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清明南行记

    2021年 06月 16日
    来源:《知青时代》报 作者:沈彼得 点击:
    辛丑年,二月,早春,寒未消,疫未尽,春己至。我携家人一行驱车南下,经常州宜兴泰兴天目莫干安吉余杭嘉兴等地,又回到了我的故乡一一上海。踏青,觅故,祭祖,会亲友。虽是早春,然而烟雨江南,山清水秀,有些地方尽管己来过多次,但和异域它乡,和山东沿

    辛丑年,二月,早春,寒未消,疫未尽,春己至。我携家人一行驱车南下,经常州宜兴泰兴天目莫干安吉余杭嘉兴等地,又回到了我的故乡一一上海。踏青,觅故,祭祖,会亲友。虽是早春,然而烟雨江南,山清水秀,有些地方尽管己来过多次,但和异域它乡,和山东沿海的大海沙滩和沂蒙山区的乡土民风相比,唯有江南更别有一番风韵,特别是满山遍野的参天翠竹和金黄色的油菜花令人神往。

    上海滩,曾经的“十里洋场”,如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每当夜晚,灯光璀璨,而位于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赐予了这块土地最为恰当的称谓。地处上海城区北壤的刘行国际电台,则是当年我在上海的家,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我也是从这里上山下乡去了迎春,去了北大荒,这是我从小生活和打发孩童岁月的地方,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过我孩童时的足迹。

    当年的南下部队“百万雄师过长江”后,经丹阳的整休集训,拟定了进攻上海的实施方案和上海初期市,区,县各级政权建制的初步构想。(注:以官方公示过的史实资料为证)为解放大上海作了周密部署,一九四九年五月,南下部队经太仓浏河罗店和宝山顾村吴淞杨行等地向上海城区的闸北虹口和苏州河沿线迸发,而刘行国际电台,正是当年敌我双方攻守激战的重要据点。当年的碉堡四处,弹痕累累,我们小时候在碉堡的四周常能拣到成堆的弹壳,(据称,早去电台的人还见过敌我双方阵亡士兵的尸首)从我有记忆起,电台,警戒森严,周边的电网(曾电死过人),电网内外二侧各有铁丝网,铁丝网外围挖有壕沟。(也是我们小时候抓焦摸虾的去处)解放后的电台,除了有按置通信设备的机房外,有十分完善的生活,这里有花园,有儿童乐园,有食堂,有俱乐部,有灯光球场,和”秋千”等文体设施,(我小时候曾从顶端摔昏过一次,流了不少血,不少年长的电台人至今还能记得这件事)在我记忆中,电台,环境幽美,绿树成荫,这里有小桥流水,有鸟语花香,当属当年的”世外桃源”,同时,又是一个小的社会百十户人家,邻里之间和睦相处,鸡犬相闻,我还记得,当年还曾有过家属们集体轮流上街买菜“共产主义生活体验”。在大炼钢铁年代,在灯光球场的草坪上也曾砌过小高炉,炼“钢铁”。在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的年代,这里也曾挖过沼气池。在中越友好时期,这里还接收过越南留学生的培训进修,当年,家属们还在端午节,集体为越南留学生包过粽子。

    刘行国际电台,在解放初期,主要是比较原始落后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但在当年,仍肩负着国家对外交流和联络的重要要务,(我父亲当年曾有《我为国家领导人的专机导航》和《二十四小时通报》等文章发表报端。)随着通讯科技和通讯设备的发展,”短波通讯Ⅳ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电台旧址至今仍是肩负重要要务的国家通讯单位。这次当我们驱车抵达时,值勤的门卫绝口婉拒,并声称,经常有曾参加过攻克电台,解放上海的老战士回访寻迹,但均被拒之门外。后经再三交涉,门卫为我们指定了路线,规定了时间,允许我和家人一起“回家”看看,并声称他会把我们进门的实时录像删除,为此我们感激止至。我的一生,曾经搬过好几个家,而我在上海的这个第一个“家”,虽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我的家,我们住过的老房子却保存至今,且空置至今,虽是断壁残垣,枯枝老藤,满目疮痍,但这里有我的足迹,有我孩童时代许多美好的回忆,这里是我曾经有梦的地方,也是我时常梦萦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