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尊重历史笔耕不辍

    2023年 01月 15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人生百味”编辑葛天 点击: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纪念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知青》会刊创刊十周年的日子里,回顾自己十多年来特别是担任杂志编辑十年来所走过的路程,所经历的甜酸苦辣,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伟人的这句诗。当然,十年是人生一段不短的日子,“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纪念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知青》会刊创刊十周年的日子里,回顾自己十多年来特别是担任杂志编辑十年来所走过的路程,所经历的甜酸苦辣,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伟人的这句诗。当然,十年是人生一段不短的日子,“人未老”也是不现实的……头发花白了,牙齿大都掉了,容貌也完全是进入古稀之年的老人了。不过,我心中涌动的依然是曾经的青春岁月,因为每天所写的文字、涉及的内容、钟情的题材,也还是离不开“知青”二字,尤其是看着一期期凝聚着我们的汗水和心血的《知青》刊物,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知青朋友中流传,就会非常欣慰,真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

    在我还没有退休的2000年,就作为江西峡江上海知青联谊会成员,参与了沪上最早的《上海知青网》的创办,网名晓歌。之后一直担任该网站江西频道的主编,热心参与各类文化活动。2002年退休以后,我就专注于知青网的工作,一头扎进了知青网络文学的编辑和写作。2008年我以一篇上海知青网成立后的总结体会文章,被邀请参加了在复旦举行的全国知青研讨会并发言,受到会与者的重视。特别是会议期间坐在华师大朱政惠老师边上,听了他关于建立知青学的提议,让我很有同感,很受启发。在上海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时,我作为首批会员,受张刚老师和马琳老师邀请,参与了研究会报刊的编辑工作。那时,我感到参与知青文化工作,就是在为知青学的建立创造条件和积蓄力量。感谢研究会领导搭建的平台,也感谢各位会员以及热心知青报刊的读者和作者的参与,让我从此以后在这方土地上耕耘,以志愿者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多年的梦想:留知青历史文化印记,言知青心声。

    我们的报纸和刊物得到大家的支持肯定,并稳步发展,我作为参与者与见证者,十多年来为它组稿、约稿、写稿、改稿,为它准时定期出版、保证质量而日思夜想,甚至废寝忘食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完成任务。回首以往,感慨良多。从创刊号开始,我就多方联系知青中有较强写作能力和有一定文学修养的作者,向他们约稿。我通过发邮件方式,与翻译莫言作品的海外著名翻译家万之联系。他也是我中学校友、插队内蒙的知青。通过他发来的文章,向知青朋友介绍了他翻译莫言作品的经历。我还同曾经向我们上海知青网投稿的旅美、旅日知青作者联系,争取通过国际视角,向知青读者打开一扇窗。另外,与我一起下乡的中学同学,在插队期间遭遇了鲜为人知的冤屈,虽然后来得到平反,但是一般主流媒体难以发表,我觉得这也是知青历史的一部分,应该予以披露。于是向这位老同学约稿,得到他的支持,在我们杂志上刊登了他们的经历。更多的知青作者是我不认识的,但是我从各种渠道找到了这些文章,再设法联系作者,让普通知青特别是默默无闻者都有机会在我们自己的平台上展示作品。我一贯认为,雪中送碳比锦上添花重要,有的名作家已经不屑于在我们的无名小刊上发表作品,而投稿无门的普通知青应该在知青文化园地中有一席之地。

    起初我担任的栏目是“史海镜鉴”,由于与“历史印痕”栏目区别不明显,容易冲突撞车,于是我主动向主编马老师提出要求改为“人生百味”,这样容纳度更加广一点,除了知青时代的回忆文章,还可以包括后知青时代的故事。只要是真实的经历和感悟,对大家有启迪的都可以采纳。

    “人生百味”栏目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认可,稿源不断,成为一个了解知青整个人生的窗口,其中不乏佳作妙文,丰富了杂志的内容,使我们的刊物不仅仅局限于回忆。

    同时,我还支持其他栏目,把收到各类的稿件向适用的各位栏目编辑以及主编推荐。除此以外,我自己也积极写稿,努力以亲历者的身份留下真实的记录,为繁荣知青文学添砖加瓦,也为知青历史文化研究多一份素材。这些年我大约写了二三十万字,由于杂志社规定每期每人不能超过一篇,我就都把它们存着以备今后加入知青文库。

    在领导的信任和主编们的帮助下,我还参与了《放飞梦想》《春歌秋韵》《上海知青口述史》《知青活页选编》《江西知青老照片》等书籍的编辑工作。这些工作往往一干就是几年,同时还兼任《老辰光网》的编辑,为此我放弃了许多休息、娱乐、做家务、旅游甚至看病的时间,把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了编辑知青文学书刊上,乐此不疲。

    尽管有老知青、老同学认为我这样付出不值,没有多大意义,但我是心甘情愿为它付出的,因为我始终认为,知青文学反映了知青的历史,而它是共和国建设发展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实反映,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步入老年的知青,要有紧迫感,需要像抢救文物一样留下真实的纪录。我们的一生离不开这一特殊的身份,我们记录知青的历史,是在做别人不能替代的事情。我为它取得的成绩而感到喜悦,为它得到知青朋友的肯定而欣慰。我感到,知青题材的报刊、杂志、书籍,能成为后知青时代艺苑中的一朵小花,成为知青朋友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每个研究会会员、编辑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编辑人员的荣耀。我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是无上的光荣。

    各类知青回忆录,知青文章,知青网站上发表的文章,正式出版或者非正式出版的图书,无论是在海外包括港澳台出版的,或者自己印刷的,只要是真实地记录了那个年代的书籍,都很重要、有价值,都是宝贵的资料。虽然我们的刊物只是内部刊物,但它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起到了团结联络广大知青的作用,起到了沟通知青心灵桥梁的作用,在后知青时代的中国文学园地中,是不可忽略、值得研究、值得收藏、值得肯定的一份宝贵记忆。

    我曾经到北京和云南两次参加过各地知青团体的交流会议。外地知青团队对我们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给与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上海的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具有引领的作用,我们的报刊对各地知青有标杆的作用,思想水平高,文学质量高,把握大方向准确。这给我们是极大的肯定和鼓舞。

    十年中,我和全体编辑人员,在众多作者、读者的支持配合鼓励下,不断吸取他人之长,力争办成有特色的刊物。我看到,许多默默无闻的撰稿人,没有报酬,却为我们的报刊竭尽心力,无怨无悔,他们功不可没,值得我牢记和学习。当然,我更要感谢信任、扶持、提携我的老会长张刚、主编马琳老师、龚麟生老师、刘宏海老师、林嗣丰老师等,以及帮助理解支持我的栏目编辑朱银龙、吴佩珍、周培兴、余国成、刘珠耀、李亚飞等众多同仁,感谢大家的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和知青情谊,让我感到了在这个团队中的温暖,快乐和对自己的推动促进作用。

    2022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