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再见吧,妈妈!

    ——解读《上海知青在黑龙江老照片》之十九

    2017年 12月 31日
    来源:《知青时代》报 作者:刘宏海 点击:
    再见吧,妈妈!这句话读来不无悲切,却隐含着义无反顾之意,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了。 离别的照片大家看到过很多很多,特别是知青们在车站码头,或与亲人、同学合影,或举着“小红书”喊着应时的口号,或向送行的亲朋挥手致意,且绝大部分面带笑容……以致小辈


    再见吧,妈妈!这句话读来不无悲切,却隐含着义无反顾之意,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了。

    离别的照片大家看到过很多很多,特别是知青们在车站码头,或与亲人、同学合影,或举着“小红书”喊着应时的口号,或向送行的亲朋挥手致意,且绝大部分面带笑容……以致小辈们惊叹:你们都是这样激动并开心地远赴他乡吗?难不成也像我们远行旅游一样迫不及待,恨不得长出翅膀来似的?

    怎么回答呢?我想告诉孩子们:既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这些照片都是当时的真实情景。说不对,是因为它未必都反映出知青们的真实心态。

    这次征集的老照片中反映告别城市情形的有几百张之多,确实如前所述,这些照片上的青年学生个个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为能奔赴反修前线而自豪,也可以说是斗志昂扬的。

    这是当年社会政治的产物。1968年,“文革”正酣,学校停课,工厂停产,亿万人民被卷入文革巨浪。在家游荡了二年之久的青年学生比比皆是,家长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谁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要么好好读书,求取功名,要么进工厂当工人,可以挣钱养家呢,总比在学校写大字报斗嘴皮,或在弄堂里游手好闲要强。殊不知此时的中国,经济已遭严重破坏,就像一头发疯的野牛,想让它温顺下来决非易事。毛主席大笔一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既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又能将“文革”继续下去。于是,全国到处悬挂起“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标语口号,几乎所有的扩音器里都在播放上山下乡的歌曲,各级革委会闻风而动,把动员城市青年下乡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上山下乡如干柴烈火熊熊燃烧,迅速形成“运动”之势。那年面临分配的毕业生,正是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三届”,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最听党的话,全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压根就不会怀疑毛主席的决策,纷纷打起背包,奔向农村和边疆。往大了说,谁不想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呢,往小了说,谁不想尽快独立好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呢。加上北方边境风声鹤唳,被批准去黑龙江的青年学生因此而自豪也就顺理成章了,何况其中的大多数成了响当当的“兵团战士”。’

    其实“革命人”也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即将远离父母,远离生活了十七八年的城市,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都有不舍,都会伤感,事实E绝大多数知青也是挥泪车站,泣别父母的。笔者就是一个非“红五类”家庭出身的青年学生,经过严格政审,被认定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意外获得第一批奔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资格。对“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宽宏大量”,当时的我岂能不感激涕零?与我同去的那些出身于“无产阶级”家庭的同学,则无不认为这是党和毛主席的极大信任和重托,所以,不管出身好的不好的,都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党的期望,在屯垦戍边的旗帜下建功立业,报效祖国。我们这批同学真的很想“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边疆。专列启动之前,从集合地到车站,到处红旗招展,歌声嘹亮,送行的人们手捧“红宝书”,说着勉励的话,我们心中只有光荣和激动。突然火车发出尖利的汽笛声,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现实中,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再也不是上海人了,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亲人。脑海里迅速闪过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同学和发小的欢乐时光……站台上的亲朋好友变得模糊不清了,伸手摸一把脸庞,才发现早已泪如泉涌。于是后悔自己不够听话,常惹父母生气;后悔刚才没与父母多说一些话;后悔自己读书不够用功;后悔曾参加过批判老师的大会;后悔没有更多与小伙伴们相处;后悔没有走遍上海的每一次角落……真的,短短的一分钟里同学们脑子里竟然闪过如此多的往事和念头!

    车轮终于滚动了。此刻,车上车下爆发出巨大的声响,这是启程知青和送行亲人的嚎啕声、同学间的告别声、“工宣队员”的口号声、大喇叭里的革命歌曲声,所有的声音混杂在一起,震耳欲聋。于我们而言,这是历史性的时刻!巨响之后,我们再也不是学生了,再也不能在妈妈面前任性了,再也不能无忧无虑地天真浪漫了!现在回想起来,从哪一刻起,我们逐渐有了反思,逐渐走向成熟。

    当然,以上说的是笔者下乡时的亲身经历,也是1968年首批赴北大荒的知青的经历。1969年之后,所有的学生一锅端,全部下乡没商量,这就是所谓的“一片红”。这政策严重超出了民众的承受力,并不受群众欢迎,大多数知青是无奈地离开城市的。所以,他们离开时哭声比我们更高,更撕心裂肺。可以说没有一趟运载知青的列车不是在一片哭声中驶离的。

    我没有选那些豪情满怀的照片,独独选了这张名为《泣别》的照片,这是我们征集到的唯一一张泪洒车站的照片,其珍贵之至可见一斑。我们不能责怪当年拍照的人,因为那年头拍照是很奢侈的事,家中无特别大事,是不会轻易照相的。难得拍一次照,当然要选“阳光”的镜头,没人会去拍哭哭啼啼的情景。试想,妈妈看到远方的孩子面带笑容的照片都会忍不住落下思念的眼泪,要是总让她看这种伤心的场面,还不把妈妈的眼泪抽干呀。

    当我得到这张照片时,如获至宝,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几千张照片中最有分量的之一。如能找到当年的拍摄人,我真想问问他,是什么动机促使他按下快门,留下这张当事人并不想看到的照片的。幸亏有了这位怪才,才能让今天的孩子们能看到当年知青远走他乡时的真实情形。

    好了,该介绍一下这张照片了。这是1969年,上海崂山中学(现东昌中学东校)1967届青年学生唐为琴到黑龙江下乡,出发时在火车站难抑离别之情,与亲人抱头痛哭的情景。爱哭的女孩并不都是脆弱的,小唐同学被分配在大兴安岭地区的盘古筑路一连当工人,她十分要强,工作刻苦努力,后来被抽调到黑河市第三百货公司当营业员,热心为群众服务被推举为劳动模范。令人惋惜的是数年前她罹患绝症过早地离世了。她的事迹笔者将作专题介绍。

    哭是人之常情,我们没必要回避。唐为琴的一哭,哭出了知青的真实情感,哭出了对妈妈的爱、对故乡的情。哭的背后是义无反顾的意念,是对上海和黑龙江的双重表白。她做到了,她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边疆,把所有的精力献给了人民。我们为她祈祷,愿她一如既往地美丽、善良,在天堂幸福、快乐。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