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试论知青上山下乡在城乡互动和建设中的作用

    2018年 02月 21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宁志超 毛美芳 点击:
    近年来,作曲家王佑贵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我们这一辈》,唱出了知青一代的悲壮人生和复杂情怀,令无数同龄的亲历者听得热泪盈眶,歌中唱到的“无悔”与“有悔”,曾经是前些年里知青群体反复热议和理论的敏感课题。好在近年来大家对于此争似乎已经不太感兴趣

    近年来,作曲家王佑贵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我们这一辈》,唱出了知青一代的悲壮人生和复杂情怀,令无数同龄的亲历者听得热泪盈眶,歌中唱到的“无悔”与“有悔”,曾经是前些年里知青群体反复热议和理论的敏感课题。好在近年来大家对于此争似乎已经不太感兴趣了,更多的朋友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如何过好今后的余生上来。其实,由于回城以后每个知青的机遇和主客观条件不同、各自的处境大相径庭,因此形成对于“知青运动"的评说不一,这着实可能是因为“存在决定意识”的缘故,完全不必要去强求统一。

    本文想要阐述的是:在充分揭示这场“灾难性的“运动的种种弊端之后,我们还是不要全盘否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它对于城乡互动和建设中曾经客观发生过的积极作用;在理性正视这场运动对于大多数知青个体及家庭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也总不能抹杀知青一代曾经对我们的社会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一、知青上山下乡以城市的先进文化带动和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近50年前,在中国发生的历时十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广大知青来说,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农、牧、林场,以下均简称为农村)的环境之落后、条件之艰苦,那种难以忍受、度日如年的日子,毫无疑问都是一场不堪回首、刻骨铭心的磨难。

    但从另一方面看,广大知青的遭遇、经历和付出,并非都是毫无意义的,并非就是一钱不值的。相反,各地知青在承受和坚持的过程中,同当地老乡一起战天斗地、同甘共苦、确确实实为建设新农村做出了贡献。

    当下乡知青们终于闯过了劳动关之后,大多数就陆续成为了农村的壮劳力。在开山垦荒、打草放牧、种树割胶、修渠挖壕、兴修水利、秋收看场屯垦戍边、等过程中,都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还出现了许多“铁姑娘"和“楞小子"!

    农村的落后明显地表现在教育、卫生等方面。而来自大城市的知青,从小见识较广,接受能力较强,最容易成为当地的教师和“赤脚医生"。许多高中生当了中小学老师,“在母校老师怎么教我的,我就怎么去教学生!"而他们的学生,经过两三年的潜移默化,也会学会某些常人不具备的东西,后来成长为当地的骨干。许多知青当上了“赤脚医生”,热心为病人服务,救死扶伤,有口皆碑,小到“赤脚医生“,大到国家卫生部长,就都是从农村这块天地里走出来的。

    在衣、食、住、行诸方面,知识青年不经意就会把城市尤其像上海大都市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带到了农村。许多开始被当地人“看不惯“的事情,后来首先被老乡的孩子们学会、带到家里,然后又逐步传播开来。可以发现:后来在农村的改革变化中,有过知青的地方,往往会比别处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难怪听说在云南,未定亲的姑娘们都想找上海来的“戴二柄“的“眼镜哥哥"!

    在成千上万下乡知青中,父母亲是高干的毕竟是少数。各地都有不少优秀的知青,完全是凭借着自身的刻苦努力,入了团、入了党、先后成长为当地的生产和工作的骨干,有不少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他们回城以后,许多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而且,在是否经历过上山下乡这点上,不同的干部有着明显的差别。

    所以,无论下乡之时每个知青是被迫无奈的卷入,还是单纯狂热的激情,经过一定时间的农村锻炼,大多数都先后留下了自己踏实、坚毅的脚印。二、艰苦磨练铸就的特殊品格和精神风貌影响了这代人的一生

    艰苦、困难,饥饿、贫乏,危险、恐惧,寂寞、奢望,这些词汇都是正常人们所不欢迎的。但当我们离开农村回到城市以后,却并没有永远地、彻底地离开那片土地。相反地,倒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在那里得到和养成的一些最为重要的东西带回来了,这就是以宝贵青春为代价所换来的人生阅历、特殊品格和精神风貌,它深深地影响着自己的一生。除了少数确属条件太差、无法自拔、仍处困境的知青朋友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过来人的身上,一般都具有以下的一些优点。

    一是自食其力,埋头苦干,勇于奉献。从知青来到农村之时起,生活关就首当其冲。从啥也不会到样样要学会,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咬着牙挺过去。要争工分就得埋头苦干,在农村真的体会到“先苦后乐"的味道。有了这段经历,回城以后,知青们经常会说这样的话:“比起在农村,这些真算不了啥!”所以,吃苦耐劳、勇于奉献,是当过知青的共同特点,它成了我们对工作的基本态度。

    二是身处逆境,心怀抱负,敢于上进。无论下乡前的思想准备是否充分,农村的客观情况都是严峻的考验。身处逆境,总会有人暗下决心,向往未来,把读书当成最好出路,把上大学作为梦寐以求的目标。一旦恢复高考的闸门打开,就出现大批很难想象的奇迹。他们不光是为了离开农村,更是为了补回失去的青春,更是为了叩开成才的大门。就是这批敢于上进的知青,在后来的创业和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一往无前,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弄潮儿。

    三是真诚待人,平和处事,善于合作。知青青年到了农村,虽有多方面的局限,但是就基本面来看,被知青称之为“老乡"和“大娘”、“大爷”的农民和村干部,都曾以朴实的情感和有限的能力,给了知青以各式各样的关心和帮助。这种远离父母的雪中送炭,给予知青的无疑是深深的影响;加上那些战天斗地时的人海战术和通力协作,也就让知青们把真诚待人、平和处事的人际关系带回到了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知青的大多数都是比较善于合作相处的。

    四是患难与共,真情厚谊,甚至是生死相依,终成眷属。患难之中存知己:同住一问屋、共睡一个炕,同喝一缸水、共享一锅饭,同挑一担泥、共修一条渠,同栽一片林、共割一桶胶,同打一地草、共放一群马,同站一班岗、共守一方土……知青之间的同甘共苦,胜过远在天边的生身父母和兄弟姐妹,知青生活的这段经历可以使人懂得最纯洁的真情厚谊!还有不少更进一步的,那就是最终就在农村或者回城以后结成眷属,生儿育女,直到现在子孙缠膝!就大多数来看,知青配对结成的家庭都是比较稳定的;知青“插兄插妹"之间的友谊都是长久不衰的!所以说,知青朋友在这段特殊时期里形成的特殊情谊,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而正因此,各种各样的知青联谊团体己经成为当今社会稳定的一条坚韧纽带。

    其它还可以列举不少,这些都是广大知青身上随处可见的特殊品格和精神风貌。所以,总体上“有失有得“,应该是对知青经历的基本评价。必须强调,在广袤万变的中国农村,差异性是很大的,于是留给每个知青的个体感受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否定一切,历史虚无,无尽责怪和怨天尤人,都是消极的思想方法,对我们是无益的。我们不能把自己所经历的某一个地方的真实情况,去机械地、片面地、无限放大地当成整体的印象。要能够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知青问题,真的需要防止和克服“瞎子摸象"式的思维方法。

    三、“后知青时代“谱写这代人在改革开放历史上的不朽篇章

    当历时十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成为过去时,曾在广阔天地经受锻炼后回到城市的千百万知青,又为从小长大的城市建设发展、还包括为“第二故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

    1、回城顶替,接过父母的传统的班。这场大规模的集体交接班,是在很短时间里发生的,这又可谓历史的一大奇观!已经在农村练就了打铁功夫的年轻人,一下子就变成了车间里的生力军,有的很快就成为技术骨干和基层干部。那个时候,几乎是很少有人看不起知青的。

    2、下岗待业,承受改革的痛苦成本。回城不久,改革开放了。为"摸着石头过河“付出代价的,又是知青这一批人!年龄不饶人了,文凭上不去了,上有老下有小,大批大批地下岗,大部分人承受了这场改革带来的痛苦成本。在上海,一个家庭如果摊上了两个下岗的人,日子真的是很难过的。“抱团取暖”,就是众多知青团体宗旨中的较为普遍的形象提法和具体行动。另一方面,“穷则思变”,后来勇敢地跳出旧体制,下海经商、个体发展、出国拼搏者也确实不在少数,有许多成功人士就是凭着当年的敢拼、敢闯、肯吃苦的那股劲头,一步一步登上了宝塔之尖。这两个方面,就汇成了知青这一特殊群体的苦乐年华之命运交响曲。

    3、刻苦攻读,赶上四化的历史步伐。成功人士是最先觉悟、最早行动的,为了把被文化革命和上山下乡耽误的时光和青春补回来,老三届要补文凭,工农兵(大学生)要“回炉“,唯有读书,补文化、补知识、补技术、补经验,才是成才之道。就这样,许多知青在各行各业陆续成为了技术能手、攻关尖兵、特级教师、科技专家、文学作家、艺术明星、国防卫士、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学科带头人,为每一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了聪明才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迟到的青春,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开了花,在共和国的大地上结了果。

    4、肩负重任,挑起承前启后的担子。当进入承前启后的新时期,无论从社会基层到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知青一代的接班早己成为事实,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履历当中,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比比皆是,连数据统计都显得有点多余了。我们相信,有着同样经历的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的“不忘初心”一定会带领我们实现“中国梦”!

    “后知青时代”,算起来也都有三四十年了。那么,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是:第一,上山下乡十年的知青经历和回城以后三四十年的关系,应该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第二,伴随知青一生当中各种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实际上是既有延续相成的、又有互为转换的;第三,从每个知青个体的主客观条件,其差异就自然会很大,这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了。但凡成功人士,大多数看来并无家庭背景,也非歪门邪道,靠的只有自身的努力,只有对挑战和机遇的正确把握。

    所以,我们在研究知青经历同“后知青时代”的关系时,在研究为什么同样是农村回来的知青,到后来的处境会有天壤之别的时候,在总结回城知青对当地建设和发展所起作用的时候,应该辩证、全面地把握好上述三点。

    还必须提到的另一方面情况是:随时随地可见当年知青,一拨一拨、一次一次地扶老携幼重返“第二故乡”,见老乡、叙旧情、看变化,那是一种割不断的特殊情结。少数成功企业家以捐款、助学、投资、技术支持等各种形式回馈“第二故乡",积极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或者支持帮助特色农副产品进入城市市场,这是一种感恩者的高尚品德和实际行动。这种城乡之间特殊的桥梁纽带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为继续促进城乡互动和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大多数知青都已经陆续退休,进入了老年阶段。令许多人往往难以理解的是:大多数的老知青们,似乎都已经忘却了曾经的痛苦和磨难,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疾病,忘记了子女和孙辈的拖累,他(她)们就是喜欢知青相聚: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唱不尽的歌,干不净的酒……他们又似乎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以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游、老有所乐……曾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我们,正在体味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情画意,续写着健康快乐、绚丽多彩的人生晚年,跟唱着王佑贵的歌:“我们这一辈,真正地尝到了做人的滋味一一人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