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当前位置:首页 > 知青史料 > 文字 > 回忆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一份血书的故事

    2019年 01月 15日
    来源:知青老照片故事 作者:刘宏海 点击:
    血书表决心1968年 有人说,知青的激情是红色的。这话没错,与共和国同年岁的人生活在红色的年代里,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已成习惯,对毛主席的指示和共产党的决策不可能有丝毫的怀疑,其忠心一点都不比前辈们差。在上山下乡这件事

    血书表决心  1968年


    有人说,知青的激情是红色的。这话没错,与共和国同年岁的人生活在红色的年代里,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已成习惯,对毛主席的指示和共产党的决策不可能有丝毫的怀疑,其忠心一点都不比前辈们差。在上山下乡这件事上,虽然大多数人对“一锅端”的做法持有不同看法,但又无不认同这个“反修防修”“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方向”。特别是,中苏关系剑拔弩张之时,为了争取奔赴黑龙江“反修前线”而刺破手指写血书表决心的大有人在。选此照为例,说说他们的故事。

    1968年6月18日,毛主席圈阅批准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中央文革小组《关于建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7月,招募兵团战士的工作在北京、上海等地全面展开。

    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无数青年学子激情昂扬,上海市北中学的校园里也掀起了争相报名的热潮。应届毕业生打出了“坚决到黑龙江去干革命”的标语,一些原本打算去新疆支边和江西务农的同学也转而要求去黑龙江屯垦戍边,甚至有的同学还组成了“务农志疆战斗队”等。 一时间,被大字报覆盖的校园里,一改紧张压抑的氛围,变得充满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迈气概。

    按区里“毕工办”和学校“毕工组”的安排,第一批去黑龙江兵团的都是66届毕业生,这个安排把同样两年没有读书,却已经毕业了的67、68届同学挡在了招募范围之外,引起了这些同学的强烈不满。他们天天找“毕工组”老师,找区“毕工办”干部,还游说驻校“工宣队”的支持,真是用心良苦,令人感动。但是区里的规定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同学们的愿望还是没有得到批准。

    怎么办?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认定了去黑龙江反修前线这条道,就像前辈们奔赴抗日前线和抗美援朝前线一样坚决,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为了获得批准,同学们的请愿升级了,有的人开始写了血书交到学校和区革委会,不断地跑到兵团招募组驻地去表达心愿。

    7月24日,市北中学的二十多名同学再次相约聚集到区革会接待室,同学们重复着自己的决心,接待的干部依然耐心地重复着解释的话,似乎进入了一个焦灼的死胡同。此时,有同学提出,大家一起写一张大大的血书来表达共同的决心,同学们一致赞同,说干就干。那年月,物资紧张,唯有写大字报的纸随处都有,马上有同学拿来了大张的白纸。胡似同学毫不犹豫地用小刀割破手指,第一个用殷红的鲜血写下了“以实际行动”五个大字,随后沈永华、黄增槐、王兵、杜群、阮经辉、徐佩莉、叶萍珍、徐汉夫、洪卓如、朱放、邬慧莉、钱惠森、冯玉山、顾福生、叶蔚明、徐雅珠、李雅珠、陈蓉、倪立群、王通忠、金滨来等在场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地划破手指续写了自己的誓言。  

    “……红心向太阳,热血融寒疆,壮志化宏图,定赴黑龙江。挥血向党表决心,最最最最最最坚决要求第一批赴黑龙江干一辈子革命……”,同学们郑重地把这份汇集了二十二名同学鲜血的“决心书” 送到黑龙江兵团招募组。北大荒人本就是十分豪爽的性情中人,看到青年学生有这么坚定的决心,被深深地感动了,不无感慨地说:“市北中学真有一批热血青年!”8月1日建军节那天,这些同学和其他有同样要求的同学共四十一人如愿以偿地收到了“下乡通知书”,成为第一批到黑龙江的兵团战士。

    8月11日他们在上海老北站告别亲人,登上专列驶向北大荒,成为黑龙江兵团37团的知青战士。这张照片就是当时离开上海的情景,照片上有叶蔚明、邬慧莉、徐雅珠、朱放、倪立群等同学。

    这份血书一直保存至今,成了那段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