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上海女知青,从油锯手到劳动模范

    ——解读《上海知青在黑龙江老照片》之六

    2016年 10月 06日
    来源:《知青时代》报 作者:刘宏海 点击:
    兴安岭——上海知青非常熟悉的地方,林海涛涛,白雪皑皑,伐木人的脆声吆喝在群山中回荡,楞场上的号子铿锵有力,给人无穷的力量。那场景无数次在我脑海中出现,因为我也上过兴安岭,就在这张照片主人翁所在地伊春市的小白林场度过了下乡后的第一个漫长而又


    兴安岭——上海知青非常熟悉的地方,林海涛涛,白雪皑皑,伐木人的脆声吆喝在群山中回荡,楞场上的号子铿锵有力,给人无穷的力量。那场景无数次在我脑海中出现,因为我也上过兴安岭,就在这张照片主人翁所在地伊春市的小白林场度过了下乡后的第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冬季。

    老人们说林区是男人的天下,可知青来了,这条定律便不成立了。这次征集到的老照片中,巾帼不让须眉的照片比比皆是,这便是其中非常出色的一幅。说它出色,不仅拍得出色,照片中的人物也出色,背后的故事更动人。

    1971年初春,小兴安岭的积雪尚未融化,一群天真烂漫的上海知青来到伊春市新青林业局丽林林场。有的被分到后勤部门,有的学开拖拉机,而18岁的女知青施凤英却被分配到采伐队,当上了最艰苦最危险的伐木工。

    女人伐木在林场还从未有过。在人们怀疑和担忧的眼光中,她在老职工的带教下认真学习,苦练本领,很快掌握了林区作业规范和伐木技术。不久,林场正式成立女子采伐队,她成了第一个女子油锯手,并被委以队长之职。从此,施凤英便带领队员们终日忙碌在原始森林里,油锯的啸啸声和她嘹亮的“下山倒咯”的呼喊声,回荡在林海雪原中。她们不拍吃苦,工作精益求精,月月超额完成任务,一跃成为林区先进集体。兄弟林场闻讯前来学习取经,省市领导也来慰问考察。施凤英不骄不躁,加倍努力工作,被大家誉为“假小子”。后来,施凤英在林区从事过多种工作,不管是做后勤,还是在子弟小学当老师,不管是在建筑队扎钢筋,还是当工会干部,她始终如一,任劳任怨,埋头苦干。1978年,知青们开始返城了,施凤英却放弃回上海顶替父亲进厂的机会,召回在部队当兵的男友在林场成亲安了家。1983年施凤英被推举出席黑龙江省第六次工会代表大会,并去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1984年获伊春市劳动模范称号,当上了工会主席。退休后施凤英携夫带女回到上海,当年的少女已是两鬓染霜,不料刚刚住进动迁安置的新房,却遭疾病缠身,在与食道癌抗争了三年多后,于2016年2月17日安然逝世,留下了几幅旧照和一张劳模证书。


    施凤英走过了一段无比艰辛的路,用一生来诠释“假小子”的内涵,付出了超过一个女子所拥有的全部能量,她累了,她要歇息了。兴安岭为她唱起呜咽的歌,黄浦江为她涌起哀悯的浪,黑土地不会忘记那个充满活力的女油锯手,大上海不会忘记她也是这座城市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