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我为北大荒留下200多匹优良马驹

    2016年 01月 21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孟庆铭 点击:
    离开北大荒已36年了,每每想起经我手培育的那200多匹优良马驹,心中总会掀起阵阵涟漪,心情荡漾,难以平静…… 自然会产生一种思念:这200多匹马驹如今怎样了? 思念是人的本能,我非圣贤,不能脱俗! 按蒲丰氏的“寿命系数”学说,马的生长期为五年,那它们


    离开北大荒已36年了,每每想起经我手培育的那200多匹优良马驹,心中总会掀起阵阵涟漪,心情荡漾,难以平静……

    自然会产生一种思念:这200多匹马驹如今怎样了?

    思念是人的本能,我非圣贤,不能脱俗!

    按蒲丰氏的“寿命系数”学说,马的生长期为五年,那它们的寿命应在35岁上下。这样推算,我离开北大荒36年,当年的马驹们都已进入暮年,或许已不在人间,按物质不灭定理,它们的后代肯定还在这个世界上生存……11年的北大荒兵团生活,给我留下了许多回忆。今天,将“我为北大荒留下200多匹优良马驹”的故事撰写出来,以飨各位读者和知青朋友。

    这是怎么回事呢?

    马是人类的朋友。

    自古以来对于马的赞誉颇多,如:对愉悦的马则形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对前行的马则形容“山回路转不见君,血雪上空留马行处”、对奔腾的马则形容“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等等。

    马是有灵性的动物,三国时代的赤兔马,曾为四位主人所用——董卓、曹操、吕布、关羽。前两者是将赤兔马当着笼络人心的工具,吕布则是将其“用则当,不用则荒”,只有到了关羽手上,才发挥了真正的作用,书写出仁义的篇章,被后人赞颂,流芳百世。

    古有《相马术》,伯乐相马成经典。

    现代画家大师徐悲鸿笔下万马奔腾,更表现的淋漓尽致。

    可以说,马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正能量。

    同样,在开垦和建设北大荒的过程中,马的作用又发挥到了极致。那是因为,当时机械化动力紧缺或有、却无法作用的情况下,都须由马替代完成。马为北大荒的繁荣,再次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为改变整个农垦系统交通不发达的现状,除依靠国力,争取更多的汽车、拖拉机等机械化动力外,努力提高马的运输承载能力,则成了当年农垦总局领导的共识和当务之急。

    在中苏友好时代,双方边疆相安无事,国防安宁,为了开发北大荒,引进苏联重型马则在情理之中。它是迅速改良中国土马和瘦小蒙古马的良策,是见效快,效益高的投资。

    该马形体巨大,雄马体重在900—1100公斤,抬头高达2.5米上下。脖子肌肉发达、胸宽、矮肩、软背、腰宽、臀部宽厚、肋骨浑圆,四蹄似碗口,加之性情温顺、耐力极强、特别适用于驾辕、拉车、运输。

    据说,世界某些地区正是运用此技术原理优生,将当地民众的身高在不长的时间内提高了好几公分。正如遗传学所述:母好,好一窝!公好,好一坡!!此话有理!!!

    我们33团的前身是八五四农场,当时就被农垦总局定为该种马的繁殖基地。专设种马连,配备了得力的连队干部和有经验的兽医,管理从苏联进口的几十匹纯种马,并担负着向全垦区输送优质种公马的任务。

    为防止“近亲繁殖”,连队实施每马一档、匹匹有录、案随马走,管理之严格,饲养之到位,可窥一斑。

    1975年,邻团36团随兵团体制变动而解散,其中3个连队划归33团编制。为服务这三个连队,33团决定新建富荣分场,以原19连为中心,兼顾周边六个连队(包括这3个连队)的生产管理,并着手筹建种马站。

    在这背景下的1976年初,我被团生产股紧急调令,赴富荣分场筹建新的种马站,担负起对周边连队马匹的改良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

    生产股要求富荣种马站必须是当年筹建、当年营业、当年见效。也就是说,如错过机会,将关系到60匹适龄母马能否受孕?责任重大。

    更关键的是,如果服务不配套、不到位,对本有抵触情绪的原36团的3个连队将产生负面影响,直接关系到33团的凝聚力和声誉。

    时势造英雄,我就是在这背景下赴任的。

    说实在话,能否胜任这份工作,我心中没底,但在技术上,我却有几分自信!配种工作考核的指标是受胎率,要达到高受胎率,除选择优秀公马,精心饲养,加强运动外,还取决于五大关键技术:

    1、公马精液的采集、化验、稀释。

    2、准确判断母马发情期。

    3、精准把握母马授精的最佳时机。

    稍前,则浪费种公马的有限精液,白费;稍晚,则错过母马排卵的时机,徒劳。

    4、输精技术的把握。

    5、母马怀孕的鉴别。

    精准判断母马受孕,并产下健康马驹是考核配种工作的唯一指标,兵团要求受胎达标率为80%,这是所有工作的最终目的。

    因此,要掌握以上五大技术,内行人说:没有三年功夫,是难以独立掌勺的。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73年初春,我调入团配种站工作,当年秋天,我押送牛到香港后,再次返沪探亲。期间,我逛遍了上海的大书店,只求买一本《马的人工授精技术》专业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四川北路的新华书店,我竟如愿。这在文革“焚书坑儒”、“知识越多越反动”、“反对走白专道路”的氛围中,是多么难得啊!更何况他又是一本纯业务的、被边缘化的、冷门的技术书!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

    是这本书,帮了我,使我渐进角色,它是我业务上的启蒙者,北斗星。

    但遗憾的是,几经周折,此书已不知去向。

    此外,我更感谢一次特殊案例,这是个极好的“解刨麻雀”的全过程,让我对母马怀孕前后器官变化有了深度的直观了解和认知,悟出了个中的“子、丑、寅、卯”,走了捷径,使业务得到突飞猛进,甚至可以说技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我赢得了时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话怎讲?

    那天,一匹母马前来受检,它是半个月前,已作过人工授精,此来是检查怀孕否?

    按规矩,由我先作检查,再由技术员复查。我仔细检查后,果断地得出判断:该马怀孕了。

    我的判断依据是:母马卵巢上的卵泡已破裂、卵液已流失、卵子已排出、卵泡已干瘪、失去弹性、整个卵巢也随之萎缩,说明半个月前的卵子和精子有相遇结合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子宫体已变硬,两子宫角收缩翘起,并从子宫体下方摸出一个鸽子蛋大小、常人不易发现的授精卵——胚胎。

    我向技术员作了陈述。但出我所料,他复查后,与我的判断大相径庭:母马不但没怀孕,而且仍在发情期中,执意要对其再次输精,我无语,心里干着急。

    我们在判断上发生了分歧……而他是我的师傅,我得尊重他,我对他的判断不敢苟同,但无权干涉,更拗不过他,只能听任他对该马的处置——扒开已封闭的子宫口,再次强行输精。

    他是一个不善言谈,脾气耿直、倔强而又朴实的老实人。

    当时,我唯一可做的是,将这一切默默地记在心中,在母马检查表上作个记号,备案待查。

    健康公马的精子在母马子宫内可存活48小时。因此,母马隔天被牵来再作检查。

    也许我们对此发生了分歧,引起老技术员的关注,这次,他破例地先主动为母马作了检查(一般情况下,由我先作检查,然后他再检查,对我的判断提出YES OR NO),检查完毕,他仍认为该马还在发情期内,需继续输精补救,我更无奈,只能静观其状。

    当他再次为母马输精时,他竟从母马的阴道内,摸出了那个被我确认的小胚胎,母马流产了——我预料中的事发生了,被我言中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实践证明:我判断母马已怀孕是对的,而对已怀孕的马进行再次输精,须将手术输精管硬性插入已封闭的子宫口,其后果必然会导致流产——这是一个典型的技术事故。

    这事故,被我碰上了。而这全过程,又被我全盘消化了,真是胜读几年书,她促成了我业务突飞猛进,技术上的质变,是工作中的拐点,称它是我业务上的“里程碑”一点也不为过——我感谢这次难得的机会。

    而什么叫“隔靴挠痒”,在此项工作中,也得到真实的诠释。

    从事该工作必须不怕脏和臭,操作时必须将手伸进母马的直肠,掏出宿便后,再隔着直肠去触摸藏在一大堆大肠中的,又难以辨别的子宫和卵巢(子宫体呈T形,两卵巢分别悬挂在两侧子宫角上,呈土豆状,由输卵管连接子宫),并依据其不同时期的物理和生理变化,作出对母马发情火候,以及是否怀孕的准确判断。而这一切,我体会:即使是优秀的技术员也都难以对徒弟说个明白,真是“隔靴挠痒”啊,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只有靠初学者的悟性、执着和运气才能体会。

    在各方的支持配合下,新建的富荣配种站于当年4月如期开业。我们通过团生产股对这六个连队(即:18连、19连、20连,加上36团划归的3个连队)作了宣传和承诺。

    六个连队共计60匹适龄母马,相继到位,生意红火,热闹非凡。

    我和另外三位同事,各行其事,有饲养马的、有运动马的、有化验的,各负其责有条不紊。

    而我主刀技术,独当一面,心中充满热情和信心: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六个连队的期望。

    我认真对待每一匹母马的检查工作,丝毫不敢马虎。

    在我的努力下,当年受胎率竟高达98.3%,60匹母马有59匹受孕,哈!创造了历史——整个兵团的记录。

    一炮打响,影响极大,威震四方。来年,各连队的热情空前高涨,早早就做好了准备,纷纷前来报到,整个配种站与往年相比,更增添了一倍的辉煌。

    因为每匹母马都会带着各自的小马驹前来报到,并重复往年的程序。我们对它们绝不实行“计划生育”,马驹是越多越好!望着每匹小马驹,有各种颜色组成,枣红、雪青、黑色、全白、黄色等等,五彩缤纷,交织在一起。它们围绕着自已的母亲,形影不离,时而舔乳、时而撒欢、活蹦乱跳,生机勃勃,给北大荒带来新的息息生命力。它们融入自然,点缀着北大荒的大地、原野、大山、河流、蓝天和白云,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看到这些,我的心都醉了,甭说多高兴了,那是一种成就感,非经历者也都能体会得到的: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

    极高的受胎率,带动了周边的百姓村,我墙内开花墙外也香,名声在外。不少附近村民慕名,纷纷牵马前来取“精”,我也借花献佛,来者不拒,当时我就支持“三农”啦(哈!自我拔高)。让兵团的优良马种洒向百姓的土马、劣马,加快了马群的改良,受其实惠,能收到更大的边际经济效应,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在当年计划经济条件下,这都是无偿的。要是放在现在,那肯定是商业运作了——收钱呗!可列入会计科目“营业外收入”进行核算,肯定能为农场增添一笔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富荣配种站工作期间,有两人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

    原种马连李清福老连长因故下放到20连,在马班就业,他亲自牵马前来我站,专事负责该连母马的配种事宜。因是行家里手,他对我的技术分外关注!他不曾想,他牵来的马竟在我手中100%的怀孕。更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有一匹多年未孕,人称“破鞋”的母马,居然也在我的治疗下(患有子宫炎多年),铁树开花,破天荒地怀了孕,来年产下一匹小公马驹,乐得20连整个马车班屁颠屁颠的,老李连长对我更是佩服有加,赞不绝口,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18连有一赶马车的哈尔滨知青,因腿被“康拜因”卷入,一大腿被切断,惨不忍睹,算是工伤。连队照顾他,每年3—7月间,让他负责马的配种工作。他撑着拐杖,独腿赶着马车,是我站的常客。虽失去一条大腿,但他非常乐观,出于本能,我对他特别怜悯和照顾,检查其马尤为认真,恐有闪失,让他多跑几次,对不起他那因工伤失去的大腿。每年秋天将至,是配种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当准备完种马越冬饲草后,我会骑上大种马,巡视穿梭在六个连队间,宣传孕期母马的后期管理。那是一种收获的心情,满足的心情,悠哉、优哉、游哉!

    每个连队都非常欢迎我的到来,虽无酒席款待,我也乐此不疲,心满意足。

    就这样,从1976——1978年三年间,我独立操刀,为北大荒留下了优质资产——200多匹小马驹。

    据此,知青调薪时,我被定为畜牧技术16级,直至回沪。

    如今它们应35岁以上了,进入暮年,甚至已不在人世,但我坚信,他们的后代,经过几何级数的繁殖,一定会大幅度地增量、增值。他们的无数后子孙们仍会在这个世界上顽强的、努力地生存着,继续为人类做出他们的奉献,周而复始,以至无穷。

    据说,兵团恢复农场时,机械化程度普遍提高,农场将这些马全部卖给了地方,收益至少也得200万吧。

    听说,著名影视、话剧演员濮存昕在兵团也干过这工作,我们是同行,他对此,也著书立说了。

    不管这些马的后代现在何方?哪怕是天涯海角,都寄托着我的思念,不为别的,只因为:它们是经我手创造、培育的……

    仅为此,我也回味、心醉、自豪、宽心、骄傲……

    我曾想,退休了,如有需要,我可以重操旧业,为繁荣祖国马匹的改良事业,再尽我的绵薄之力。如真有这个机会,我坚信:我一定能创造、培育出第二、第三个200多匹优质的小马驹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作者系黑龙江854农场原上海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