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呵护蓝天白云的人们

    ——澳大利亚环保见闻

    2017年 10月 05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朱霁云 点击:
    大凡造访过澳大利亚的人,无不感叹它的空气清新而纯净,天空清澈而高远,海水清澄而湛蓝,每个家园绿树花草葱茏,每座城镇街路整洁干净,城乡处处珍禽异兽遍布。 退休之后,我每年都到儿孙所在的悉尼住上些许时候,耳闻目睹地感受到,这一切都源自这里的人们


    大凡造访过澳大利亚的人,无不感叹它的空气清新而纯净,天空清澈而高远,海水清澄而湛蓝,每个家园绿树花草葱茏,每座城镇街路整洁干净,城乡处处珍禽异兽遍布。

    退休之后,我每年都到儿孙所在的悉尼住上些许时候,耳闻目睹地感受到,这一切都源自这里的人们对天,对地,对生息所依的大自然,无时无处不在的珍爱和呵护。

    初到悉尼,有一次我们夫妇外出散步,怕找不到回头路,相约以路边巨树怀抱、绿草铺地的公园为标记。然而循路漫步,拐了几个弯,竟找不到来时的路了。我们仰望到不远处一片伸向蓝天的葱绿,自以为就是来时的公园,寻绿而去,却似是而非。又仰望到一处葱绿,再寻绿而去,依然似是而非。靠着断续的英语单词加手势比划,才由路人指引找到了来时的公园。后来,我才知道,在悉尼,向任何一个方向步行十分八分钟,都有一群大树包围着一大片草地的开放式公园。

    澳大利亚是世界公认的花园国家,到处遍布着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和大大小小的公园。公路依地形地势而筑,蜿蜒在海滨,穿行在森林,避免了对山林、生态的破坏,又挡隔了汽车尾气的弥散。悉尼市区高楼大厦的咫尺之遥,便是皇家植物园、海德公园、百年公园等等众多占地广大、历史悠久的公园。这里还建起了世界第一座垂直绿化大楼,数十层高的大厦,从上到下四周长满奇花异草,冲天的姹紫嫣红,宣言着环保的意识。离开市区,无边的绿色簇拥着座座红顶别墅。高空鸟瞰,恰是万绿丛中点点红。这里的社区有各种各样的绿化志愿者组织,我的孙子从刚刚学步开始,就每年跟着大人参加好几次植树活动。他从小就知道,而且叮嘱我不能掰折路边的植物。私家庭院的树,无论是栽种的还是自然长成的,2米以上就无权自私砍伐。需要砍伐的,必须向政府申报,由政府指派的专业人员勘察和处置,否则会面临好几万澳币的罚款。这个花园国家的细胞是花园家庭,每家每户前有花园,后有草地,平均占地一亩半多。家家都有一个工具房,摆放打理花草的各种工具。修树剪草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每逢节假日,处处可闻“呼呼”的除草机声响,每家的花园、窗户、台阶花团锦簇,果实累累,每家的草地修剪平整,宛如地毯。我感觉,在这里,人们财富和品位的比较,不在于吃什么穿什么开什么车,似乎就体现在居家花园草地的占地大小和精美程度。

    澳大利亚对废弃物、垃圾的处置,尽显环保。那里没有收购废旧物品和修修补补的行业,在居家路边的草地上,常常见到一大堆一大堆丟弃的物品,家电、桌椅、床铺、玩具等等,日常用品应有尽有,主人会附上相关的遥控器、配件、说明书,有的还会写一段文字,说明用了多长时间,如使用要注意什么问题,并用大塑料纸覆盖,防止雨淋。这些都是留给路人先拣拾的,好多留学生不用买日用品,就能把居室全副武装起来。没人要了,再由社区拉走分类处理。无论城乡,不见一处裸露的垃圾。垃圾的分类,更是每个人的自觉和习惯。每户配三个垃圾桶,红的放生活垃圾,黄的放可回收的,绿的放树枝杂草,都盖得严严实实。放置可回收的,不能用塑料袋包装;绿色垃圾箱里不能有树草之外的任何杂物,因为那是用来喂食动物的。我儿子每晚下班回来,未进家门就先一一打开垃圾箱,检查我们是不是正确分类。他们的物品、食品包装物,绝大多是达标纸质,简洁、简单。超市购物,没有“限塑”一说,全部是大塑料袋,方便手拎,又可包扎垃圾,只不过那塑料袋到了一定的时候全部自然“降解”了。街路和公共场所每天清扫一次,平时没有保洁员,他们没有那么多人工,但是大多干干净净。澳大利亚养宠物狗的特别多,遛狗的时候都带着塑料袋,随时清理狗粪便。从来没有人从车内向外面扔东西,大家都习惯地垃圾入箱。有一次,我亲见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追捡一张被风刮走的零食包装纸,刚要拾到,风起又追,追出好远,直至捡起放进垃圾箱。那场景,犹如女童树丛扑蝶,常常在我眼前生动起来。

    烟尘的控制和管理,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的排放全部达标,建筑工地全都围裹起来。树草是大地的被子,无论何处都不见裸露的泥土,大树脚下不长草的方寸之地,也以卵石和透水的浇注物覆盖,更多的是铺盖剪伐树枝切割的小木块,既掩盖了泥土,又营养了树木。人们的食物,极少油煎油炸,习惯以火烤,以水煮。少量的油烟,油烟机也不直接向室外排放,而是内循环,以网罩吸附油烟,所以他们开放式的厨房并无油烟味儿。而华人往往要对油烟机改造,墙上打洞,向外排放。对抽烟的管控十分严格,从澳大利亚境外入关,每人最多只能带2包烟,多余全部没收。他们国内难得找到的香烟专卖店才能售烟,而且一次只能买几支。在不见天的地方,在有儿童的地方,在公共场所,绝对禁绝抽烟,否则会被警察拘留,并罚款147澳元(约700元人民币)。悉尼在市中心偌大的马丁广场禁烟。从2016年起,不仅在见天的地方才可以抽烟,还必须见天的地方离建筑物10米以上,人们戏言,那只有在马路当中才能抽烟,只能是要烟不要命的了。

    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成为环保的自觉。宾馆、家庭、公共厕所全部使用双冲式马桶,用水量大的洗车店极少,都是自己洗车。逢到政府通知节水的时段,大家都自觉地用提桶注水擦车,停止用喷头给花草浇水,否则也会罚款。家用自来水是直接饮用的标准。公共场所、公园、路边都有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大家决不会用它洗手,洗东西。在凯恩斯大堡礁的游船上,规定不准向海里抛物,不准施放食物喂鱼,不准用肥皂、洗涤剂,不准触摸海里的动植物,离开时,不准有贝壳、石块带上飞机。你无法想象那里的海水是如此的清澈见底,透过特制的玻璃船,色彩斑斓、见所未见的鱼虾、海龟、珊瑚、水母,乃至白砂等等海底世界尽收眼底。


    作者5岁的孙子在澳大利亚参加志愿者植树

    每天晨曦初露,家前院后的百鸟争鸣把我们唤醒。澳大利亚是鸟禽的快乐家园,是一切动物的繁衍天堂。随处的天上,总有成群的飞鸟与白云相伴,无论哪里,除了风声就是鸟鸣。在广场,在公园,小不如麻雀,大胜过鸭鹅的各种飞鸟与孩童逗玩,它们忽而站在你肩上歇息,忽而突袭你手上的面包,忽而到你碗里来啄食,这里,仿佛它们是主人,人是它们的陪伴。我们家前后花园里,每天都有成群的鸟鸽、野猫、蜥蜴、青蛙等小动物光顾,它们陪伴你打理花园,依偎你看书观景,俨然成了我们的家庭成员。一开始,我们曾用面包、鱼肉喂食,我儿子发现后,吩咐我们不能喂食,说是在澳大利亚必须是专业人员,或者购买相关动物专门的食物喂食,私自喂动物是违法的,会导致动物拉肚子、生病,或者被骨头、鱼刺卡了,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河、湖、海里,到处可以看到水中浮游着鹅鸭,水上飞翔着海鸥。在公路上,常常会看到画着袋鼠、小动物的路牌,那就是它们出没的地方,会碰到袋鼠在公路上旁若无人地一蹦一跳,野鸭爸妈率着一群小鸭摇摇摆摆、慢慢吞吞地晃过公路。每当这时候,驾车的都会停下车来,绝不打灯、鸣喇叭,长长的车队,静静地等待它们离开才驱车而去。

    澳大利亚有个菲利普企鹅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小企鹅保护基地,有众多的野生动物专家从事企鹅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栖息在这里的3万多只小企鹅,只有30公分高,是澳大利亚特有的,世界上最小的企鹅。早在千年之前,小企鹅就在菲利普岛的沙丘中筑巢,每天东方未白,伸手不见五指,小企鹅就离开小岛,游曳到一、二百公里外的深海觅食。每当日落黄昏后,成千上万娇小的企鹅,腆着肚子,衔着鱼虾,从海滩上岸,循着固定的路线,回到岛上各自的巢穴过夜,喂养企鹅宝宝。它们千百年来早出晚归,返回到小岛的时间,像人为计时一样准确无误,成为难得一见的企鹅归巢奇观。我们在夜幕降临前1小时到达观景区,工作人员引导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秩序井然依次坐在海滩边,静候小企鹅归巢。企鹅归巢时不允许拍照和摄像,手机必须关闭,以防声、光惊扰了小企鹅。一千多米的海边,只有几盏微光小灯泡,数千游人,悄然无声,小企鹅胖胖乎乎、憨态可掬,成群结队摇摇晃晃从人们的脚边踱过,优哉游哉,如入无人之境。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画,这是澳大利亚人与动物共生共荣的缩影。是的,澳大利亚的人和动物,共同构筑了,又共同分享了蓝的天,净的空,碧的水,青的山,绿的地,清的风……

    (作者原江苏如皋下乡插队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