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查阅“知青”史料苦乐记

    2022年 01月 30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陆志祥 点击:
    前几天,接到插兄曹孝富的短信,称那段特殊的日子应该记载下,我感到言之有理。几个月来往返浦东通志馆途中偶有所思,录之供大家一阅。应李松之邀,我和胡国成、曹孝富、刘更梅、印金娣等人参与知青史资料查阅,使我平静的工作和生活多了一份收获。细思之,

    前几天,接到插兄曹孝富的短信,称那段特殊的日子应该记载下,我感到言之有理。几个月来往返浦东通志馆途中偶有所思,录之供大家一阅。应李松之邀,我和胡国成、曹孝富、刘更梅、印金娣等人参与知青史资料查阅,使我平静的工作和生活多了一份收获。细思之,查阅资料工作有苦有乐,我称之为“三苦”和“三乐”。

    “三苦”之一是奔波之苦。家住吴淞,辗转去浦东通志馆, 要倒三、四趟车。清晨即起, 涌入上班早高峰的人流中,去程乘地铁3号线从淞滨路站至宝山路站,即刻百米冲刺下楼, 再登上东去的四号线,乘至浦东大道,出站换乘989路抵达位于王港的浦东通志馆。回程复坐989路到龙阳路站,换乘2号线、4号线、3号线抵达吴淞。下班途中,乘2号线要钻地道、上台阶、过湾径,迷宫似的地下通道,非行三四趟才能穿梭自如,粗算一下,去浦东通史馆往返这在途中的时间约4个小时,这奔波之苦,仅在皮肉, 耗费的时间是心之苦。

    二是挤车之苦。乘车去通史馆途中,最难堪的是挤989路公交车,要想上车,须尽全力往人群中挤,也顾不得斯文和体面了,否则落下二三趟车, 就要耽误半个多小时。挤上车之后,前拥后堵常令人尴尬, 让我切身体会上班族的苦衷。漫长的上班途中,地铁拥挤, 大巴缓慢。挤车之余,让我感到了比我年长或年少的志愿者的坚韧和淡定。他们的乐观和从容也感染了我,鼓励着我。

    三是寒室之苦。我们查阅“知青史”资料,老天也来考验我们的诚意,去冬今春天寒风冷,阴雨天多达四十余天。天寒室冷,资料库内空调不济, 枯坐斗室,翻阅厚重的史志, 手指在冰冷的书页中划动,寒气在书架间流淌,静坐一天, 寒腿难耐。我感叹:我们这帮插兄插妹是怎么熬过来的? 

    苦与乐是姐妹花,常相伴而随,有苦有乐。品尝“三苦”之后,还可体味“三乐”,即: 一是相识之乐。查阅资料的几个月来,我有幸相识了曾在云南、贵州、江西、安徽、吉林、黑龙江等地上山下乡的老知青, 拜识了复旦大学的金大陆、金光耀教授及赵老师、林老师等。隐隐中似是一种缘分,具有同样的品质,持有同样情怀的老知青,被复旦的日月光华所吸引,被辑录知青史料的使命所感召,汇聚在浦东通志馆,这必将丰富我的人生阅历。

    二是查阅之乐。查阅中, 一段段史料,常泛起许多青春往事,一句句话语,令思绪在时空中往返,我在尘封的史志中寻寻觅觅,查阅着“知青”的足印,我们当年的劳动,生活情感的痕迹。语言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翻阅我们曾经熟悉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诸多词汇,仿佛梦回那悲壮、激情、艰辛的岁月中,因此也常乐在其中。

    三是回味之乐。在通志馆查阅资料的工作结束了,返回途中或夜深人静时,白天查阅中看到的记载让我思绪难以平静,史料中的人物或事件总浮现在眼前,我的思绪一次次回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耳边想起“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激昂歌声, 回味这广阔天地中的田间地头, 冰河雪原,南疆林海,江淮大地, 回味着自己青春的幼稚和狂热, 愚昧和质朴,无奈和冲动。查阅中我初步了解了去新疆的伤害支边青年的工作生活情况, 我被我的老大哥、老大姐的处境感动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一代人。回味时仿佛看到了云南知青在橡胶林中采胶的场景, 闻到了淮北大地下方知青的饭锅里飘出的山菜干稀饭的干涩之味,这种回味将丰富我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种乐趣。

    苦乐相间的结果可能是查阅的意义了。我们付出的劳动和辛勤汗水,将结出丰硕的精神之果,这是多么愉快的事! 几个月的时间将转眼过去,在那段时光里,我们分成三组, 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查阅中“知青”彩签缀满书页;谈笑间, 平凡岁月在指尖流淌;追忆时, 青春激情总在胸中搏动。在那段时光里,我们常能品尝到老知青姐妹的厨艺,或精拌色拉, 或水煮花生,或韩式泡菜,他们拿出了岁月赋予的生活技艺, 让我时常感动。

    也许,查找“知青精神”成长的轨迹,可以为后人提供人生成长的借鉴,因为我们年幼、轻信和无知而常常迷路,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找不到求学之路,困惑中找不到自己, 想的、说的、做的都是为了别人;现在,我们还是常常迷路, 迷失在灯红酒绿之中,迷茫在理想和世俗之间。如今,“知青”名词已成为历史痕迹,1980年代的史志中尚能找到,1990年代的史志中几乎已无踪影。现在,我们在史志中找到的“知青”史料,是我们这群老知青的集体记忆在史海中的浪花。曾经风起云涌的上山下乡运动大潮已悄然退去,海边已风平浪静, 残存在史志中的“知青”词汇支离破碎,东鳞西瓜。我们好比在沙中淘金,“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些残片, 这些碎金,将由专家或后人拼织成当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全景图,并发掘出深藏在其中的谜团。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工作便有了积极的意义, 我们为此提供铺路之石,巧妇之米,论文之据。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刚和金教授等专家、学者呕心沥血于此,特别是金大陆教授,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始终把握查阅质量, 防止漏查疏补,令我敬佩。

    也许,查找"知青"成长的资料,是捍卫记忆的需要。目前,闲阅《捍卫记忆-利》

    (作者系上海赴黑龙江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