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2021年 07月 27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孙艳霞 点击:
    在我们党诞辰100周年之际,回顾在党的教育培养下, 自己从懵懂幼稚的“上海知青”一路走来的历程,心中充满感恩,亦为能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献出一份绵薄之力感到快乐。 立愿成为共产党员 作为五十年代的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自幼耳濡目染父

    在我们党诞辰100周年之际,回顾在党的教育培养下, 自己从懵懂幼稚的“上海知青”一路走来的历程,心中充满感恩,亦为能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献出一份绵薄之力感到快乐。

    立愿成为共产党员

    作为五十年代的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自幼耳濡目染父辈们对党的深厚情感, 亲眼目睹爸爸、伯伯、叔叔、阿姨等努力为党工作的党员形象,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已潜移默化地成为我心中最大的理想和执念。

    听党的话,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当时年青人的“时尚”。1969年,我在学校率先报名上山下乡,满腔热情地带队到安徽插队落户。我们在用黄泥糊着蜀黍秸秆,四壁透风的磨坊安下了家,吃的是红薯和高粱。我们和村里人亲近和善的交往,收获了乡亲们淳朴的情谊;粗杂无油的食物,却换取了结实健康的体魄;和圩子里男劳力一样的耕作劳动, 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一年后,我出乎意料的被招工进了阜阳的纺织厂,终止了原本插队落户一辈子的初心。同伴们的话语:“知青不就是要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进工厂支持发展工业建设,同样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解开了我一度的愧疚心结。

    不断进步是我们这一代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在长达数十年的工作中,我有困惑,有迷茫,有探究,但心中的愿望和追求时刻存在。进厂不久, 我心系纯真信念,写下入党申请书。然而实现这一崇高的理想,我为此足足经受了十年的磨练。

    那些年,我熟读党章,潜心学习“毛选”,看了很多介绍优秀共产党员的书籍。我上班埋头干活,下班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卖力地写大批判稿。出宣传栏、黑板报。书生气十足满腔热忱地干革命。每当看到周围的人,一个个走进了党组织的大门,而我们这批“上海知青”却鲜有此幸,心中未免感慨,但仍坚守初心,不愿放弃。我结婚后,爱人大学毕业分配到合肥工作,且很有发展空间,我们两地分居,我又怀孕了。爱人在省城帮我联系好了调动的单位。当我提出工作调动后,厂领导和有关部门都希望我不要离开,而且告诉我组织上正在考虑我的入党问题。入党,是我不会更改的理想信念,党的需要是我的不二选择。我放弃了进省城家庭团聚的机会,留了下来。

    1980年,我终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努力做个好党员

    入党前积极争取,入党后加倍工作,为祖国为党的事业增砖添瓦,不让党的形象因我蒙羞,是我自己定下的行为准则。

    下乡前,我只是一名初二学生,继续学业,能拥有更多的知识,报效国家,是我们这些知青心底挥之不去的梦,每逢得知有学习的机会,心中总是痒痒地向往着。

    我和同为上海知青的同事们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文化补习班,还参加了“七·二一”职工大学的学习。后来我通过成人高考迈入安徽电视广播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之后我还参加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学习,参加了中国纺织大学工程师进修班。经过近十年的系统学习,无论是纺织工程理论基础,还是专业学术方面都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让我有了更加充足的工作底气,提升了工作能力,特别在科研技术上有了不小的长进。

    我从生产车间普通工人经过考试进入试验室,踏入了技术工作之门,由试验员成为工艺员。1984年公司筹建粗毛纺生产厂,我担起了组建毛纺试验室的重任。90年代初,公司又调我到生产技术部,开始专职从事生产计划和技术管理工作, 其中我的大多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技术开发上。之后数年内, 集团公司在棉纺织、粗梳毛纺的基础上,先后扩建了精梳毛纺、半精纺、毛针织、针织圆机、毛染整、毛地毯等分厂,我们做了大量的产品创新开发工作。由于在研制新产品及批量投产方面的突出成绩,我们的技术中心被省科委命名为“安徽省级纺织技术中心”。

    后来集团公司把生产计划管理和技术开发分开,让技术中心更多的承担新产品研制和新技术开发工作,我作为技术中心主任,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纺织新产品的研发中。我带领技术中心的党员和工程师们与集团公司的各个分厂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利用公司兼备棉纺、毛纺的优势,打破了国内纺织业原本棉、毛、丝、麻传统划分, 在国内成功地率先将各类纤维原料用到棉纺、毛纺产品中, 形成了独特的混纺系列产品, 在国内崭露头角;我们还从一小块来自英国的面料上分解出羊毛和绢丝的成分,点燃了产品创新开发的灵感,成功研发了绢丝羊绒混纺纱线,畅销国内外数十年之久;我们攻克了兔毛抱合力差的瓶颈,先后在粗纺、精纺两个系统创造了高比例乃至全兔毛纺纱的神话, 得到国家发明专利;我们打破传统的毛粗纺、毛精纺以及棉纺的生产工艺界限,将棉纺设备和毛纺设备有机地结合配置, 改造部分机械部件,组建了国内首创的“半精纺生产线”, 生产的半精纺纱线产品风靡全国,后来国内生产工厂扩展至上千家,产品获得了国家认可,FZ/T 71008-2008《半精梳毛针织纱线》和FZ/T 22005-2008《半精梳毛机织纱线》经国家纺织标准委员会批准列入国家行业标准,使这个源自民间的半精纺生产工艺得以发扬光大;我们还参与了多项国家创新计划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获取十多项国家级新产品称号,获得国家及省、市数十项科技进步奖, 得到国家的数百万资金奖励, 还获得数千万元的免税政策优惠。我也被国家评为特殊贡献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我在安徽工作了三十三年, 作为一名上海知青,我把青春和大半生的精力留给了第二故乡。

    发挥余热为党工作

    2002年,五十岁的我,通过人才引进回到了家乡上海, 为上海华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筹建技术中心,协助公司开拓纺织技术研发工作,指导下属企业开展产品开发,直至退休。

    退休后我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到了社区,居委便邀请参加社区志愿者。我想一名党员, 虽然退休了,但走到哪里,还是应该做些事情的。居民区有多项志愿者活动,只要有时间, 我都会尽力参加。不论是老年活动室打扫卫生、烧开水,日防队巡逻,平安志愿者路口执勤,还是小区垃圾不落地活动, 拿着火钳在小区绿地草丛、楼旁小路拾烟头、废纸,塑料袋, 不分大事小情我都会积极参加, 努力去做。

    2008年, 小区业委会换届,业主大会选举为我为业委会主任。业主委员会,掌管着小区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维修资金,事事涉及业主的切身利益, 动辄涉及社区的和谐安定。作为小区物业管理的新生组织, 政府虽然有一整套的制约法规, 但实际上,有关部门对于业委会仅限于政策层面上的指导,唯有业委会自身秉持“廉洁规范,阳光运作”的理念,方能使小区健康管理,团结和谐。在业委会工作的十余年,我遭遇过种种困难挫折,也曾受到个别人的责难、谩骂,因为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底气和勇气,心里无私坦荡,委屈也就一笑而过了。我还担任了“街道政风行风监督员”以及“居民区党务居务双公开监督员”工作,对街道的有关窗口单位以及各个居民区基层党组织、居委会进行例行检查,开展群众评议工作。还担任了居民区党总支的纪检委员,纪检监督小组组长。虽然这些事情很普通,很平凡, 很琐碎,既无名也无利,但我很看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我愿意在有生之年,还能为社会服务,为匡扶正气,重塑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望发挥余热做些事情。

    我们这代人亲眼看到祖国日益强盛,亲身感受到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由衷地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为我们的祖国有伟大的党,有习主席的英明领导而骄傲!

    (作者系原安徽省临泉县谢集公社单集大队单圩生产队上海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