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说话让人愉悦 行事让人感动 做人让人欣赏

    ——我印象中的修晓林

    2021年 06月 13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毛祖蓉 点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编辑成就,为我国的出版业留下了信史。他的写作成就,为我国的文学史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教材。《文学的生命 ——我和我的作家朋友》( 55 万字, 2016 年 7 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写下与现当代 91 名作家的交往和由此建立的深厚感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编辑成就,为我国的出版业留下了信史。他的写作成就,为我国的文学史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教材。《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55万字,20167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写下与现当代91名作家的交往和由此建立的深厚感情。其中有我们所熟悉的著名作家冰心、巴金、柯灵、萧乾、陈荒煤、梅志、刘白羽、冯牧、菡子、何满子、峻青、王元化、嵇鸿、欧阳文彬、何为、袁鹰、张笑天、陈忠实、蒋子龙、刘心武、冯骥才、张抗抗、王小鹰、王晓玉、梁晓声、陆星儿、竹林、陈村、叶辛、史铁生等。作家年龄跨越了四个时代。迄今为止,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样的题材内容和所写作家阵容,尚属首例。时光荏苒,星转斗移,随着著名老作家的相继离世,该书成了宝贵的文学史料。

    羽翼丰满起来的修晓林,仍然保持了他特有的谦恭——说话让人愉悦。在与文友、朋友、球友的交往中,从不见他夸夸其谈,总是静静地倾听。时常见他从上衣口袋掏出小纸片,记下他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对于他人的“演讲”,却毫不吝啬地给予好评——诗一般的语言、丰富的词汇,真真让人愉悦暖心!他成为了“大众情人”,但凡有朋友相聚,总爱邀上他,并亲切地称他“晓林”。他在微信群的留言、对群友的跟帖评说,都堪称是一篇篇或短或长的美文。2017年的人间四月天,我们与修晓林同行,去杭州采访,为他撰写《一双红舞鞋》(2017716日《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特刊)。在列车上,他掏出一叠卡片,是他几十年来积累的读书卡片一部分。一张张翻看,我目睹了他丰富的词汇量,是“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果。

    他不张扬,却往往行事让人感动。20171月,重庆知青李长寿等来沪举办《在命运的搏击中突围》首发式,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为此搭台,组织演讲、签售。我对当年抗争回家参加北上请愿的“知青英雄”,一直心存敬佩,现场购买了二十多本书,以示对他们的支持。由于估计不足,带去的小拉杆箱不够放,一部分只得压在箱子上面。正愁如何拉回家,坐在我边上的修晓林从包里摸出一根绳,并帮我捆扎好,“雪中送炭”令我好感动。渐渐地,我们发现他的这些“小动作”已成习惯,他的书包里有绳子、食品袋、包装袋……堪称“百宝箱”,在你需要时随时能提供给你,就好像事先有准备的。有一次,我们聚会完回家在地铁上,只听“呯”的一声响,循声而去,见是S老师的保暖杯摔地上了,水流一地。就在我们议论纷纷之时,修晓林已经递上了自己擦汗的毛巾,让S老师先擦干身上的烫水。对比之下,我感到了自己的逊色。这类“小事”,举不胜举。

    那年中央电视台春晚播放了湖南省凤凰县的希望小学情况,修晓林立即与该校直接联系上,默默无闻地赞助了几十年。今年疫情中,学校封闭半年之久,终于在酷暑之后等到开学的日子,修晓林又及时汇去了几千元,作为开学的贺礼。每年春节,他除了汇款,还为学生寄去点心、文具用品等,并细心地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当看到学生们收到礼物的快乐笑脸,他比什么都高兴。

    20085月汶川特大地震,他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一定能有重量级作品诞生。在上海,他积极电话联系四川作家郁小萍、金平(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李鸣生等,首先牵挂着地震灾区作家们的安危,每天每时保持联系。郁小萍特别感动,想不到一位二十多年前与之有过工作联系的上海文艺编辑,会在危难时刻关心她。当修晓林拨通李鸣生的手机时,满耳都是嘈杂的汽车、吊车、推土机和人们高声呼喊的声音,“鸣生,你一定能写出关于抗震救灾的优秀作品!加紧采访,保重身体!”“晓林,我就站在地震废墟上。我一定写出好的作品。你等着吧!”修晓林还亲自赶到地震灾区组稿,并向灾区捐献了一个月的工资。201010月,长篇纪实文学《震中在人心》(李鸣生著)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类榜首。这里凝结着修晓林的一片真情和心血。

    他的许多关键之举,让人念念不忘。修晓林从事编辑工作三十年,练就深厚的职业功底,加之为人真诚谦和、说话让人愉悦,在出版界享有很好的口碑。都说“文人相轻”,在文人扎堆的出版社,修晓林当年却以高票当选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直至退休后,许多文友还时常想念他,尤其是得到过他帮助的人。在20168月《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新书首发式上,我再次见到诗人金瑜老师。他拉着行李箱直接从机场赶来,说这本书里有一篇是写他的。当年,金瑜老师在上海某大型企业工作,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创收”作过贡献。后来,修晓林将得到的这笔“组稿费”全部转给了作家金瑜。20年后金瑜说:“当时这笔钱应该归你,你不说我也不知道的,晓林,你真是一个好人!”提起晓林,但凡熟悉他的人都一致以“好人”相称。只要有文友请他帮忙改稿或编辑的,他总是尽力而为,不图回报。

    2018年,我在修晓林的全程指导下,执行主编了《故园新陆邨》、出版了散文集《情满青山》。他将朋友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细致到每个标点的应用、每个句子的表述、每篇文章的提炼和取舍,让我对他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同年,他还帮助知青好友诸炳兴出版了两本书——《版纳记事》和《多彩生命》。他以职业的敏锐眼光,发现诸的一百多篇文稿内容丰富,记载了知青年代的故事,非常有史料价值。为帮助诸的文稿修改,他夜以继日,整整一周不修边幅,“蓄胡明志”,留下佳话。看到密密麻麻写满修改意见的文稿,诸炳兴的夫人竟感动得流下眼泪。如今,我们总念念不忘修晓林对我们的帮助,有幸此生能结识到这样一位良师益友。

    其实,修晓林的形象,也是多重立体的,且有许多的“对立统一”:

    他的人缘极好,却并非八面玲珑、圆滑世故,而是原则性特强。我曾问他,当年他执编《他们的岁月》和《告别夹边沟》的胆识从何而来?新闻出版业,历来是“红线”“高压”地带,尚若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出现政治上的反复,他的编辑生涯就完了。他似乎并没多想,所幸的是,《他们的岁月》于20011月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0年度优秀图书奖、200110月获第14届华东地区优秀文艺图书二等奖。对于责编《告别夹边沟》,他考虑的是,如果我们丧失了对于苦难的集体记忆和关注,那么就会导致人们对于苦难的普遍麻木和善良之心的退化,这就会让人在某种客观条件下,失去对于自身行为的价值判断,或许有些人就会成为新的苦难制造者。作为一名资深文学编辑,修晓林首先思考的是文学的价值与力量,是作家对于社会所应担当的责任和良心。修晓林的父亲修孟千由于敢讲真话而因言获罪,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并被革除了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工作的职位。当年修晓林才上小学一年级,受到父亲的牵连,他从教室的前排座位,被移到了末排,并延长了一年才戴上红领巾,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直到他即将出发去云南边疆“干革命”,才得知自己虽出生在“革命干部”家庭,父亲却有“摘帽右派”的身份。这道烙印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上,融入骨髓里。当上文艺编辑后,他的人生哲学定位是:不作颂圣者,敢于鼓与呼!

    他对学习永远是孜孜以求,在实现了两个“十年”的人生规划,成为成功人士后,迄今仍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充实自己的知识,加厚自己的文学底蕴。每年的书展,都令他兴奋不已,带上水和干粮,在书海里遨游,沉浸在阅读的愉悦里,不知白天已成黑夜。近期,他热衷于收看央视《考古公开课》栏目,有意填补自己这方面的缺项。但他又很好玩,乒乓是他的最爱。在出版界,他是出名的乒乓好手,打球、看球,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只要有球赛看,他可以看得“昏天黑地”。

    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随意的。他衣着随意(除了必要的场合西装革履),双肩包(从未见他拎皮包),休闲鞋。但他对做人的态度,却是认真的。他从小生活在“上只角”的瑞华公寓,与一群天性纯洁的孩子们度过了充满理想、简单纯净、朴实无华的童年。大楼内的不少居民担任过党政重要职务,其中包括多位“文革”前的市、部、局级干部。上海“一月革命”的夺权行动,使瑞华公寓有一多半以上的干部成了“走资派”和修正主义分子。这突如其来的巨变,令年幼的“红二代”们晕头转向,昨日的“自来红”成了今天的狗崽子,昔日的革命大本营(瑞华公寓)变成反革命堡垒。正处世界观形成期的修晓林,无法洞察这一切,凭着切身感受和直觉,他不相信发生在眼前的一切,觉得这该是一场很快就会过去的灾难和噩梦。在这场拷问人性的政治风雨中,修晓林保持了善良的本性,洁身自好。改革开放后,“红二代”们有了优厚的条件和背景,去从事各种经营活动。面对金钱的诱惑,修晓林牢记父辈的告诫,将自己的良心捧在胸前,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良知。风雨过后,尘埃落定,修晓林以自己清白的人生轨迹,践行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坚守了做人的底线。

    他生活随意,却又是美食家(考有三级厨师证),他对美食有鉴别、有挑剔,更多的则是享受。

    触类旁通,修晓林的编审、作家专业功底,同样运用在各项兴趣爱好上。他兴趣广泛,曾代表出版界参加吉他弹奏比赛;他喜欢唱歌,音律精准,但我总觉得他是在“唱词”,但凡他爱唱的歌,词作都特别美,一曲终罢,仍陶醉于酒一般的词意里,难以自拔。他经常向朋友们奉上他新学的歌,将喜唱的新歌打印出来,揣在兜里,利用走路、坐地铁的时间,反复练唱,还不断对比原唱找差距。他喜欢跳舞,是欣赏别人跳舞,且有专业的评判水平,兴致高潮,他会踏着永远不变的“迪斯科”舞步、双臂高举过头,伸出食指,交替左摇右晃,自创自乐,令人忍俊不禁!他打球,无论比赛还是练习,都请人录下视频,然后反复琢磨,往往一个弧圈球,要对着镜子练上几十遍、几百遍,经年累月,以致他的右手掌比左手掌大出了许多。

    他在阅读和思考问题时,脸部表情是极严肃的,不苟言笑。而一旦玩起来,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人了。我们在一起卡拉OK,他会事先准备一些道具,黏上白胡子(药棉)、额头扎上头巾,配合歌唱者作拉纤(《伏尔加船夫曲》)、伴舞,令我们捧腹大笑!有一次,著名作家王晓玉也来参加我们的娱乐活动,见到修晓林的表演,瞠目结舌,大跌眼镜——晓林还会这一套?

    说话让人愉悦,需要足够的学养;行事让人感动,需要高尚的品格;做人让人欣赏,需要长期的考验。这些,就是“晓林”被人喜爱的所在。

    写于202010月国庆中秋

    (作者为赴云南上海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