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知青情缘

    2019年 02月 10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李宝珍 点击:
    自题: 蹉跎岁月中那份有缘无分的爱 恋,注定要留下终生的遗憾。 步入花甲之年的我,再谈起知青情缘这样的话题,似乎有些荒唐。然而,当你面对那个真实而又非常感人的故事时,知青情缘这个既亲切而又十分沉重的话题,就再也无法回避了。是啊,上世纪六十年代

    自题:

    蹉跎岁月中那份有缘无分的爱

    恋,注定要留下终生的遗憾。

     

    步入花甲之年的我,再谈起知青情缘这样的话题,似乎有些荒唐。然而,当你面对那个真实而又非常感人的故事时,知青情缘这个既亲切而又十分沉重的话题,就再也无法回避了。是啊,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整整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就称其为知青年代吧,在那个知青年代里,知青部落遍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一群群十七八岁、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聚集在知青部落里,接受着当地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战天斗地,不畏艰险,应该说,他们为中国的农业建设事业立下过汗马功劳,功不可没。

    然而,当年他们正值青春年少,爱恋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上苍赋予每个人的权力,谁都无法剥夺,也无可厚非。尽管在下乡的头几年,各级领导都在“谆谆教导”知青不准谈恋爱,但在人的本能的驱使下,这些青年学生还是无法抗拒的爱恋着。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四十年后再回首,当我们重新体味人生的时候,才发现当年的爱恋并非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而是有成功与幸福的,也有失败和痛苦的,更多的却是遗憾。

    19991124日,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是牡丹江这座北方小城入冬以来降的第一场大雪。雪后,天空晴朗,阳光照射着洁白晶莹的大地,空气是那样新鲜,是啊,莫非上苍也知晓,今天我们要迎接几位当年的亲密战友,今天的来自远方的客人。

    在牡丹江满东涮烤店的二楼雅间里,团团坐着七个人,四十年前他们是同一个知青部落的成员:倪、蒋来自上海,王来自北京,白来自哈市,陈、刘和我来自牡市。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聚会。还记得聚会的前一天晚上,电话里传来蒋的声音:“宝珍,王他们来了。”并要求我一定要去参加聚会。从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无法平静下来:黑土地,北大荒,第二故乡,知青部落,兵团战友……这一切都清晰得如同一面镜子,那么亲切,那么难忘,那么令人向往。

    我们七个人怎么会聚在一起,这就要从那个真实而又非常感人的故事讲起。王与白原本是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侣,知青大返城时,王重又回到北京,而白只能回到哈市,两人天各一方。因为两地问题受到父母的干预,这对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留下终生的遗憾。后来,尽管他们分别成了家,生活也很平静、幸福,但他们曾经有过的过去是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都说“时光如水,能够渐渐把一切冲淡,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甜的不再甜,苦的不再苦。”唯有真爱永远不会被时光冲淡,不是吗?二十多年过去了,王仍然思念着白,她有一个梦想:再见他一面,再去当年的知青部落看看。她企盼着,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倪由上海出差来北京,王向倪谈了自己的想法,恰巧倪与白有生意上的来往,倪满口答应会帮她圆这个梦,就这样,他们一行三人,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踏上北往的列车,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知青部落8511农场。

    回返途中路经牡丹江,他们特意来看望当年的排长陈夫妇俩,这就有了“满东涮烤店”的知青聚会。

    这个看似平常的爱情故事,也并非感人,但如果你涉身处地的试想一下,它的感人之处,就在于“理解”两个字,重诉二十多年前的这段真情,王的勇气令人钦佩,而她的想法与梦想,能够得到丈夫的理解与支持,才令人感动。还有白的爱人,她在了解他们的过去的情况下,仍以真诚的态度给与理解,并能够热情地款待他们,更加令人敬佩。

    公开二十多年前的这段真情,这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令人费解,而对于我们从黑土地上走过来的人讲,就不难理解,而且倍感亲切,倍受感动。是啊,只有我们才能够体谅、理解他们是多么珍惜知青部落那段永远不能忘怀的纯真友情和那份恋情啊。

    这次聚会,在座的七个人来自四座城市,不容易啊,或许今生只有这一次,相信在座的每个人都会十分珍惜这次聚会。知青部落那段漫长难忘的艰苦岁月,那一段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兵团战友间的纯真友情,还有那种种的遗憾。这一切都深深地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泣不成声,时而妙语连篇,时而默默不语。是啊,欢乐与幸福,思念与忧伤交织在一起,我们又回到了知青年代,回到了知青部落,回到了可爱的第二故乡。

    这次聚会,陈夫妇俩真是用心良苦,叫了满满一桌子各种各样的涮烤材料,而在座的每个人都是那样激动不己,菜没吃多少,酒却没少喝。

    有人说:“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而知青间的爱恋更加值得回味,成功者是幸福者。是的,十几年艰苦岁月的摸爬滚打,共同的革命理想与信仰,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近乎相同的年龄,相同的文化素质,相同的人生经历和相同的兴趣爱好,是他们坚实牢固的感情基础,他们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同甘共苦,他们十分珍惜在那漫长的艰苦岁月中建立起来的真挚感情,在座的陈、蒋就是幸福的一对,知青大返城时,蒋放弃回上海的机遇,随同丈夫来牡丹江这座小城安家,对于一个自幼生长在上海这座大城市的她来讲,真是令人佩服,她依然放弃上海优越的生活环境,远离父母家人,随丈夫生活在牡丹江这座无法与上海相比的小城市,割舍不去的正是那段艰苦岁月中建立起来的纯真友情与恋情。他们有一双可爱的儿女,都是大学毕业生,有着各自的事业和工作。夫妻两人做着规模不小的钢材生意,应该说,他们事业有成,生活幸福。是的,他们的成功与幸福都写在脸上,真的令人羡慕。而没有终成眷属的,也同样会获得幸福,就如王和白一一有家人的理解,有藏在心底的那份爱,难道不也是幸福吗?

    知青情缘是个永远也谈不完的话题,三四十年前的故事,似乎已经很久远,但对我们来讲,仿佛就在昨天,那么清晰,那么亲切,不能让你忘怀。蒋这样说:“这些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足以为《孽债》写一部续集。”而只读了六年半书的我,文化基础太差,更没有写作功底,期待着第二个“梁晓声’的出现,更希望孽债续集-《知青情缘》早日与我们见面。

    (作者系下乡到黑龙江8511农场的牡丹江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