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俞立中一个有使命感的老知青

    2017年 10月 05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海哥 点击:
    2013 年 8 月 12 日上午,上海纽约大学假座华东师范大学思群堂举行了首届新生入学仪式。面对 295 名来自中国十省市和美国、德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波兰等 40 个国家的学生及他们的家长,俞立中校长作了感人肺腑的演讲,他没有过多地介绍上海纽约大学


    2013812日上午,上海纽约大学假座华东师范大学思群堂举行了首届新生入学仪式。面对295名来自中国十省市和美国、德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波兰等40个国家的学生及他们的家长,俞立中校长作了感人肺腑的演讲,他没有过多地介绍上海纽约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宏伟愿景,而是与中外学生分享了他年轻时上山下乡的经历和求学之路,传递给弟子们一个追逐梦想的理念,那就是要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个人的梦才有实现的可能,才会更有意义。演讲结束后,学生们将校长团团围住,被这位老知青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所折服。

    做有知识的“知识青年”

    俞立中是新中国的同龄人,68届高中生。高中才读了一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学校停课。19697月,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他来到了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

    和所有知青一样,俞立中经历了艰苦生活和繁重劳动的磨练。盛夏顶着烈日下地锄草收割,严冬冒着风雪上山伐木采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望着北大荒无边的原野,俞立中盼望能做一个有知识的“知识青年”,对国家建设有所作为。他拼命地劳动,也择机读书,凡是能找到的书他都看,文学、政治、历史、地理、农业、机械、英语……甚至介绍厨艺的书,他也会认真阅读。挨到回上海探亲,新华书店是他必去之地,尽管那时出版的书籍种类不多,但他仍乐此不疲。

    书本给了他知识,也给了他力量。俞立中干得很出色,在连队入了党,还当上了指导员。他希望连队能够科学种田,取得好收成,体现知识的价值。在老连长的支持下,他带领知青和老职工们一起铆足了劲地干。那一年,连队盈利十几万,在农场普遍亏损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是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的。

    实际上,在计划经济的农业政策指导下,中国农村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盈利是不可持续的。不管你多么地努力,想彻底打翻身仗不大可能,这让年轻的俞立中十分迷茫,总有一种前程未卜的感觉,似乎一切都不能被掌控,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但他内心深处越来越觉得只有多多地掌握知识,才能够找到方向,找到治理贫困的良方。

    挥之不去的梦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教育停顿了好多年,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既想重新开启大学之门,又怕“资本主义教育路线复辟”,于是出现了一个“新事物”——工农兵大学生,就是在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中推荐学员。在农场务农的俞立中表现突出,处处以身作则,是连队的好带头人,得到大家的认同,所以每每都会被知青和职工们推荐,但每次都因种种原因没被上级批准,或许上级根本就不想放他离开农场。

    大学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侧重政治觉悟,忽略文化知识,从而造成高校学生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人没有读过高中,甚至有不少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为了弥补这个缺陷,1973年,国家决定选拔大学生时增加文化考试的环节。俞立中得知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他认为凭真才实学,自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可是命运偏偏又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那一年发生了“白卷事件”,一个叫张铁生的考生非但在考试中交了白卷,还在试卷背后写了一封对文化考试表示异议的信,无疑给“文革派”提供了一发重型“炮弹”。因为这封信,当年的考试全部作废,俞立中的大学梦也再次破灭。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文革闹剧宣告结束。在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刻,重新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观。1977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力图迅速扭转人才匮乏的局面。俞立中意识到改变命运的时刻到了,必须抓住这个机会。白天,他必须坚持劳作,夜深人静时,才能在蚊帐里学习。他靠着手电光自学了高二、高三的各门课程。怕影响他人休息,他经常是打亮一会儿电筒,赶紧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和习题记在心上,便关掉手电,躺在炕上反复琢磨、回忆和解题。他把重要的数学公式、物理公式写在手心上或小纸片上,劳动歇息时打开看看,加深记忆。客观条件迫使他只能用这种积少成多的方法把支离破碎的时间用在复习迎考上,意外地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

    1978年,俞立中以黑河地区初试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了参加全国高考的资格。最后,被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录取,这恰是他喜欢的专业之一。就这样,已近而立之年的俞立中终于如愿以偿地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上海。多少年后,已经成为大学校长的俞立中回忆起那段往事,感慨万千,他说:“回想自己的高考历程,真的很不容易,今天的年轻人恐怕难以想象。当时,有一个强烈的信念支撑着我,那就是要把握自己的命运,用知识改变人生。现在想来,曾经走过的那段不平坦的路,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刚毅。艰难的高考之路磨练了我在逆境中前行的能力,增强了我应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足以让我受益终生。”

    做有志向的大学生

    进了理想的大学,但俞立中并没有满足。虽然那时还没有人生规划的概念,但他没有忘记在北大荒时对知识的渴望,没有忘记蚊帐里学习的艰难,更没有忘记他上山下乡经历中真切体验到的国家贫穷落后。他深知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一定要把握机会,学到更多知识,提高自己,将来可以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用俞立中自己的话说,那时他和同学们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大家憋着一股劲玩命地学习:清晨,校园的角角落落就布满了背英语单词的学生;早餐后,同学们一路小跑着冲向教室的,为的是抢到前排的座位,上课时能听得更清晰;课堂里,只要有机会同学们都会争先恐后地提问,课后也会缠着老师求教;晚自习更是大家的不二选择,教室里座无虚席;甚至熄灯后,宿舍的走廊上、厕所里仍然有同学在“借光”读书,学习气氛之浓厚可见一斑。

    面对如饥似渴的学生,教师们热情高涨。课堂上认真讲解,课后耐心辅导,主动答疑解惑,让同学们好生感动。国人被文革拖累了十年,对文化的渴望也压抑了十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教师和学生都明白一个道理,想要快速进步,必须舍得付出,才能把失去的年华补回来!教师一心要把满腹经纶传授给学生,学生则求知若渴,抓住每一个机会,力图拨云见天。俞立中在给学生演讲时说到:知青经历给我们这代人的启示,就是要抓住各种机遇来提升自己,实现人生梦想;人家一年做的事情,我们应该用两个月,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去做完它,这样才能把文化大革命十年失去的时间赶回来。

    报效祖国是理想

    俞立中很幸运,毕业后留在了学校工作。1985年被选派往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学习,师从环境磁学的创始人弗兰克.奥德菲尔德教授,1989年获博士学位。留学英国是他拓展视野和提升专业能力的阶段,而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工作,则是人生之路的又一个选择。1990年,俞立中收到华东师大校长的来信,从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希望他尽早回国。

    面对祖国的召唤,俞立中没有忘记当年出国时的初衷,就是要学好知识,报效祖国。他说:“这是我的人生的理想。”尽管当时他也有顾虑,不知道回国后会碰到什么困难,科研和教学能不能顺利?但是他有信心,上山下乡的艰难都挺过来了,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他相信自己能够闯过这一关。1990年俞立中回到母校,被聘为副教授。

    环境磁学在当时是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还没有相关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俞立中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是不具备条件,也要从事他的研究。他用自己省下的生活费,买了计算机和相关设施,通过承诺和仪器公司的合作,获得了一套赠送的仪器设备,并利用科研经费购买了其他仪器。在学校的支持下,很快就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环境磁学实验室,成为我国环境磁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做有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

    1996年,学校打算把俞立中调到学校行政岗位工作。对一个搞了多年科学研究的学者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让他离开实验室。俞立中说:“我有过各种各样的梦想,梦想过当教授,当科学家,但从来没有梦想过当校长。”直至今天,他还是觉得从事科学研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当时,他对党委书记说:“我在海外学习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书记则很严肃地说:“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啊,给学校提意见头头是道,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应该这么做应该那么做。让你自己来做嘛,又不肯做,那还提什么意见!”俞立中被书记将了一军,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谈话,一时无言以对。书记乘胜追击:“我们想改变学校的状况,希望有一批懂业务,懂研究的教授来做学校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为广大师生服务。我们觉得你行,能胜任,希望你来做。”末了再将一军:“如果你还是要推脱的话,那你前面讲的初衷也有问题了。”话说到这个份上,俞立中完全没理由了,只好答应下来,无可奈何地走上了学校的领导岗位。

    学校领导其实并不好当,甚至很难当。不管是在华师大还是在上师大,不管是当副校长还是当校长,俞立中始终把自己定位在教师身份上。他知道,只有保持教师的本色,才能和教授们融合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呼声;只有做好一个教师,才能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只有保持教师的情感,才能关心学子,关心学术,学校才会充满活力。他知道,教授是学校的生产力,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不能发挥生产力的效率,就不可能有好产品。所以,俞校长常会风趣地讲,要心甘情愿地去当“孙子”!

    在当副校长的头几年里,俞立中曾想回到他钟情的实验室,但是他的出色管理能力却牢牢地把自己绑在了这个岗位上。既然回不了实验室,他索性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棒的!多年的大学管理工作,使他意识到我们现有的大学体系已经束缚了自身的发展,要把中国的大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我们必须跳出来,把学校放在国际高等教育的平台上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在当华师大校长期间,他就提出学校发展的两条战略路径,一是学科交叉融合,二是推进国际化进程。他希望在学科交叉点上能够发现一些新的生长点,希望和世界同步探索、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在这样的战略思想下,他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努力把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引入到自己的办学管理中,努力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营造国际化学习环境,探索全球化背景下培养人才的模式。2013年法国政府授予俞立中“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以表彰他在中法教育合作方面的卓越贡献。华师大的学生们则赞扬俞校长是“最亲民校长”和“最优秀毕业校长”。

    俞立中给自己确定的目标远不止这些,他要做一项重要而有益的探索。20127月,他从华东师大校长岗位上退下,正式担当上海纽约大学的首任校长。


    再攀教育改革新高峰

    20138月,上海纽约大学迎来了首批国内外学生。这是我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学位授予权的中美合作大学,是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学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建设一所世界级的、多元文化融合、文理工学科兼容的研究型大学,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的典范。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上海纽约大学的建设得到了教育部、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俞立中是从知识荒漠中走过来的人,他知道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人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他充分理解回归教育本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拓宽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学习,而不是跟着考试走。他也十分理解实践探索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懂得,不仅仅只有课堂才是学习场所,社会实践、文化体验、研究探索都是学习的平台,要学会通过实践来提升知识、能力和素养。他更理解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完整地认识这个世界,深切地认识人生的价值,更好地建立起自己的价值取向。

    经历过高考的俞立中很清楚高考的利弊。他欣喜地看到,上海纽约大学在学生评价标准和选拔方式上的改革,即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模式。上海纽约大学是先选学生,后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只是入门条件之一,而学生在高中的表现以及在校园日活动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是更重要的。

    上海纽约大学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在这所学校里,教师和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本科教育采用了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构建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的课程体系;引进了小班化教学、互动学习与讨论的形式;在大学四年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课程,选择到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其他13个校园或教学点学习,把课堂学习、文化体验、社会观察和研究实践融为一体。能参与这样一所创新型大学的建设,俞立中感到荣幸,更觉得责任重大。

    上海纽约大学独特的招生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在教育界引起了高度关注。我们不难看到这是一个全新的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所新办的大学,更在于它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俞立中正在为办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梦想而继续奋斗。

    ※※※

    人只有一条命,但优秀的人有两条命,一条是性命,一条是生命,而卓越的人则有三条命,除了性命、生命之外还有使命!俞立中从知青到教授,再到教育家,在他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令人神往的梦想;在他为之奋斗的崎岖路途上,每一步都有坚定而明确的目标。令人敬佩的是,他的梦想和目标不是小我,而是大“家”,满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正是这使命感推动他叩撞大学之门,促使他探索办学新路,现在还是使命感指引他迈向中国高等教育之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