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虎头鞋文化传承人李宜君

    2021年 06月 14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吴佩珍 点击:
    曾在电视播放的一档节目,见到过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同志,讲述自己做的虎头鞋。没想到,后来在知青历史研究会与佰瑞福举办的活动中,与节目中的主人翁一起出游,就此认识了知青艺人李宜君,互加了微信。一天,我走进她的家,看到了满屋大大小


    曾在电视播放的一档节目,见到过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同志,讲述自己做的虎头鞋。没想到,后来在知青历史研究会与佰瑞福举办的活动中,与节目中的主人翁一起出游,就此认识了知青艺人李宜君,互加了微信。一天,我走进她的家,看到了满屋大大小小、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虎头挂件、虎头摆设、虎头鞋……她常常接待来自方方面面的媒体采访、个人来访,招待客人已成常态化,只见她家的长条茶几上有几双精巧的虎头鞋,几盘水果放在中间。

    李宜君是知青,共同的经历,让我们有了许多共同语言,而我也喜欢做手工,共同语言就更多了。于是,跟她一起坐在沙发上,吃着水果,聊起知青生涯、聊起人生,聊的最多的就是虎头鞋。

    广阔天地造就赤脚医生

    李宜君生于1953年,祖籍浙江宁波,父亲是沪东造船厂工人,母亲是纺织女工,家里兄弟姐妹:大哥二姐三妹,她排行最小,在东长治路第一小学上学,中学入学澄衷中学,毕业时恰逢“上山下乡”运动,一片红,姐姐去了崇明,而69届初中毕业生的她,积极响应号召,与同学们一起去了黑龙江爱辉县爱辉公社三好大队插队,十年的知青生涯在李宜君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当初知青点6女12男18人,就像18棵生命力强盛的蒿子草,没有重男轻女,农村按出工天数及评分得岀分值,一般是十分,如收成好一天就有2元,一年可有600元收入。他们团结、努力、勤奋、耐劳,李宜君干活认真,春天种小麦、秋天撅黄豆,样样农活干在前,脏活累活冲在前,农忙下大田,农闲则放猪,在粉房做粉条,成为要求进步的好知青,正因为她的积极肯干,是棵好苗苗,公社选派她到爱辉医院培训学习,一个月后,她成了一名赤脚医生。

    是广阔天地造就了赤脚医生李宜君,她喜欢当医生,当医生的日子里让她学会了许多,获得了许多,也付出了许多。只要有人病了,就要出诊,给农民拿药、打针,晚上出诊不计工分,可只要有社员来求医,她都很用心接待。最辛苦的莫过于接生了,她是助产师,孩子不落地,多长时间也要守护。记得第一次助产接生,产妇羊水已破,千辛万苦好容易才把孩子接生下来。知青刘红娣生宝宝,难产,胎位不正,一天一夜也没生下来,只好送爱辉医院。这一切,让还是姑娘的李宜君亲眼目睹了当母亲的不易。而一场车祸,一直让她铭记心里:那天是去黑河买药,二车相撞,她被大卡车撞得抛到最远,昏迷很长时间,醒来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痛,好在命大,身上没有一点点伤,连血都没有,皮都没有擦破,真是奇了怪了,一定是她人好,菩萨都会保佑她。

    十年知青生涯中,最难忘当医生的那些岁月,她格外勤奋,比谁都努力好学,她学会了针灸,当地人一拐一瘸地来求医,是李宜君为他打针灸后,就能自己走出诊所了;有的牙疼好几天,忍无可忍来诊所,又是她,一针见效,牙不疼了,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她颇有一手,能妙手回春,有点小毛小病都来找她针灸,是她,帮许多人解决了病痛,所以,老乡都喜欢她,有时候,她去挑水,老乡会把黄瓜、香瓜、西红柿放到她的水桶里,包了饺子就来喊她吃饺子,也会来帮她挑水。她告诉我,她很幸运,在当赤脚医生的这些日子里,没有一位病人在她面前去世。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穴位她还记着:合谷穴、足三里、百会穴……现在自己有点不舒服,有些小痛小伤就会按摩相关穴位,为自己解脱痛苦,她很喜欢中国的中医国宝,特别是针灸。

    战胜病魔开始全新生活

    随着岁月的流逝,知青点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人考进了上海复旦大学,有人上了黑龙江中专,有人被招工去了大庆。过年时,大家都回去了,只剩下她一个人,李宜君也想回去,她整理好三只旅行袋,装上东北特产香瓜子、黑木耳、金针菜,前后背着,手里提着,一个人回去,路上会很辛苦的。一月的东北,天寒地冻,搭车到黑河,再转车到北安,又冷又饿的她晕倒了。列车长找了一位知青照顾她,还担心她买不到去哈尔滨的火车票,给她写字条,让她到军人优惠窗口去买票,可她一摸口袋,才发现外面口袋的30多块钱被偷了,还好缝在身上的钱都在,足够买票,总算顺利回到上海。1979年知青大返城,知青点剩下的七八位知青,户口全部迁回上海。

    回到上海的李宜君顶替父亲到沪东造船厂上班,经过培训,成了运输科的会计,在工作中她是先进分子,生活也称心如意,30岁时,舅舅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孙惠民,32岁结婚,33岁生儿子,生活可谓顺风顺水。再以后,她调到沪东造船厂附属出租公司当会计,又去闸北区鞋帽公司下设的服装百货业当出纳,不管干什么,她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份工作。

    企业的不景气,李宜君45岁起在家待退休。2003年正值50岁,还没来得及办退休手续,突然感觉不舒服,去了几家医院误诊查不出病因,市一医院的化验结果查出癌细胞指标很高,建议到妇科住院细查,最终查出来是输卵管癌,好在是早期,医院立即为她做了手术切除,以后又经历了痛苦的化疗,大化疗一次的费用就是一万多,九次化疗,李宜君的头发全掉了,没有思想准备的她,一下子没有了方向,是家人的不离不弃、亲朋好友的温暖,知青战友的关爱,使她增强了战胜癌症的信心。

    李宜君闲在家里难受,她可是个闲不住的人,找毛线织帽子、织披肩、织袜子、织毯子……想到什么织什么,性格开朗执着的李宜君,没有消沉、没有退怯,而是勇敢地面对、正视癌病,积极配合医生康复治疗,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2010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宜君在上海世博会上看到一双可爱的的虎头鞋,她的眼睛被迷住了。2012年,儿子结婚,去弟弟家送请柬,见他家玻璃橱柜里放着一双虎头鞋,与世博会上看到的几乎一样,这双虎头鞋再一次抓住了她的双眼,她伸手拿出了虎头鞋,摸着鞋帮,看着虎眼,这一看,虎头鞋扎进了她的心里,再也出不来了,从此萌生了自己也要做虎头鞋的想法。一聊,才知道,世博期间,那些特定的“世博人家”送给住家外国朋友的礼物就是虎头鞋,世博结束,弟媳作为世博志愿者,获得了世博组委会赠送的虎头鞋和制作样本,弟媳把鞋样给了李宜君,她如获至宝捧回家,决心自己动手做一双虎头鞋,就是这个想法,让她走上了制作虎头鞋的人生之路,这条路,是一条充满阳光、生气勃勃、非常有意义的崭新人生路,改变了她原来的生活轨迹,她因此成为如今名扬江南的手工艺大赛百名达人之一,上海创客双百强人之一。

    全身心投入终于成功

    中国虎头鞋有着渊远流长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之一,专为儿童设计的鞋子,鞋头呈虎头模样,双眼圆睁,色彩斑斓,憨态可掬。它是吉祥物,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早年,每逢过年,长辈们都会为家中的幼儿做一双虎头鞋,认为这能保佑孩子平安过年,健康成长,

    虎头鞋做工复杂,李宜君以前从来没有做过,一双小小的虎头鞋难住了她,可她太喜欢这虎头鞋,性格倔强,不服输,敢于挑战的李宜君没有被难倒,没有师傅带教,自己想办法在百度网上学,虎头鞋制作过程写得很清楚:先要打袼褙(上海人称为硬衬),做虎头鞋必备的原材料,用它剪鞋底、鞋帮,再纳花、绣花、包边,针锥扎孔、大针引线,拉线、紧绳一气呵成,再扎好虎须,一双既威风又卖萌的虎头鞋就诞生了。但真的做起来并不容易,打袼褙的浆糊不能太稀,稀了袼褙太软,做出来的虎头鞋没有骨子,太厚太硬也不行。绣花更是精细活,虎脸是整个虎头鞋最出彩的地方,绣虎脸先从虎鼻开始绣,而后是眉毛、眼睛、嘴巴、牙齿,绣时要恰到好处,多一针会有上翘的感觉,少一针塌下来也不行,那个大大的“王”字,还要用金丝线勾一下边,一张生气勃勃的虎脸诞生了。看似简单的包边,也大有学问。第一次做虎头鞋的李宜君,步步艰难,她不会绣花,不会包边,一切从头学起,边学边做边到处请教人,做了拆,拆了做,好在手里有样本,让她少走了许多弯路,经过几十遍的试做,当几根毛线虎须钉上虎脸,第一双像样的虎头鞋做成功了,李宜君开心地笑了。

    埋头潜心只做虎头鞋

    2012年,是幸福的一年,李宜君的独生子结婚了,让她喜出望外,孙女的诞生,更是喜上加喜,曾经的癌症、曾经的病痛立即消减,得了癌症很不幸,几年的抗癌路走下来,李宜君不但没有见阎王,身体康复得很好,这一场大病,让她深深感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多么的脆弱,重生以后,总想干点什么,怎么活才有意义,如何实现自己在社会上留下痕迹的愿望,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人生。孙女由外婆和小二口带着,李宜君多了闲工夫,虎头鞋让她着了迷,心里装的是虎头鞋,脑海里想的是虎头鞋,虎头鞋简直让她着了魔。自从与虎头鞋结缘,学会了做虎头鞋,她就忙开了,做好的第一双虎头鞋并不满意,感觉不好看,与世博虎头鞋有差距,正好有朋友结婚,人家却看上了这双“避邪恶、保平安”的虎头鞋,好容易辛苦做出来的虎头鞋有人喜欢,李宜君大方,又愿意成人之美,马上送出去了。这一送,激发了她再做虎头鞋的力量,而当她知道这是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时,做得更起劲了,每天做到晚上10点多钟。感到生活既充实,又快乐,空余时间埋头潜心只做虎头鞋。

    2012年,李宜君60岁,学会了做虎头鞋,她感觉是人生的新起点,这一做,做出了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新生活,开启了又一条通向罗马的金光大道。早上起来睁眼就做,吃完饭放下碗继续做,有一点时间就拿起来做,睡觉前抓紧再做一会,时时做,天天做,月月做,不停手,埋头一针一线继续做,她有个心愿:因癌症住院,那些为她手术的医护人员、为她输血的亲朋好友、护理她、为她付出的爱心人士,想送双虎头鞋给她们,以表示她的感恩之心。当虎头鞋一双一双积攒起来时,多达上百双时。选出30双送到献血中心,感谢为人民服务的医务人员。第一批虎头鞋送出,李宜君看到人们捧着虎头鞋爱不释手的样子,她高兴了,满足了,幸福感由然而生。虎头鞋有了出路,这以后,越加不可收拾,她做虎头鞋的劲头更足了。

    成为百名手工艺达人

    民族非物质的无形遗产很重要,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在坚守和传承被遗忘的东西,李宜君就是这样一位为传承中国“非遗”文化而孜孜不倦努力辛劳的人。自从学会了做虎头鞋,自从送出了第一双、第一批虎头鞋,大大激发了她做虎头鞋的信心、决心,做得更起劲了,她做的虎头鞋款式新、质量好,整双鞋看起来整洁、美观、大方,传递着“避邪恶、保平安”的文化内涵,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一年端午节她在北外滩设摊,在一张乒乓桌铺上漂亮的丝绒台布,用虎头鞋拚了一个“和”字,寓意和谐社会,居民从来也没有看到过那么多、那么漂亮的虎头鞋,就连见多识广的记者也是头一回看到,这一摆,摆出了李宜君和她的虎头鞋的名气。

    名气有了,如何更上一层楼?虹口区非遗馆长刘莹,告诫她一定要创新,而且是不断创新。看着这一双双虎头鞋,听着刘馆长的指教,李宜君有了创新、发展、标新立异的想法:能不能在原来虎头鞋的基础上,再做延伸作品,除了给儿童穿,能不能有其它形式?创新思想激发了创新激情,她开始将甲骨文与虎头鞋两个非遗元素融合制作,在鞋底绣上甲骨文,并且做成了系列。她还将虎头鞋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挂件工艺相结合,从头开始越缩越小,作为挂件展现,当然越小越难做,但一对小小的拇指虎头鞋挂件,精巧得让人爱不释手。后来她看到儿子单位的logo是一个漂亮的逗号,激发了她的灵感,于是这个逗号后来成了她虎头鞋的虎眼。

    虎头鞋进入国家级非遗目录,李宜君开心地说:“咱也沾虎头鞋光了!”从此她做得更欢了,博采众长,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用色更大胆,造型更夸张,给人以很强的视觉感受,她做的每一双虎头鞋都栩栩如生、熠熠生辉。几年来,李宜君先后创作了大号、中号、小号、迷你型、微迷型和小精灵型虎头鞋系列挂件。做了各类虎头鞋系列,有颜色系列、形象系列、甲骨文系列、上海土布系列、从小到大排序系列、迷你型虎头挂件等。一千多双虎头鞋、虎头挂件从她的巧手中诞生,虎头鞋带来的强大的精神寄托不仅让她走出病痛的阴影,还把她和外界联结起来。2016年5月,李宜君用一针针、一线线的手工制作,完成虎头鞋600余双,已经远远超出了她心中的原定目标。

    当李宜君在街道看到市民文化节有艺术品比赛启事时,抱着尝试的心态报名。想不到第一次就获得了提名奖,榜上有名就是良好的开端,她的名字立刻传开了。2016年,就有很多新闻媒体记者找她采访,她很得意地告诉我:她接待了荣获过最高摄影奖的记者,接待过知名杂志的记者,接待过电视台节目组记者,还到电台《非遗来了》做过节目,去电视台做过直播,这以后,更是好事连连,2017年再去参赛,她荣获了上海“百名艺术创客”称号,第八届“上海科学生活大使”称号,2019年又荣获“上海市民手工艺大赛百名手工达人”称号,成为上海创客双百强人。她对我谈到这些,她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她家里,李宜君把她的宝贝全拿出来给我看,除了各种各样的虎头鞋,还有许多相关书籍、报纸,各类证书:参展证书、获奖证书、荣誉证书、捐赠证书、优秀参与奖证书、无偿献血证以及录制节目的CD片和许多照片:制作虎头鞋的照片,参赛情况照片,与外国友人一起合影的照片。

    我随手一一翻看,只见一本题为《TOP100百名市民创客》白色封面的书,里面刊有介绍她的标题为“社区达人传承非遗技艺献爱心”的文章;而售价220元的《十指春风布艺掇英》一书,也收录了她和她亲手制作的虎头鞋的大幅彩照;上海市民文化节专题故事作品集《释放生命的精彩》、《科学生活大使风采2017上海科学生活大使优秀制作展》等书以及《上海妇女》杂志、《上海故事》、《2018手造街》等报刊杂志上也有她的相关报导,如《知青阿姨赶制虎头鞋送子弟兵》《冠军妈妈虎头鞋》《快乐阿姨专做虎头鞋》《李宜君与虎头鞋手工艺》《阿姨抗癌十三年“重生”专做虎头鞋》等。

    她还参加了“第四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在“技艺比拚汇静安咫尺匠心展风采”活动中,她被上海利普职业培训学校请去教虎头鞋制作。在“乐学陪伴人生精彩点亮虹口虹口区第四届终身教育成果展示活动”虹口区教育成果展上,用好大的展板介绍了她这位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上海)教育中心《非遗文化课程》特聘讲师。

    第二故乡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政府曾这样高度评价李宜君:“黑龙江畔走出了一位上海女知青李宜君,如今她成了网络上的‘冠军妈妈虎头鞋’达人”,“李宜君痴迷虎头鞋、传承虎头鞋文化的励志抗癌事迹,已传遍大街小巷,成为激励人们自强抗癌,励志重生的好榜样!”

    回归社会乐做公益事

    坐在李宜君家客厅里,一眼看到的全是做工精致、色彩鲜艳的虎头鞋,今年是鼠年,她用虎头鞋搭了只大大的老鼠,旁书“鼠年吉祥”。她已经制作了1500多双虎头鞋,那怕颈椎不好,躺着也坚持做。这么辛苦做出来的虎头鞋,她都坚持只送不卖,毫不吝惜地送人,她将每一双虎头鞋都编号备案登记,每送出一双鞋,都事先用包装盒装好,附上获奖证书、祝贺卡片,所以,收鞋人得到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带编号的虎头鞋。她将虎头鞋送给新婚夫妇、新生宝宝、患病的,送给子弟兵、知青、教师和乡邻们,敬老节时则捐赠给孤老。他的虎头鞋还被朋友带到了世界许多国家。

    那一张张小小的卡片,也凝结着她的心血,送宝宝,她写上平安顺达的祝福语。

    人民子弟兵是李宜君心中的偶像,一直有一个心愿,把虎头鞋送到子弟兵手里,祈愿“驱邪保平安”,终于“八﹒一”建军节时,机会来了,她把30双虎头鞋搭成一个大大的“梦”字,每一双小鞋里都有一张写有祝福语的卡片,每一张卡片上都有不一样的祝福:“虎头鞋送子弟兵,血液连接你我心”、“人民海军人民爱,虎头鞋儿呈祥云”、“小小虎头鞋,军民鱼水情”、“可爱的小虎鞋,给‘最可爱的人’”没有重复、非常有意义,都是请爱辉知青康乐俱乐部的成员帮忙写的。

    李宜君是知青,爱辉知青联谊会曾为她举办作品展示会,作为知青文物,她将十双优质虎头鞋捐赠给知青博物馆。每次的爱辉知青迎新联欢会上,她都拿出虎头鞋作为抽奖礼品,送给大家。她热心知青活动,参加知青康乐俱乐部活动,与知青们一起旅游,追求健康快乐生活。知青周路明采写过她,一篇名为《冠军妈妈虎头鞋》的文稿。她告诉我:三个帮她的贵人是知青“金口”马苏龙、“金手指”周路明和“金笔”薛宝家,她对他们感恩不尽。

    虎头鞋是福鞋,上海做虎头鞋的人太少了,李宜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做虎头鞋。她收学生,并不断思考,改进技艺,寻找更优良的鞋面材料以降低做虎头鞋的入门难度,让初学者更易接受,让虎头鞋技艺的传播更顺利。如今她已经找到适合用来学习做鞋并且使用方便的羊绒面料。社区给李宜君提供培训扶持资金,为她开办了“冠军妈妈虎头鞋制作”培训班,并和学员一起做了20双虎头鞋,送给社区钻石婚老人。

    残疾人做手工会有一种常人没有的专注和耐心,她参加市里残疾人活动,教残疾人做虎头鞋,希望能让他们多一种谋生的手段。随着岁数的增长,李宜君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希望通过教学将虎头鞋制作传授给年青一代,以免它消失。

    李宜君兴奋地对我说:因虎头鞋和许多人结缘,她不知疲倦、乐意付出,“我可是太忙、太充实了!”。我看到李宜君幸福满满,不仅自己活得精彩绝伦,而且也激励儿子奋发成材,在第三届全国投资顾问大赛上,儿子荣获月度冠军和年度亚军,成为首席投资顾问,李宜君也由此被称为“冠军妈妈”!

    交谈中,祖籍宁波的李宜君时不时冒出宁波话来,她说:我是60岁学吹打,当初学电脑,学五笔输入法,不怕苦不怕难,结果学会了。做虎头鞋也是这样,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持之以恒,不忘初心,宣传非遗,宣传虎头鞋文化,成果满满,心里很满足。

    她告诉我:遗憾建军90周年之际未能送出90双虎头鞋的,打算建军100周年的时候制作100双虎头鞋送给人民子弟兵。还遗憾做了100个虎头小挂件,想送给新冠疫情中去武汉冲锋陷阵不怕死的援鄂医疗队,却捐不出去。

    临分手时,李宜君让我自己挑选喜欢的虎头挂件,看到她那么辛苦制作,真有点下不了手,结果,她为我选了一大一小两件她最为得意的作品送我:“我送你的东西,有钱买不到,你是来访的记者中送得最多的,因为我们是知青,是朋友!”

    这以后,我们的微信聊天多了起来,我的手机上常常出现她的身影,她的动向,如“2020.10.28我参加北外滩街道三联小区新家庭计划,缝制快乐创意生活。”“我的虎头鞋跑远了,跑到长三角青年交友大会,在现场上体验课,教男女青年做虎头鞋的耳朵,做好一个,找到另一半再来做一个。我用自己的方式宣传非遗,好多记者来拍我的虎头鞋,采访我!”“微信真好!老同事要娶儿媳,因为援鄂推迟婚礼,是援鄂英雄,我发信息送新婚夫妇虎头鞋,她们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虎头鞋真好!真漂亮!”“2020年中科院艺术博物馆中科院区块链艺术家档案馆,我成了注册的非遗艺术家!”“我跑到国家馆去了,让世界人民看到咱的虎头鞋,很开心……”自豪、得意、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