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牛年说放牛

    2021年 06月 15日
    来源:《知青时代》报 作者:郭裕堃 点击:
    我是十七岁那年去农村的,有一段放牛娃的经历。 在山上放牛目的是让牛在野外自己找吃的,既要吃得新鲜又要吃得饱。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肥美的水草地,还要靠尽可能长的放牧时间加以保证。所以,放牛娃必须早出晚归。还有一个问题,一大早上山放牛,穿行在


    我是十七岁那年去农村的,有一段放牛娃的经历。

    在山上放牛目的是让牛在野外自己找吃的,既要吃得新鲜又要吃得饱。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肥美的水草地,还要靠尽可能长的放牧时间加以保证。所以,放牛娃必须早出晚归。还有一个问题,一大早上山放牛,穿行在树林间和草地里,有极重的露水,两条裤腿全湿了,湿漉漉的裤子紧紧地粘在身上非常难受。这种湿漉漉的长裤一直要到中午才会被自己的体温捂干。天天穿着湿漉漉的裤子很不舒服,而且时间长了容易得风湿病,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用塑料布做了两个裤脚管套在裤子上,专门对付一大早的露水。试了几天效果很好,露水再也不会打湿裤子了,至于打湿了鞋子那就没有办法了。

    那时山上到处被开垦成~块块的农田,种上大豆、小米或玉米高梁之类的粮食作物,可供放牧的大块草地并不多。牛儿是有点灵性的动物,它们清楚地知道,庄稼地的青苗远比青草地里的野草美味可口,时不时地溜到田边啃上一口庄稼苗。一开始放牛时,我不熟悉地形,只是在邻近庄稼地的小片草地上转悠,再加上没有经验,来来回回,不停地驱赶牛群远离庄稼田,使得牛群的兴奋度很高,常常趁我不备冲进庄稼田。我每时每刻都警惕着牛群的一举一动,牛群也在我的高压下寻找着偷袭的机会,双方成了制约和反制约的对立,搞得人困牛乏。后来,慢慢地摸索出了一点门道,这种人与牛的对立状态才有所改善。我在生产队北面的山上发现了几块山坡地的野草比较茂盛,虽说路程远了一点,但周边庄稼地不多,牛群来到这些地方自然而然地安心啃草,一个半天都不会挪地方,我只要在庄稼地这一边设好必要的防线,几乎不用约束牛群的活动范围,放牛开始变得轻松悠闲了起来。

    人与牛群相安无事是放牛的最佳状态,也给自己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到山上放牛可以带干粮解决肚子饿的问题,但不能像现在走到哪都能带瓶水,山上找水解渴不容易。我就在山上找小泉眼,经过挖深扩容形成一个小池塘再敷上粗石,一会儿泉眼中的水质就能清澈见底就成了饮用水来源。这个办法简单可行,我依照这个方法在山上“建成”了好几个饮水点用来解渴。除此之外,我还曾利用“自由活动的时间”,一边放牛一边看书。我也曾对照着书本采摘食用蘑菇,遇到雨天,树林里一下子冒出许多蘑菇,采也采不完,晚上背着一包蘑菇回到集体户做土豆蘑菇汤,味道好极了。

    一个人在山上放牛多少会有一点孤独,多少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处,但也能得到独与天地相往来的享受,但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改观就会得到一种获得感和满足感……正因为此,尽管放牛的日子距今已经有五十多年了,但如今回想起来依然印象深刻、记忆犹在,故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