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一个带着问号不断进取的人

    ——刘平与《上海知青去云南历史考略》

    2023年 01月 15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毛祖蓉 点击:
    刘平撰写《上海知青去云南历史考略》(以下简称《考略》)终于杀青。这是一个人的征程,历时八年的艰辛努力!我有幸为该书润色而成为首位读者。 第一次见到刘平,是在2017年1月11日,修晓林老师在徐家汇顺风港湾大酒店宴请《在命运的搏击中突围》的作者李长

    刘平撰写《上海知青去云南历史考略》(以下简称《考略》)终于杀青。这是一个人的征程,历时八年的艰辛努力!我有幸为该书润色而成为首位读者。

    第一次见到刘平,是在2017年1月11日,修晓林老师在徐家汇顺风港湾大酒店宴请《在命运的搏击中突围》的作者李长寿(云南版纳知青第二批赴京请愿团成员、重庆知青)夫妇。刘平给人的印象太普通了,亦如他的名字。虽然对刘平不甚了解,但我想,修老师请来的朋友一定不寻常。席间交谈中,他对李长寿所述关于云南知青大返城的历史十分详熟,两人一面如旧,意气相投,似相见恨晚。之后,随着我们之间的来往增多,刘平的才能与底蕴逐渐显现出来,他的确是一个不凡之人。

    刘平不仅多才多艺,而且有把握全局的功力,这与他多年在领导岗位上的经历有关。1970年,刘平“上山下乡”去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1974年按“特困”政策回沪,进了一家工厂工作。他从工人、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兼高级工程师)、公司总经理,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走上了国企领导岗位。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原云南农场连队的老职工携他们的子女,也来到上海参观世博会。刘平与在沪的老知青们以东道主的身份,热情地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农场老朋友。次年,应老职工的邀请,刘平欣然回到了阔别己久的云南西双版纳。站在自己曾经度过青春年华的红土地上,望着连队房舍、群山河谷、胶林绿树,他感慨青山依旧,逝水年华,激动地赋诗一首:

    别离勐远四十年,故地重游景色鲜。

    日照山崖红似火,风吹林地绿如烟。

    群峰错落千层浪,道路蜿蜒九百旋。

    岁月无痕埋记忆,谁将正史祭先贤?

    这时,他联想起孩提时父亲教他念的古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历史,不是可有可无的。知青“上山下乡”这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我们作为亲历者,对于记载这一代人在那个年代的波折命运、艰辛付出,责无旁贷。

    重返版纳回来后,刘平即邀请原西双版纳勐远农场的修晓林等几位知青好友共同商议,组织知青朋友们撰写回忆稿,将它汇编成册。2013年3月,《勐远岁月一一知青记忆中的西双版纳》面世,该书收录了原勐远农场14位知青撰写的文章并附有许多老照片和资料。之后,刘平再接再厉,进一步对勐远农场的建制状况、地理地貌、重大事件等作了较完整的描述;并对勐远农场的上海、北京、重庆等地1032名知青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综合成一份包括当年知青户籍地域、下乡时间、提干调动、参军升学、婚姻状况、死亡人员以及回城方式等数据资料,同时配以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历时3年,2017年3月,《勐远岁月一一西双版纳知青历史》付梓。这两本书,前者为知青个人回忆,后者为知青状况综合数据分析,是一份难得的云南农场知青状况调查资料样本。

    刘平于2014年退休,2017年加入了“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此时,他已积累了研究云南知青历史的经验,开始专注这方面的研究,并确立了一个宏大的目标一一撰写《上海知青去云南历史考略》。比起前两本书,这个目标难度要大得多。首先,调查的范围,从云南的一个农场扩展到了整个云南省,包括插队的知青状况;其次,一个人单枪匹马,没有团队、没有平台;第三,没有任何经费。撰写《考略》,基础的工作仍是查找大量的资料。刘平虽加入了退休大军,但他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丝毫不差年轻人。他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查到第一层面的资料;再跑图书馆,查找有关权威性的验证资料;最后寻找人证物证,对这些资料加以佐证。确保《考略》论据资料的真实性。

    《考略》,是一部全面反映“文革”期间约5.6万名上海知青赴云南“上山下乡”的综合历史,全书共25万余字,内容涵盖时代背景、组织建制、劳动生活、成败荣辱、重大事件等。刘平在研究中认为,我们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因此,对于现有史志中关于知青历史的记载,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随意否定,而是要通过大量的调查,在获取相关论据的基础上,作纠正谬误、拾遗补缺和多方整合。

    《考略》共分八章57节,每节论证1个问题。也就是说,《考略》对50多个云南知青历史课题进行了调查论证。其中有许多是我们或司空见惯、或耳熟能详,却从未思考过的概念。虽然这一页历史已经翻过半个世纪之久,但重新厘清这些概念,还历史以真相,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考略》还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数据:

    如,关于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有关权威机构编制的史志中,或不准确,或不完整,有些还自相矛盾。对此,《考略》作出了严谨的论述。

    又如,上海知青去云南有多少人?云南省志、上海市劳动志、包括有关党史资料,对这个问题的表述均不同,有数字不一、有时间各异,更多的则是“人云亦云”。刘平感到非常困惑。究竟以哪一部史志为准呢?他采取了原始的调查方法一一查找上海原各区(县)的“乡办”资料。他跑遍了上海各区档案馆,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分别对照云南有关史志的数字,反复进行核实。可有一道题将他难住了:上海闸北区档案馆的“乡办”资料居然全部遗失了。怎么办?只好另辟蹊径。他通过朋友的帮助,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档案馆的资料中查到上海闸北区知青办1976年的一份文件,终于找到了相关数据。再对照知青当年的“乘车证”和各类知青回忆文章,对该数据进行分析核对,最终确认了正确的数据,填补了这一段史料的空白。

    再如,有史志云《大英百科全书》记载“赤道线南北各10。以外为橡胶种植禁区”,于是人云亦云,口口相传。刘平查阅了《大英百科全书》全部中文版本,并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大英百科全书》英文原版,先后请了多位专业人士翻译相关原文,查证所谓“赤道线南北各10"”之说,实为误传。

    还有,云南农垦史上有一个特殊的名称水利兵团。水利兵团究竟是怎样的建制,众说纷纭,各执一是。由于当年云南的五个水利团受兵团和地方双重管辖,情况较复杂,刘平作了充分的调查,并通过大量资料佐证,从而对水利兵团作出了恰当的表述。

    有关对史志的拾遗补缺,如:金鸡纳栽培的来龙去脉、几吨大米换一吨橡胶?上海农民知青、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上海知青等,《考略》亦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及翔实的资料分析,予以了综合详述。

    对于各类云南知青历史书籍中众说纷纭、表述不一的历史事件,《考略》给予了多方查证整合。如: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云南农垦知青大返城”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事件经过却存在诸多版本。为此,刘平通过调查收集大量资料,汇编成一部专著《云南农垦知青大返城》。他指出:“大返城”的促成因素是综合性的,除知青积极抗争这一前提条件外,从高层来看:邓小平的指示,赵紫阳的方案,胡耀邦的批示,安平生的力推,赵凡的报告,缺一不可。其中,赵紫阳率先提出了四川省的接收方案,起到了破解难题的关键作用!这个结论,得到了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教授的认可。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编撰《考略》,对刘平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的:一是专业知识不对口,他学的是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职称是机械设计高级工程师。二是专业资历不具备,在文史研究领域,他既没有学术地位也缺乏人脉关系,因此难以查阅较高层次的历史档案材料。三是文字写作不擅长,他曾因国家发明专利而获得上海市实施发明成果优秀企业家称号,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刘平自诩“三不”(专业不对口、资历不具备、写作不擅长),让他尝遍辛酸苦辣。我和许多朋友都问过他,为何费时费钱却乐此不疲,困难重重仍砥砺前行?他的回答只有六个字“有意思,有意义。”

    刘平怀着忠实记录、深入研究知青历史文化的高度责任心和巨大热情,在广泛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为求得史实史料的真实、全面,数次北上(北京)、西进(重庆)、南下(云南),查询材料,与相关当事人面对面采访、座谈,可谓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刘平热情好客,许多知青都愿意和他交朋友,所以,他能够通过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获取了大量资料,听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都成了《考略》引人入胜的闪光点和可看点。与此同时,刘平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结交了更多的新朋友。这是刘平觉得“有意思”的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他觉得我们这一代,经历过“文革”,亲眼看到了许多不真实的报道。比如,宣传知青榜样金训华烈士的资料中,他发现了一个谬误:当年的长篇通讯《活着就要拼命干,一生献给毛主席一一记为抢救国家物资英勇献身的金训华同志英雄事迹》报道称,金训华于毛泽东“12·21”指示发表当晚,在上海市“红代会”办公室里激情飞扬,壮志满怀,表达了许多豪言壮语,云云。事实上,这晚金训华并不在上海,而是乘坐知青专列去了云南。为历史正本清源,这是刘平觉得“有意义”的一个方面。

    通览《考略》,该书探求真相,科学分析,旁征博引,不拘一格,对上海知青去云南的许多重大历史疑问,都作了重点采访。女口.“庄洪与金训华”,两人同样是因公殉职,为何庄洪无法评为烈士?为此,他采访了庄洪同连队的知青。“朱梅华失踪案”,他采访到当年东风农场办案人员孙向荣(上海知青)。“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上海知青”,他采访了包括二等功臣居元在内的原4师16、18团多位参战立功知青民兵,以及上海知青在云南参军参战的现役军人;“瞿林仙之死是否大返城的导火索”,他辗转寻找到瞿林仙的丈夫翁仕贤。“翁佩华之死”,采访了翁佩华哥哥翁卫军及与她同连的王小萍等。“赵文俊重大失火命案”,他寻找到盈江农场范俊杰、叶桐莊、郑新民等人采访。“保密工厂201”,他采访了临沧铀矿上海知青孙以林。“上海农民知青”,他不仅采访了留在橄榄坝农场担任党委书记的赵志祥以及许多原上海郊县农村户籍的知青,还采访了回城后积极“维权”的黄耀明、陈进兴、瞿林冲等上访组织者。为了如实反映当年的知青先进人物,他专门采访了朱克家、马立军、孙根娣等人……这些例子不胜枚举。还有些资料他多次请教了云南省有关党史研究专家。对“孽债”“缅共知青兵”等诸类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考略》都作了充分的调查,汇集了大量论据,还以历史真相。另外,他将编著《考略》所搜集的大量史料,汇编成近20万字的《上海知青在云南历史资料》,仅参考书目就达170余册。其中有些文献资料以前仅有耳闻,有些是知青们闻所未闻的。历史资料搜集如此翔实,令人叹为观止!《考略》是一部中国知青历史研究的珍贵著作。难以想象,这部著作,竟出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业余知青历史研究爱好者。刘平在初稿写成后,又用了两年的时间“打磨”,多方听取意见,不断充实完善,力求精益求精。他觉得,写一百篇文章,不如把一篇文章修改上一百遍。他在研究会主办的《知青活页》上,先后发表了《上海知青去云南,人数知多少?》(2020年7月17日2020年第3期总第41期)《上海知青在云南插队安置县数的变化》(2020年8月28日2020年第4期总第32期),提出自己的独家观点,供大家阅读后开展探讨。足见他对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他为上海松江区档案馆(知青档案资料D-04-0010)撰写的《80张老照片的故事》,刊登在《松江档案》2021年第1期上,可谓研究云南知青老照片之典范。对刘平来说,《考略》与名利并无关联;他只是在探索历史真相的过程中,享受常人无法感受的愉悦。

    刘平为人处世,低调朴实;他淡泊功利,潜心研究,不断思考,积极进取,厚积薄发;他追求有价值的人生,即:为“上海知青去云南”历史作全面梳理、详细解读、展现真实历史,廓清历史谜团;他为知青历史留存,写下翔实、厚重的一部著作,功德无量!他带着问号不断进取的精神,令人钦佩!

    (作者为原赴云南上海知青)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