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衣着上的察哈彦

    2018年 01月 14日
    来源:《知青时代》报 作者:陆亚平 点击:
    穿着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亦是时代的印记。鲁迅在其小说《孔乙己》中有这样的描写:在咸亨酒店柜外站着喝酒者多是短衣帮。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文革”中有一幅名画《毛主席去

    穿着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亦是时代的印记。鲁迅在其小说《孔乙己》中有这样的描写:在咸亨酒店柜外站着喝酒者多是短衣帮。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文革”中有一幅名画《毛主席去安源》,风尘仆仆行走在山路的毛泽东,就是一袭长衫。由此可见,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长衫是中国识字阶层的标配衣着之一。而陈独秀、胡适等的标配服饰却是西服洋装。青年鲁迅曾穿过西服,进入中年之后一直穿长衫。民国国父孙中山发明的中山装在中国流行了大半个世纪。1966年夏上海破四旧时,三包一尖(包头、包屁股、包裤管、尖头皮鞋),就成为红卫兵破除的对象。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首次接见红卫兵。他身着的六五式军装立刻成为全国青年最最热捧的时装。当年赴黑龙江的知青,不论是兵团、农场还是插队,每人都凭票配给一套准军装:皮帽、棉大衣、棉袄、棉裤、棉手套、棉胶鞋(好像还有毡袜)。

    知青当年在察哈彦的穿着,也很有一番说道。军装是他们首选的标配服饰。头上的软军帽却有人把它整成大盖帽的样式。上身内里是海魂衫,海魂衫外面为的确良白衬衫,然后才是军装且大多为四兜。衬衫和军装的领扣一般不扣,这样才能露出海魂衫。下面是军裤,脚上要么是解放鞋,要么是灯芯绒塑料底布鞋,要么是回力高帮球鞋,若穿上高筒胶鞋远看则和皮靴无异。再配上军用挎包那就齐全了。这身行头是当年最酷的装束!我记得曾胜利就是这么穿的。还有一种标配则是军装换成了中山装,若是涤卡则更好。但要把上述装束全部备齐是不容易的,所以军帽就成了抢手货,那时能拥有一顶军帽是多么的荣耀!小个的贺小林因为送了大个的李振生一顶军帽,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除了军帽,鸭舌帽也是当年知青的最爱。曲光辉的那顶鸭舌帽就从不离脑袋。女生的穿着除了军装就是列宁装(离开上海的火车上,五十一中学的女生就是清一色的军装)。当年的上海,某些女孩子也穿中山装,但比较紧身,下面则是同样紧身的黑长裤。这类女孩大多被称作“lasai”(那时大凡敢于暴露女性线条的女孩都被称作lasai),察哈彦是没有的。但我曾看见其他社队的女知青穿过。下乡后期,部分女生有穿花棉袄的。

    还有一种标配则是运动系列,小翻领线衫、线裤(线裤则要露出罩裤裤腿)、大翻领球衣,再就是中山装,领扣照例是不扣的。脚下必是回力高帮球鞋,还有就是马桶包。着这种穿戴者一般身体都比较健硕,为人比较“嗨崴”。除了军装、中山装和运动系列,还有休闲系列。所谓休闲系列其实就是上海衫(两用衫)和夹克衫。这种服饰较少政治色彩却具浓厚的上海特色,颇受察哈彦知青的喜爱。

    当年的察哈彦没有自来水,更没有洗衣机,一天劳累下来,洗衣就成了问题。有的男知青,一套衣服穿脏了就换一套,脏的也不洗。等干净衣服都穿过了,再检脏衣服中比较干净的穿,实在混不下去了再去洗。还有个别人衣服都泡臭了也不洗。当年的虱子特别多,到了大冬天有人就把内衣挂在零下几十度的室外杀灭虱子。

    当年发的军棉袄虽然厚实却过于宽大,冬天穿时底下灌风。条件好些的知青有紧身的“坦克棉袄”。更多的则在棉袄腰间扎根麻绳,即贴身又暖和。一个冬天的倒大木、打柈子干下来,棉衣裤都破破烂烂油渍麻花,真正和贫下中农打成了一片。老乡的冬装一律的黑袄黑裤,但大老爷们的内裤却是花花绿绿胜过女人的花衣。知青去了之后,屯里的小青年也穿起了海魂衫上海衫。据说,这也是城乡文化的一种交流。现在,写字楼白领和房产中介都是西装革履,进城的农民工则普遍穿起了新式的迷彩作训服。你要在上海滩找一件当年的中山装是难上加难。某些发了迹的老知青穿起了唐装。但在聚会时,还是有人穿着当年的六五式军服腰扎皮带,在那唱啊跳啊,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