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满腔热血志同道合赴边疆

    2014年 07月 03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刘珠耀 点击:
    近几年,随着"知青"这个阶层近乎整体纳入退休群体,怀旧的情感和空闲的时间使这个松散了多年的群体重又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尘封多年的那段历史在大大小小的战友聚会活动中一次次被强化。人生的阅历让我们重新审视那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年华,难免感慨万千。 与被

    近几年,随着"知青"这个阶层近乎整体纳入退休群体,怀旧的情感和空闲的时间使这个松散了多年的群体重又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尘封多年的那段历史在大大小小的战友聚会活动中一次次被强化。人生的阅历让我们重新审视那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年华,难免感慨万千。


    与被"一片红"指示席卷下乡的大多数知青有所不同,每当想起当年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主动请缨奔赴北国边疆屯垦戍边的那段经历,心头总是别有一番感受,"满腔热血满怀豪情"的感觉仿佛就在昨天。


    "满怀热望满怀理想,跨山过水到边疆"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哪里有荒原,就让哪里盛产棉粮;哪里有高山,就让哪里献出宝藏。革命的重担扛在肩膀,毛主席的指示记在心上。红在边疆,专在边疆,在斗争中,奋勇前进,朝着共产主义的坚定方向。满怀热望满怀理想,昂首阔步到边疆。哪里最艰苦,就在哪里奋发图强;哪里最困难,就在哪里百炼成钢……"这是影片《军垦战歌》的插曲。现在的人们恐怕很难理解,当年我们十多名同班同学不仅是唱着这首歌而且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意气风发地奔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当年"同一车皮"赴疆的104名知青中,持这样信念的占有相当比例,尤其是那些未轮到毕业分配就抢着跟随66届走的67、68届同学(如与我们编在一个班同赴北疆的本校68届初中生梁玉凤同学)。


    时间上溯至1968年下半年。持续两年多的文化大革命导致国家教育机器"停摆",66、67、68三届本该毕业的中学生积压在校,国家在迫不得已的状态下着手安置这三届中学生。7、8月间,66届高、初中学生的毕业分配首先开始。遭受文革严重冲击破坏的工矿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农村在此时充当了不可或缺的"毕业去向"。


    当时恰逢刚刚组建的"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来沪招兵,作为67届高中的我们班级有两位消息灵通的同学(徐国璋、邹增荣)跟随66届高三的同学前往报了名。当时多数同学以为他们是在"瞎胡闹",也就没当回事。没成想他们,真的被批准了,8月份与66届同学一起穿上绿军装登上了奔赴边疆A9;fflJ车。此举如同给我们这些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打了一针兴奋剂,当时仍处于66届分配期间,我们班级随即又有13位同学(金履、张阿宝、王桂芳、程秀荣、刘珠耀、李通化、徐炜新、夏天雄、胡嘉兴、程晓明、袁焕卿、庄维城、赵燮民)前往"征兵处"报了名。当时来"招兵"的人强调兵团地处反修前线,兵员政治要求高。为此,我们中的多半同学联名写了血书递交,以明忠心报国之志。结果l2名同学如愿以偿被批准入伍,成为光荣的"兵团战士";唯程晓明同学因父亲当时是本区最大的"走资派",边疆地区与他无缘(后来报名去了江西插队),铸成遗憾。


    军装(一套很薄的过时军品)发下来以后,我们这些"兵团战士"兴奋地在校门口、操场上拍照留念,并与一些没"参军"的同学们合影留念。


    9月10日,是我们离沪的日子,校"革委会"正副主任、驻校军代表、区教委干部和部分同学到火车站为我们送行,我们平时常去参加劳动的宝山县杨行公社西浜大队东浜小队的社员代表也赶来了,带了一大捆"甜芦粟",让我们车上吃。每家都有前来送#2A9人,可能是因为都是自愿报名的缘故,加上家长们有"送子(女)入伍"的感觉,虽然此一去六千里外,北国冬天的严寒令家长们放心不下,但现场的气氛热烈多于伤感,我们怀着屯垦戍边、报效祖国的信念和激情在站台上、专列窗口留下了满怀豪情、笑意盈盈的照片。列车启动时,大家挤在窗口与亲人挥手告别,此时每个人的心头都难免有离别家乡和亲人的伤感,女同学有跟着送别的父母流泪的,男同学则基本上没有,没有出现后来的那种知青专列送别现场"专列一动,车上车下哭成一片"的悲壮场面。列车开出不远,车厢里便响起了歌声,"军垦战歌"、"好儿女志在四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送你一束沙枣花"等歌声一路伴随我们北上的行程,歌声让我们淡却离别的惆怅,歌声激励我们去迎接人生新的挑战……


    当年66、67届的毕业分配去向大略是"工矿"与"农村"对半开,我们l4名同学提前选择"农村"而去,可谓大大地"挑"了班里的其他同学一把。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总共接纳过五十多万知青,但一个班级有l4名同学投入其怀抱的恐怕不多见(尤其是非本省的关内城市),而未及分配就有这么多同学参军入伍而来的不知是否绝无仅有。


    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些与世无争、铁心要当军垦战士的"傻帽"?说来话长。


    背景l:正面教育,入脑入心


    市北中学是上海的一所市重点中学,学生素质教育有良好的传统(文革期间校内未发生过一次武斗,"复课闹革命"时学校95%的门窗、课桌椅完好无损,这或许能作为学生素质的一个例证)。我们所在的高二(4)班更是一个可圈可点的班级,该班团支部曾被评为校、区两级"优秀团支部",政治思想工作做到"没有死角"的地步(每个非团员都有共青团员进行"人盯人"式的结对帮带,我这个百事不问的腼腆后进生当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与学雷锋活动中入的团)。用今天的眼光看,我班同学当时大多被"学毛选""学雷锋"活动洗了脑,"追求上进"在班集体中蔚成风气,"为人民服务""听从祖国召唤"的理念为大多数同学所接受。


    背景2:同窗情深,志同道合


    我们高二(4)的生源均来自本校初中部,同学之间共处的历史很悠久,原本是一个相当团结的集体。文革使这个集体分裂成两派,却又使同一"派"的同学更加紧密地厮守在一起,更为志同道合。因为我们参与文革本无内在动力,写过一阵"大字报"后便逐渐没了方向,后期非常无聊。为了给当时旺盛的精力、体力找个出处,我们自觉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道路,下工厂、下农村,以劳动消磨时光。记得下工的时间不是很长,不少同学去了上钢一厂,跟着火车司机当司炉工。下农村则一直持续到我们奔赴边疆的那一天。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在早先下乡劳动的生产队度过,一早骑着自行车、黄鱼车过去,下田与农民一起劳动,中午由生产队长给我们"派饭"(分配到各家各户吃饭),下午继续劳动,傍晚时骑车返回。到了插秧和收割的农忙季节,有很多同学扎在生产队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起早贪黑,累掉几斤肉,晒脱一层皮。等忙过那一阵回家休息,人一松弛下来往往会生上一次病。但同学们以苦为乐,喜欢这样的挑战,在磨砺中学会了插秧、割稻、挑担等农活,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与农民老大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因为我们有"听从祖国召唤"的奉献精神,因为我们有农村劳动与生活的历练,因为我们是志同道合、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因为有"军垦战士"荣誉的诱惑,于是便有了一个班级14名同学未及分配便满腔热血奔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故事。


    四十多年过去,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成了花甲老人。为历史潮流所裹挟,我们14名同学也先后返了城,有的目前定居在国外。重新审视当年的豪情壮举,其中抑或有少年壮志意气用事的成分,但我们从未后悔过当年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抉择。我们历尽艰辛的十年军垦生涯绝非人生的一段弯路,其间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使我们终生受用。逆境使人奋勉,当年上山下乡当"知青"的同学,后来无论是通过升学之路成才,还是在各自的岗位勤勉敬业,大多颇有建树,总体发展状况优于当年留城的同学,便是一个佐证。


    我们把青春献给了那片黑土地,我们在那里吃过苦、受过累、挨过冻,流过血和汗;黑土地养育过我们,我们在那里收获过,也快乐过。青春无悔,黑土情、战友情我们今生今世会永远珍惜。



    (作者为黑龙江兵团一师3团上海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