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我的学生哥们(之一)

    2019年 02月 10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暮耕老牛 点击:
    唐代大文豪韩愈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传授与接受、解惑与获解的关系;中国的传统说法则更为直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如同父子。但我的学生却不这样看我与他们之间的关系。 2008 年因重返黑土地,得以在齐齐哈尔

    唐代大文豪韩愈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传授与接受、解惑与获解的关系;中国的传统说法则更为直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如同父子。但我的学生却不这样看我与他们之间的关系。2008年因重返黑土地,得以在齐齐哈尔与分别了二十七年的学生见了面。聚会席上,由申同学讲了如下的话:“那时我们感觉林老师和我们之间不像是师生关系,倒像是个哥们。”这席话一下子把我拉回了二十多年前。

    接他们这个班已经是我从师范毕业后接的第四个班了。197688日我从齐齐哈尔师范学校毕业,来到了齐齐哈尔车辆厂二中,当年就接了第一个班级。期间,“四人帮”倒台,文革结束,百废待兴,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学校的重视下,开了好几节公开课、观摹课、研究课,使我这个半路出家、只在文革的特殊时期读了两年师范的老师初步找到了教学的大门。教到初二,因车辆厂教育调整,优秀学生都集中到一中去了,我留在二中接了余下的学生,一个初三的班级。期中后,通过考试,又重新组班,于是我又接了第三个班级。刚送走这个初三班级,厂内教育系统又再次调整:高中都集中到一中,一中原有的初中重点班一分为二,我们二中和三中各分到两个班级。学校就把其中的一个班级交给了我,也即由申他们这个班。

    那时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行各业已经开始走上正轨,教育正呈现出蓬蓬勃勃的景象,高考已经恢复几年,学校的多项工作正在向理想的方面发展,而且远没有现在这般功利。接班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家访。也许科技发展了,现在的许多老师都不愿去家访。其实,家访是开展教育的极好的形式,我在家访中了解到了许多学生的真实情况,更重要的是与家长建立了真正的友谊,为进一步的开展教育工作取得了有力的保障。

    我一直认为,教育中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起决定因素作用的还是非智力因素。因此我利用自己是班主任的条件,组织学生参加文艺体育活动。记得那时刚刚进入八十年代,一曲《年青的朋友来相会》正唱响大江南北。我就利用周会课时间教同学们唱这首歌:“年青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晚风轻轻吹……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会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多明媚……”唱得大家热血沸腾,豪情万丈,激发出了多少学习的热情。每到运动会,我就带领学生们积极锻练,每次比赛,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年级前茅。我还要求学生天天要练钢笔字,字是人的脸,必须洗干净了才出门。为了鼓励他们,我们常将学生的作品展览出来,发给一些小小的奖品。记得那时狄欣的字总是最好的,常常受到表扬和同学们的仰慕。我还利用星期天组织大家出去游玩,那次去龙沙公园,我还用我的“三脚猫”技术给学生们照了相,留下了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光。

    但学生还是要“以学为主”的,如果成绩不好,是难以得到别人认可的。我的方法是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加强备课,注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抓好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我开过许多公开课,参加工厂教育系统内的教学比赛,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课堂上我充分利用自己具有的一点美术基础,让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化;虽然作为一个南方人普通话并不好,我也坚持尽可能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味文字之美;坚持作文教学的改革探索,让学生变对写作的恐惧而为喜爱……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班级在历次的考试中总能排在同系统年级的第一,不仅得到了学校的认同,更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同。(1983年我回到南方,学生们来信告诉我,这批学生在后来的高考中,考上本科人数是当初四个重点班中最多的。)

    二十五前,我因两地生活而调回南方了,记得那天“机灵鬼”孟艳春是从课堂上跑出来送我的。回到南方,他们也不断来信告诉他们的学生生活情况,孟艳春告诉我大学毕业后分在齐齐哈尔市环保局了,王辉则告诉我高中毕业后没能继续深造,分在车辆厂了。“假小子”牟德君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学校要在秦皇岛建分校,她的男朋友决定去分校,她来信问我怎么办。我给她作了多方的分析,认为应该随男朋友南下。她听从了我的意见,现在是燕山大学(东重分校后改名燕山大学)的副教授,博士生。“淘气鬼”程文华考上上海交大后给我寄来了明信片……他们真的把我当成了“哥们”。

    由于各自都忙,而且他们也陆续成了家,我和他们渐渐失去了联系。我也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回过一次齐齐哈尔,去见过当年的同事,但却未能与学生们联系上。本以为师生之间就此错过了,不料十三年前的一天我正在市里参加市教研室的会议,突然收到了一条短信,打开一看,竟然是牟德君的。原来她在网上查到了我们学校的网页,查到了我的“暮耕集”博客,通过学校知道了我的手机号。这真是欣喜万分的事。于是就有了孟艳春的消息,有了这一次的聚会。

    徐佳颖来了,他是当年的班长,现在是铸铁公司的经理了,还是这样的能干;张志华来了,还是这般稳重,他现在负责国税局一个区的工作,责任重大;那个称我为“哥们”的由申则是区地税局的负责人;李铁柱正如他的名字,曾在市检察院工作,听说他自学考了律师证,手下有好几个律师事务所;程文华带着夫人女儿从上海赶了过来,他也好多年未回齐市了,还是那样黑高黑高的,只是人胖了一点;依1日略带点腼腆的张立军是从哈尔滨赶来的,他现在在哈尔滨二院干部病房做主持大夫;漂亮的刘丽萍在市教学研究院当化学研究员;当然还有如我一般当老师的,也有自食其力当个体工商户的……他们中有的孩子已经念大学了,有的孩子刚完中考,最小的如程文华的孩子也读小学了,都已经历了生活的磨砺。

    回忆当年的学生生活,大家都感慨万分,还是孟艳春总结得好:“那时才叫素质教育呢。那时商老师(我的前任)虽然对我们很凶,但他逼我们出去跑步,不是为了我们好吗?”这是经过了生活洗礼的人才会有的真切体会!张立军则回忆起了当年我们唱《年青的朋友来相会》的情景:“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是啊,二十多年后,我们再次相会了,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明媚!虽然岁月在我们的脸上刻下了抹不去的皱纹,但更抹不去的是我们心头留下了哥们情。它滋润并丰富了我的百味人生。

    祝福你们,我的学生哥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