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那几年的饿 ,不能忘

    2021年 01月 07日
    来源:《知青时代》报 作者:张广昆 点击:
    记得是60年代初吧,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缺粮少顿,总觉得吃不饱。那时,我10多岁,一些事情,已经有记忆了。 那段记忆,压缩成一个字:饿。周围的人,脸色灰呛呛的,个个都像饿死鬼托生的,见到食物,眼睛会发光。那个时候,每个人的粮食供应是有定量的。一

    记得是60年代初吧,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缺粮少顿,总觉得吃不饱。那时,我10多岁,一些事情,已经有记忆了。

    那段记忆,压缩成一个字:饿。周围的人,脸色灰呛呛的,个个都像饿死鬼托生的,见到食物,眼睛会发光。那个时候,每个人的粮食供应是有定量的。一个月,我家粮本上可以有多少斤口粮进项呢,记不清了,反正不够吃。家里兄弟姐妹五个,我是老大,正是嗷嗷叫、要吃饭的档口。这还不算,老家没户口的爷爷、奶奶,还有姑姑,也都投奔过来,住在我家。三代人挤在一起,一个热气腾腾的大家庭,吃起饭来盆碗叮当。每个月一到20几号,全家就开始吃“流食”了,粥是按粒儿跑的,稀里哗啦,总算有的喝。到了月末几天,牙齿很难碰到米粒儿。这个节骨眼儿,各种招式都冒出来了。玉米秸、高粱秸加工成的代食品,榆树钱儿,甜菜缨子⋯⋯都是填充肚皮的好嚼货。想想当时的我,饿得不行,实在挺不下去了,无师自通地想出一个既无奈又无赖的招数。每逢月末两、三天,我都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跟老师请假,然后,从俱乐部后台钻进去看电影。电影重复放,有时还会换片子,实在是好去处。看电影不用动,老实坐着就行。专注、兴奋,会忘了饿,也能省些体力。趁着这种机会,我看了许多影片,记住了不少情节和台词。课后还经常炫耀,给同学讲电影故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记得那时,我有个绰号,同学们叫我“瘦子”,我觉得挺相当的。事实上,我就没看到过身边有谁是胖子。只记得一个胖子,是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里的大胖子关宏达。一直到上初中,我也没胖起来,还是“瘦子”。现在倒胖了,“三高”也上身了;想瘦回去,怎么少吃也瘦不下去。你看,该长肉的时候瘦,想瘦的时候又虚长了许多肉,拧着来。

    挨饿是经历。挨过饿才知道什么叫吃饱了撑的。有饭吃了,吃饱了,吃好了,开始给自己、给别人找麻烦了。挑这个,挑那个;嫌这个,嫌那个;跟这个比,跟那个比;总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好对待。饭辙不用找了,开始踅摸其它辙了。辙,多了去了,哪儿找得完。越想辙,越没辙,欲望填不饱,急得抓耳挠腮,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现在想想,大势面前,即便吃饱了,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好饭辙。前些年,我们常喊,“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现在的劲头,好像又要绷起粮食这根弦、要算粮食账了。吃饱了,不能撑昏头;吃饱了也要想饭辙,想万一有一天吃不饱的辙。民以食为天,有口粮才能干大事,吃是头等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