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崇明的那座金鳌山

    2021年 11月 30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张健 点击:
    早年在崇明农场的时候, 就听当地的老职工说过崇明有座山,叫做金鳌山。想去看看, 人们都说它在城桥镇的南门港,仔细再问就没了下文,谁也说不出那山具体在什么地方。回市区,总要从南门港上船,而到农场去时,也要在南门港下船。七八年的光景这样的来去匆


    早年在崇明农场的时候, 就听当地的老职工说过崇明有座山,叫做金鳌山。想去看看, 人们都说它在城桥镇的南门港, 仔细再问就没了下文,谁也说不出那山具体在什么地方。回市区,总要从南门港上船,而到农场去时,也要在南门港下船。七八年的光景这样的来去匆匆,不下几十次,就是没有去找一找金鳌山。后来离开了崇明农场,回到了市区,也有几次去崇明的机会,那更是匆忙,无暇去寻找,尽管偶尔也与当地的接待者谈到过金鳌山的事,他们莫不遗憾对我说道, 这次接待中没有去金鳌山的安排,又很热情邀我以后再来崇明时,他们一定安排我去金鳌山,并表示愿意为我当导游。他们还兴致勃勃为我讲了金鳌山的传说故事。

    以前,崇明有一位读书人, 离家到京参加科举考试,一路顺利直到殿试。殿试一开始, 皇帝问道他的家乡在何处,读书人答道在崇明,皇帝就随口说了句,崇明是个好地方。那读书人一听皇帝称赞他的家乡, 不由地兴奋起来,接口说道有山有水,是个好地方。皇帝又随口说了一句崇明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随后就开始殿试的正式话题,读书人顺利通过。

    回到客栈,读书人还沉浸顺利通过的快乐之中,他仔仔细细地回忆着自己和皇帝的对话, 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对皇帝说过“崇明有山有水,是个好地方”,皇帝还重复过崇明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崇明有水这话一点不假, 大江之中的岛屿嘛! 可哪里有山?明明没有山,自己却说有山, 那不是欺君之罪。于是,他越想越害怕, 渐渐的只觉得有一股寒气不由从脊梁骨处出现,霎时传遍了全身,怎样处置?又不敢与其他的举子商议,只能连夜写了封家书,命人马不停蹄送回家乡崇明。家中父辈接到此家书后, 立即召集族中长者商议,没有山可以堆起一座山来,以消除临头大祸。于是就决定用土堆一座山,取名就叫金鳌山。

    他们讲金鳌山的传说故事, 和我以前在农场时听到的故事大同小异,他们讲的时候,从话语中溢出的是对自己祖辈智慧的敬佩之感,以及对自己家乡有这样景点而自豪的感觉。这也还触发我回忆起,以前第一次听到农场老职工讲这故事的情景。那讲述的老职工也是满面的兴奋与自豪,至今仍然让我不能忘怀。

    这次来崇明,我和天翔结束了在学宫的游玩后,准备去金鳌山。走到门口就问学宫的管理人员去金鳌山的路,那位管理人员一听我们要去金鳌山, 就将怎样去金鳌山的路程很详尽告诉了我们,还兴奋地告诉我们,崇明的有关方面准备恢复金鳌山的八景呢!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一是那位管理人员的热情,而且热情之中还充满着自豪和兴奋的感觉。二是我知道金鳌山的传说故事, 而不知道金鳌山的八景。

    坐在人力车上,我和天翔谈论起金泽的颐浩寺,不知不觉地就到了金鳌山的门口。

    买了门票,沿着寿安寺西面的围墙往北而走,大约三四十米的距离,就来到了金鳌山。整个园子,仅有几个年轻人坐在水榭旁谈天说地,笑声不时传出,笑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自豪与兴奋。我转眼四周一望,顿时觉得这里显现出有一山、一水、一亭、一桥、一堤、一榭的格局。园子虽说不大, 但也不觉逼仄急促。看得出来, 显然是有能者对这里格局的构想有过指导性的意见。园子建造得十分简洁,没有我国一般古典园林所有的花墙与长廊, 也没有以叠石而成的假山等。由于一山、一水、一亭、一桥、一堤、一榭相互之间的位置有着合理的摆放,给人有错落有致,简洁凝练而不失雅致活泼之感。

    一山为金鳌山,是这里的主体,在整个园子的北边,呈东西走向。山上林深树茂,枝繁叶盛,已经密得人不大容易从树与树之间穿过。此山有一碑,我和天翔在林木的深处, 费力地发现了它伫立那里,仔细辨认有“抗倭烈士纪念碑”的字样。在东端,缘石阶上, 向西而行,又有一亭呈现眼前, 在山下无法看到此亭,对此亭有文字介绍此处为金鳌山的八景之一。我们在亭中站了片刻, 想举目远眺,眼前树的枝叶繁茂,遮住了我们的视线,望去就是一片绿色,无法将自己视线伸向远方。只得继续踏上石阶,向西再向西。有一高大的塔矗立在我们的面前,也有文字介绍,说该塔已进行过修葺, 将原来的基座进行了提高。这是一座灯塔,向着南方,而南方就是长江!我们想崇明没有比这里的金鳌山更高之处了, 在这里建造一座灯塔,就能够为航行的船家指明方向。传说故事中的金鳌山,成为现实后在为人们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尽管我们在山上,山下年轻人的笑声还是透过密密的枝叶传到了我们的耳中,已经经过了许多茂密枝叶的过滤,我还是感受到了他们自豪与兴奋。

    一亭为大有亭,位于园子东南边,三面环水,一面与堤岸相驳连接,可以供人进入亭内。在亭中我们看到了有关介绍文字,说此亭始建于康熙年间,后又重新建造与修葺。大有亭为八角重檐攒尖顶的亭子, 翼于水上。双重飞檐宛如凌空翱翔的大鸟展开的双翅,庇护着西侧苍古奇秀的老树。这古树久经风雪霜雨的侵袭,已经略显疲惫,在两旁圆木支起架子的搀扶下才勉强站立那里。

    一水最为平静,它位于山的南边,沿着山的走向,也呈东西向。山和水的走向决定园子的布局,就形成了东西长,南北窄的状态。而山在北,水在南,我猜想是经过当时风水的堪舆后的结果,这倒和现在时兴的低碳生活的理念有点吻合。山在北,冬天能阻挡凛冽北风, 阳光却可以毫无受到遮盖,就照射到园子里,给园中送来温暖;水在南,夏天清凉舒适的东南风没有任何阻挡地掠过了空旷的水面,把园中炎热带走。

    按照我国古代建园的惯例, 用挖的土堆山,土被挖走就有低洼之处的积水,再将此低洼处的积水与园外的河流相连, 就有了活水与园中水的交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堆金鳌山而挖出一池水,也成为了这里十分重要的景致了。

    在它东面有一亭,西面有一榭,中间有一堤、一桥。而中间的一堤、一桥,又将水池分割成为东西两个水域,既相互连接又形成独立的单元。晨曦里,掠影沉璧,水纹涟涟; 夕阳下,浮银跃金,波光粼粼。每当清风徐来,吹皱一池清水之时,东西两侧相对的一亭、一榭,就宛如两位青春貌美的女子,在隔水相望倾诉衷肠时荡漾起的水波。

    我们沿着堤岸,从大有亭走向水榭而去,等我们走到水榭时,那些年轻人已经离开,但他们的那自豪与兴奋的笑声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响。边走我边和天翔聊着,我把那以前听到的金鳌山的传说故事滔滔不绝讲了出来,也把我在听传说故事的感受告诉了天翔,特别地提到了“自豪和兴奋”, 并一一列举以前农场的老职工、前些年的接待者、今天问路回答的管理者以及刚离开的年轻人。

    天翔听我说完,不由地笑着说道:你不是也有自豪和兴奋之感吗?和他们一样的。

    我被这么一说,先是一怔, 后随着他笑了起来。

    我本来就是半个崇明人, 讲起这些应该和他们一样的。我现在把这些写下来,标题就叫:“崇明的那座金鳌山”,自豪而兴奋地告诉人们。

    (作者原为市郊农场上海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