜利与其他知青一起,一方面做好知青们的动员工作,求大同存小异,统一思想,一方面事无巨细地做好聚会的每一项工作,使得第一次聚会在静安区五四中学顺利举行。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2006年正是法轮功盛行期,多人聚会常引起相关单位的关注,那年知青的聚会也同样如此。由于马胜利等知青的严密组织,这次聚会十分顺利,既博得知青们的赞扬,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这是马胜利为知青服务的开端,自此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后来他们成立了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6团上海联谊会,提出了“互相帮助、共度人生”的活动方针和“寻开心”的活动方向,也就此拉开了46团上海知青每年迎春聚会的帷幕。此后的聚会一年比一年精彩,并从自发走向自觉并逐渐形成了活动文化,以后又不断提出聚会的主题——2011年“知青心连心,魂系黑土地”,2012年“品味·牵手·珍惜·畅想”,2013年“知味人生,璀璨夕阳”,2014年“真情相伴,一生一世”等。

    2007年春节聚会后,知青们提出明年就是我们下乡40周年的纪念日,很想回第二故乡看看,看看梦牵魂绕的老莱河,看看难以忘怀的黑土地,看看如同亲人的老领导老职工。马胜利和他的战友们立即开始筹划重返黑土地的活动。上海知青的想法为京津哈齐知青获知,原本是上海知青的返乡活动成为了五市知青重返黑土地的活动,这就带来了活动组织的更大难度。活动方案、路程安排、文艺演出、农场接待、竖纪念碑、各地联络,等等,有太多的事要考虑,要筹划,多少次会议,多少个电话,对于人尚在西安的马胜利来说,困难太多太多,但在战友的协助下,重返黑土地的活动终于成行:第一站,齐齐哈尔,700多人,拍集体照就把劳动湖畔的台阶占得满满的;赴农场,10多辆大巴沿着齐齐哈尔至双山的公路上奔驰,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农场,无论是场部小学校还是在各个连队,到处都是重逢的欢笑与热泪。上海知青们还纷纷捐款,为场部学校赠送了数十套桌椅。40周年重返黑土地的成功让马胜利看到了进入后知青时代的知青们强大的凝聚力,他决心要为知青服务之心也就此萌发。

    发散

    马胜利为知青服务之心并未只停留在迎春联欢这些热热闹闹的活动上,他更要为知青们做些确确实实的事,让进入晚年的知青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开心,于是他就想着活动的多向发散。

    组织旅游。这些年来,经马胜利组织的旅游活动已经难以统计。近的去过崇明、扬州、南京、大丰、安吉、山东,远的去过西安、延安、厦门、北戴河、清东陵、承德避暑山庄、坝上。可贵的是,在组织这些旅游活动中,他总是想方设法为知青们省钱,千方百计地和旅行社讨价还价。2011年组织知青们去山东日照、威海、蓬莱、青岛等地作沿海游,报价不到300元钱。知青们说这连车费都不够,但这300元不仅包括车费,还有住宿费和餐旨。去年北戴河聚会后组织去清东陵、承德避暑山庄和坝上旅游,马胜利他们团队反复和远在秦皇岛的旅行社交涉,也只花了880元,60岁以上还可退150元,为知青们省下了许多的经费。

    马胜利从兵团出来后去了西北航天科研所,后来科研所迁到西安,西安有他的住所。他退休回到上海后,这个住所也就成了知青们的家。如有知青去西安旅游,马胜利就将钥匙给他们,任他们在家中居住,做饭,让他们有个温暖的旅途。这个家成了大家西安旅游的驿站,前前后后有100多位知青受惠。

    2012年夏天,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来找工业游的合作伙伴,为了促成此次活动的成功,让有限的资金全用在刀口上,马胜利连续几个月奔跑在太太乐公司、华东师大基金会和上海知青俱乐部之间,协调各方关系,有时一天中要来回好几次,最终让近3000名知青共享了此次的旅游活动。

    为知青谋福利。为了让知青们吃上第二故乡的有机大米,马胜利与战友一起积极与东北联系。大米运来后,为了不增加知青的负担,已经进入花甲之年的他们亲自从集装箱中将成吨的大米手捧肩扛地卸下,又一袋一袋地装上自己的小车,一车一车地拉到马胜利家的车库里,拉到位于宛平路上的上海知青俱乐部;随后又亲自把大米送到知青的家里。马胜利的私车就是公车,马胜利与战友们就是无偿的劳力,一切就是为了让知青们开心。

    2012年夏天,马胜利第二次回北大荒,在与老职工见面后,他提议要为知青们采购大家喜欢的东北饭豆。返回上海后,他又多次与老职工联系,在东北饭豆歉收的情况下仍然搞来一吨。饭豆运来后,他们又分成5斤10斤的小袋,便于大家拿取。知青们买到远比市场上便宜且质量上乘的东北饭豆,都说马胜利又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过了好久仍然有知青来打听是否还有饭豆在。

    知青们都知道,马胜利的私车就是公车,油费都是他自己出的;办公室的水费、电费、电话费都是马胜利掏的。他的工资从不上交夫人,常常用来补贴知青活动。为了让知青们能够得到确确实实的开心,他宁可自己跑断腿,宁可自己费去许多的电话费、交通费。

    马胜利心中总记着梁晓声的一句话:“看我们国家的希望,就看民间还有没有‘善’的种子。若有,不好的时代终究会过去;若少,就应该加以珍惜,使它多起来;若无,那是最令人悲哀的,就连神仙也拿这个国家没办法了。”2012年梁晓声来参加上海书展活动,马胜利特意让晓声老师写了“为知青服务无怨无悔”九个字,他说:“这将成为知青人生驿站的最后选择了,因为我们都是‘善的种子’!”

    近来,马胜利又带着250多人的知青队伍出发去韩国旅游了,去继续他的无怨无悔的服务知青的工作,去继续实现他做“善的种子”的理想。

    啊,确确实实的马胜利,为知青服务无怨无悔的马胜利!


    (作者系原黑龙江兵团46团上海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