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打糕

    2018年 11月 17日
    来源:《知青时代》报 作者:郭裕堃 点击:
    年纪越大越把重阳节当回事,吃着重阳糕,脑子里就想起了年轻时在朝鲜族小山村吃过的打糕。 四十九年前插队落户存一个朝鲜族的小山村,和朝鲜族村民生活在一起。朝鲜族的传统美食不少,有的美食我不仅爱吃,而且打心眼里喜欢,比如朝鲜族打糕。 顾名思义,打

    年纪越大越把重阳节当回事,吃着重阳糕,脑子里就想起了年轻时在朝鲜族小山村吃过的打糕。

        四十九年前插队落户存一个朝鲜族的小山村,和朝鲜族村民生活在一起。朝鲜族的传统美食不少,有的美食我不仅爱吃,而且打心眼里喜欢,比如朝鲜族打糕。

        顾名思义,打糕是打出来的,原料是糯米,如果没有糯米也可以用糯性的糜子。当年,我插队落户的小山村主要是旱地,没有糯米,打糕是用糯性的糜子做的。这种打糕呈金黄色,颜色与黄松糕很接近,闻闻味道还有一种近似于小米的谷香,吃在嘴里软软的、糯糯的。

        第一次尝到打糕的滋味是我们刚到农村的时候。一天,村里的阿兹妈依送来一盘打糕,教我们用小刀蘸水切成小块吃。打糕的滋味和粗粮的滋味完全不同,吃在嘴里不会发干,很细腻,也很柔软,咽下肚的时候毫不费力,有一种丝滑的感觉,口感极佳。朝鲜族人吃打糕的时候一般都会蘸上一层豆面。打糕加豆面,很像北京的小吃“驴打滚”,让人感觉很新奇。

        打糕不仅好吃,而且耐饥。当年的我们处在十七八岁的年龄段,这个时候,吃东西最重要的就是要扛得住饥饿。在这一点上,打糕的优势十分明显。打糕是糯米做的,自然不容易感到饿。

        打糕好吃,却不难做。烧熟的糯米或糜子饭从铁锅里盛出来,放在木槽里,两个小伙子举起大木锤轮番拍打,最后,米粒被完全打碎粘合在一起,打糕就算大功告成了。

        朝鲜族村民不仅都会做打糕,而且还经常做打糕。每逢过节了、家里人过生日了、婚嫁喜事等一切需要庆贺的日子,他们都会做打糕,还要分送一些打糕给亲朋好友,让大家一起分享喜事和好事。我们知青是村里的特殊群体,是重点分享对象,更是重点关心和照顾的对象。一般来说,只要队里有人家做打糕,我们上海知青就有口福,从不拉下,年年如此。

        有一年的中秋节,好多人家一起做打糕,噼里啪啦的拍打声此起彼伏,小山村里一片浓浓的节日喜庆。与村民们的喜庆气氛不同,我们知青的心情不好,  “每逢佳节倍思亲”,集体户里冷冰冰的。就在这个时候,好几家村民一起送来了打糕,村民们带来的喜庆,一下子冲淡了我们低落的情绪。小李翻出了从上海带来的绵白糖,打糕蘸上白糖,糯糯的、甜甜的,不能不让人联想起上海的“条头糕”。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起了南京东路上的“沈大成”、又说起了外滩边上的黄浦江……思路信马由缰、思念绵绵流长。村民们送来的打糕让我们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心情自然好多了。

    平心而论,从美食的角度而言,打糕本身并非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那些天天吃粗粮杂粮日子里,打糕成了难得的一抹亮色,十分难忘。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那艰苦的日子里,村民们送来的打糕实际上承载着朝鲜族村民对我们知青的一片关爱之情,这也是让我常常想起打糕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