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粮仓是怎样建成的

    ——读大型纪事文集《向荒原进军》

    2020年 01月 19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魏雪亮 点击:
    6 月 18 日,在北京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了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向荒原进军》一书的出版发行大会,从这天起,此书在全国正式公开发行。十多天后,荒友傅和林给我送来了一本。 这本文集讲述上个世纪 70 年代,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二十七团四营(开荒

        618日,在北京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了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向荒原进军》一书的出版发行大会,从这天起,此书在全国正式公开发行。十多天后,荒友傅和林给我送来了一本。

        这本文集讲述上个世纪70年代,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二十七团四营(开荒营)进军三江平原大开荒的纪事,作者多是当年的知青,与我同一个农场(团)的战友,有的还是曾经吃一锅饭同一连队的伙伴,他们所记录的那些往事,很多也是我们一起共同的经历。

        文集开篇,主编周涵达的《627团(勤得利农场)开荒营的军垦轨迹》-文,高屋建瓴,是全书的总纲。在书末,策划、编委王润培的《后记一一(向荒原进军)编撰始末》,则把本书从萌生想法、策划运作、组织实施及具体操作的整个孕育及问世的过程都写出来告诉我们了。这一头一尾两篇文章,在阅读浏览全书之前,应该先认真仔细拜读。

        打开北大荒的开发史,从历史深处步步走来,原来北大荒的开发有着很多的历史陈迹。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北起黑龙江中国侧河谷,中间是完达山,南部则是兴凯湖平原和乌苏里江河谷。沿着松花江上溯,这片沼泽区则一直蔓延到了佳木斯以西的松花江河谷。世界上大规模的黑土地共有三块:乌克兰平原、美国中部加拿大南部和中国东北。这几块黑土地的成因略有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极其肥沃的宜耕土地。东北北大荒和这些同类土地相比,黑土地层更厚,部分地区能达到1米多。因此,北大荒的这块黑土地,理所当然地吸引着各个时期的为政者,他们都有一个垦荒建粮仓的美好的梦。清末黑龙江将军程德全曾采购了价值2. 25万两白银的现代化农机,在讷漠尔河南段开荒。清朝被推翻后的北洋时期,虽然军阀混战,但东北的张氏(张作霖)集团仍试图开发北大荒,为奉系南下提供粮草补给。“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垂涎这块肥肉,1934年,日本拓务省拟定了《满洲开拓政策基本纲要》,要把黑土地变成日本的粮食中心。但是,无论是满清政府,张氏军阀集团,还是日本侵略者,都在这块充满诱惑但自然条件无比险恶的黑土地面前退却了,失败了。

        历史和事实已经证明,北大荒这块黑土地,只有在新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开发完成。当然,开荒开发的过程也是反复曲折的,是经过了几代垦荒人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和不计牺牲,才完成了从荒原到粮仓的宏伟夙愿。

        文集的作者们无一例外都是当年进军荒原、参与开荒的亲历者,他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出发,回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那段难忘历史,全方位、全景式地描述了开荒开发浓江河鸭绿河流域(浓江河北岸至鸭绿河南岸约130万亩沼泽无人区)的艰苦历程。

        北大荒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寒冷风雪,零下30C40℃的气温,是冬天人们劳作的最大敌人;夏天,沼泽遍地的北大荒又变成了蚊虫、夏蠓和小咬的天堂,给人们生活和劳作带来了无穷的痛苦和烦恼。因为是沼泽地,冬天进驻是理想的季节,于是本书的作者们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冒着风雪进入荒原和与寒冷抗争的故事文字。天津知青、荒友魏国志《暴风雪挺进浓江河纪实》-文就很典型,它详细生动地描述了19712月开车运送人员物资进驻开荒营的经历。风雪之大、寒冷之极、饥饿之威胁、路途之艰辛,在魏国志的笔下完全是一次生死经历,读来让人惊心动魄。类似文章和文字,文集有太多的篇幅,这些回忆记叙情节曲折,多姿多彩,各具特色。

        北京知青、荒友廖烨《寄往荒原深处》-文,文字生动有趣,还有点儿诙谐,文章很耐读。该文虽然记述的都是“小事”,甚至还是些琐事,但是因为都是作者的亲历,娓娓道来,讲故事一般,很对人胃口。头一天出工的记忆、早晨起床大雪堵住了门、在北大荒学会了抽烟和喝酒、拉小提琴练习曲《开塞》、听苏联和日本电台、学外语、伐木时在雪地里架火烤糖饼、逮猪杀驴、驯牛拉爬犁、夜班偷开拖拉机等等,如同电影或电视剧的分镜头,一个个、一幕幕地铺开展现,引人入胜。看到片尾的作者简介,明白了,原来廖烨曾是“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编导,客座教授,中科院研究生院特邀研究员”,写分镜头剧本是编导的强项,作者用写影视剧分镜头剧本的手法和技巧来写回忆文章,难怪如此熟门熟路,颇显功力。风轻云淡之间似的文字,信手拈来,一下抓住了读着的心。当我读到《寄往荒原深处》第十一节节尾的这段文字“……好遥远的回忆。亲爱的朋友,你们现如今都在哪儿,过得怎样?是在人间还是天堂?十分挂念”,顿时叩震心扉,这是当年的垦荒者发出的“寄往荒原深处”的问候和怀念。

        文集有较多的篇幅和文字,用来缅怀开荒营的领军人张英,除了专门设置的回忆张英的第七篇的十多篇文章,其他各章节及文章中也有不少的文字。读罢这些文章,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当年27团(勤得利农场)赫赫有名的开荒营营长张英,好像就是“天生”为开发开荒浓江鸭绿河流域而登场演出的主角。

        张英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多次立功,1958年随十万官兵转业到北大荒。他在任开荒营营长之前曾经在农场多个连队工作任职,1969年冬,由他任连长开荒组建17连,他的开荒生涯从此开启。在17连,他带领主要是知青的全连战士,不到一年开荒1.6万亩,打粮700多吨,盖起来了全团有名的四大建筑,即大食堂、大晒麦场、大晒麦棚和大宿舍。如果说张英在17连短短约两年时间取得的成绩可喜可贺,那么他在开荒营的开荒开发成功,业绩堪称辉煌。以后的实践证明,在17连张英只是小试牛刀,是开发荒原的小范围预演和铺垫,在浓江河北岸和鸭绿河南岸这片广袤的黑土地,才是属于张英和他的战友们挥洒驰骋的大舞台和大战场。如今,当年被勤得利人称为开荒营的274营,现在已经是一个独立的现代化的大型谷物农场    浓江农场。那么,除了在回忆录和农场场史中要记录下张英们的历史功绩外,在浓江农场的黑土地上应该树立两尊塑像,一尊是开荒营首任营长张英,一尊是开荒营战士们向荒原进军的群体,让子孙后代们永世铭记和敬仰。因为,作为把荒原变成粮仓的先驱的张英,以及和他的战友们作出的历史功绩,给予再高的评价也都不为过。

        历史已经证明,“开荒营”在三江平原上的开荒开发成功,为更大规模的现代化农场集群的建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向荒原进军》-书堪称一部里程碑式的创业史,里面记录的那些人和事,那些艰辛和困苦,那些付出和奋斗,那些业绩和功勋,是打造中国饭碗的记忆收藏,是创建中国大粮仓的不朽传奇,是“粮仓是怎样建成的”的精彩诠释,是大荒黑土巨变的历史回声!

    (作者原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7团一营十三连上海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