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张德江委员长的知青年代

    2016年 10月 06日
    来源:《知青时代》报 作者:颜久辉 点击:
    2013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张德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公布的张德江简历有一段是这样写:1968年11月~1970年10月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公社太平大队插队知青…… 太平村的乡亲们从电视上收看到这个消息都感到由衷地高兴。时光流逝,三十多年过去,


    2013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张德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公布的张德江简历有一段是这样写:1968年11月~1970年10月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公社太平大队插队知青……

    太平村的乡亲们从电视上收看到这个消息都感到由衷地高兴。时光流逝,三十多年过去,张德江同志为人谦逊的品格,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刻苦认真的学习精神,一幕一幕又浮现在人们面前。

    太平村是一个山环水绕的小山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一群从城里下乡来的知识青年们同村民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和群众打成了一片。“这些小青年每天参加完生产队劳动收工回来就到篮球场打篮球。”老会计邢锡国说:“张德江是七队集体户的户长,他是这些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在知青中很有威望。”六十多岁的刘培忠说:“张德江作为城里来的有文化的知识青年,在老百姓面前从不摆架子,他有礼貌,非常愿意接触农民,生产队里的什么活儿他都干,铲地、割庄稼、上山冬采,赶车拉烧柴,放爬犁,不会就向社员学,有些当地小青年都没有他这种吃苦任干的劲头。”

    张德江下乡时在太平大队过了两个春节,这两个春节都是他一个人在集体户度过的。每到春节前夕,集体户的同学们都回家和亲人们团聚去了,张德江这时候主动留下来看房子。他从生产队借来一头牛,每天上山去拉烧柴,拉回来再自己锯,自己劈,然后整整齐齐摆放好。为了不耽误活儿,他每天晚上把第二天早晨的饭也准备出来放在被窝里焐着,早晨起来吃上几口便上山去。春节过后,同学们陆续从城里返回来,集体户的烧柴已经被他备好了,这个时候他才回家去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没几天就回来,立即投入到生产队的积肥劳动中。

    在太平大队下乡的知青有近百人,七队集体户方方面面都走在前面。特别是在学习方面,张德江不但自己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政治、文化,他还带动大家共同学,并制定出集体户的学习计划。劳动间隙,雨雪天歇工,人们都能看到张德江手捧书本努力学习的情形。

    太平七队在全公社也是很有名气的生产队,胡乃好队长不但是一位带领社员艰苦创业的好带头人,而且还独具一双慧眼,他发现队班子成员张德江是位出众的青年,这正是他寻求的好帮手。在全体社员大会上,胡队长提议张德江任政治队长,经过投票选举,百分之百通过。

    张德江经常向胡队长请教,因此两个人的工作配合得非常的默契,他和胡队长在一起从不谈闲言琐事,说的都是工作上的事情,怎样提高队里的收入啦,怎样让粮食产量跨“纲要”啦,一唠就是大半天。那时候公社号召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多种经营。于是他们决定扩大果园规模,开人参场,发展养猪。一些社员对这些做法有顾虑,担心见效慢,张德江就到社员当中去做思想工作,打消他们的顾虑。社员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太平七队很快就走在了全大队的前面,粮食产量真的跨了“纲要”,年末结算,每个工达到了1.50元。当时学校的老师每月才拿三十元工资,而每个社员一个月平均能收入100余元。


    想起和张德江一起相处的日子,如今的胡乃好仍显得很激动:“那两年我们干的多有劲啊!张德江为七队的发展出了不少力,没有他做的工作,也不会干得那么好”。由于张德江出色的表现,大队党支部对他进行了重点培养,因此成为100多下乡知青中第一个入党的人。(据媒体有关资料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