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畅所欲言共研知青精神 别开生面创理论研究新风——《知青精神和

    2015年 09月 25日
    来源: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文/刘宏海 图/宁志 点击:
    畅所欲言共研知青精神 别开生面创理论研究新风 —— 《知青精神和知青文化研讨会》综述 2015 年 8 月 29 日,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假座上海市开放大学会议中心圆桌厅,举行《知青精神和知青文化研讨会》, 54 名会员出席,会

    畅所欲言共研知青精神    别开生面创理论研究新风

    ——《知青精神和知青文化研讨会》综述


     

    2015829日,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假座上海市开放大学会议中心圆桌厅,举行《知青精神和知青文化研讨会》,54名会员出席,会议提交了12篇论文(会前提交8篇),15人作了交流发言。 

    这一研讨课题是研究会年会内研讨计划中的一项,也是为今年十月将在海南博鳌召开的“后知青时代的知青文化”为主题的博鳌知青论坛做准备。

    早在今年上半年,研究会就做了专题研究和部署,研究会成员积极响应,认真准备,许多同志为撰写论文,搞调研,查资料,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发挥了会员在知青研究方面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提交论文和交流发言的既有大学教授,也有退休后从事知青社团工作的同志。从交流内容看,有的是多年萦绕于心的思考,有的是自身经历的体验和心得,多方位多视角地对是否存在知青精神?什么是知青精神?如何弘扬知青精神?以及如何认识和发展知青文化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是否存在知青精神


    自从知青一代开始进入退休阶段,知青群体活动空前活跃起来,“发展知青文化,弘扬知青精神”的口号就不绝于耳,对此也招来一些非议。那么究竟存不存在知青精神呢?在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今天,认真思考这一事关知青群体的话题确有必要。

    葛天琳在她《如何在后知青文化活动中弘扬知青精神》的论文中对此持肯定态度。她认为知青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听党话、跟党走、吃苦耐劳,经受了磨难,得到了锻炼和考验。在这种特殊的经历中产生了独特的中国知青精神。

    周公正在《知青精神:人性光芒的绽放》中开门见山表示在新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着知青精神,而这种人文精神是在苦难中凝聚而成的。他说:“知青精神的产生不是当下人为的“心血来潮”,它是当年知青人在与苦难拚博中不经意的实践中生发出的生活境界继而凝聚成一种无形的思想理念,是在被时代否定了的知青上山下乡道路上客覌凸显出来的、知青人内心中凝聚成的精神力量。所以,有它的特独性、复杂性和可探讨价值。”


    张文建用他们当年在察哈彦插队知青撰写的回忆文集《察哈彦知青纪事》来解读知青精神。这本书是察哈彦知青的集体记忆,记载了他们当年集体插队、集体劳动、集体军训、集体办经济、集体搞文创,最后又集体返城的往事。这本回忆文集便是他们这个插队群体的精神再现。

    朱根娣在交流发言时说,当年知青听党和政府的话,奔赴祖国边疆农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广阔天地吃苦耐劳、团结互助、抱团取暖;退休后回顾当年、聚会写书、锻炼健身、唱歌跳舞,知足常乐,其乐融融。没有一种精神支撑行吗?

    阮显忠认为知青精神客观存在。他在《关于知青精神的思考(初稿)》的论文中指出,一个群体的精神,可以是主观意识的反映,也可以是客观行为的体现。无论主观意识如何,其实际的客观行为才是体现其精神的依据。知青们在长期的艰苦环境中努力奋斗,克服了大量困难,做出了重大贡献,客观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精神。


    二、关于什么是知青精神


    在一定社会条件和一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经过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产物,即所谓的精神文化,它是人类群体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普遍认为精神是文化的内核,价值观就是精神文化最为重要的核心。阮显忠在论文中专门对精神做了解释:精神是指人的内心世界,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其他心理活动和无意识方面。对一个特定的群体而言,其精神,应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在劳动、生活和奋斗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意志品质和价值观,这种意志品质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影响着该群体的实践运行。由于我们所分析的精神是要倡导和发扬的,因此,这种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应当是优秀和积极向上的。

    葛天琳在演讲中把知青精神归纳成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脚踏实地、勤劳朴实的实干精神,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不屈不饶的乐观主义精神。她说知青精神就是奉献精神,是继承了老一辈的红色传统文化,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特点。

    张文建认为,知青们在集体劳动和共同生活中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并使之成为知青一代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知青们自发和本能地抱团生存,抗击着艰难困苦,集体力量的凝聚,激发人们不断进取,相互间的心灵慰藉和难以割舍的人群依赖是维系知青情感的纽带。有过这样经历的知青,“不管以后各自的经历与境遇如何,在他们身上始终保持着那种纯真和执着。”他认为“集体主义一直是我国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影响着人们几千年来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知青所处的文革时期所奉行的“集体主义”政治色彩尤为浓厚,他几乎主导或支配着知青一代的思想言行。勿讳言,当今知青的集体记忆大多依然保持着当年强烈的意识形态与文革胎记。无论是非与否,这就是历史。”他认为“集体记忆超越了其个体成员直接经历的范围,建构了知青群体的共同过去和集体认同。” 这种知青集体精神同样深深植根于当年千百万知青群体的思想行为中,是知青一代特有的意识形态与思想标识。这种知青集体精神曾经伴随着知青群体走过艰辛的历程,指引知青团结奋斗勇往直前,是知青一代特有的行为准则与社会担当。

    成根荣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投亲靠友插队的经历,认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就是我们知青共同的精神。


    周公正演讲时说,在上山下乡道路上我们一代知青人坎坎坷坷走过来了。有热情、有无奈、有奋斗、有泪血,更有理想的埋葬和生命的奉献。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要靠一个人的体力是难以走过“十年苦难” 的,确是靠一种“精神” 支撑着走过来了。这一切都是基于这代年轻人良善的内心、本真的情感和对于“梦想”追求、坚守的执着。這是一种贯穿于知青人生经历、特别在艰难环境中的一种自強不息、坚韧默行、乐观向上、勇于追求的精神相守,而且往往是在你知觉戓不知觉地凝聚于内心世界的精神脉动。认为由于“知青群体的社会特殊性,这些品质在知青群体中凝聚成“知青精神”时是短暂而又多元的,不象某些精神的表现有其一贯性和唯一性的展现。他觉得知青精神是上山下乡道路上发自于知青内心的人文精神,因而知青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性自我关怀;是一种表現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一种对理想人格的守望和自我成长,是一种人性光芒的绽放,使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増添了一脉鲜活的、生气有种的人文精神,是铭刻在共和国史册中的一抹亮色。

    李玉棠认为仅仅把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视为知青精神是比较狭隘的,这不是知青的本质和全部。况且这些优良品德本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并不是知青的“专利”。

    李亚飞在她和李玉棠合作的论文《情结·精神·文化》中认为,“如果要提炼什么‘精神’的话,倒不如说仅仅是一种情结——‘知青情结’”。她说这种“情结”是“仁、义”,也是“道德”,既和传统文化相关,又和精神文明有缘。她觉得知青活动与互相间的交往仅仅是一种“感情”流露,一种“个人情绪”宣泄。她说:“情结可以归纳到精神的范畴,但精神是广义的,非哲学的。而当我们要将某种特定的思想以及受这种思想支配而左右的行为,冠之以某某‘精神’的时候,这个精神是狭义的,哲学的,甚至是‘政治的’。”她觉得服务于政治的东西,功利性太强,寿命却不见得长。而与传统美德,人类共同文明相关联的“精神”是可以得到延续的。如“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因此,她希望大家不要凭一股子热情,把原本只是一种情结的东西,拔高到“精神”的境界上来。

    王礼民用大白话把知青精神描述成“折腾精神,引来一片笑声。他打趣地说,知青是有精神的,知青的最大特点是要改变自己的境遇,无论是所谓高尚的,还是品行看似不雅的,目的都一样,有的想当“接班人”,有的只是想吃饱饭,或者想吃得好一点,手段都有共性,父母靠不上,组织管不了,只能靠自己。所以知青特别顽强,不由自主地养成了不断奋斗的作风,只有自己救自己,看上去就是不断地折腾。


    张刚在发言中指出,精神属于文化的范畴,有知青文化就有知青精神。说白了,所谓知青文化体现在知青身上就是有“知青腔调”,许多事,如大规模地、经常性的聚会,只有知青做得出,做得到;唱歌跳舞、旅游健身,主体都是知青,大家精神百倍不服老,这就是知青文化造就的,就是知青精神的体现。

    阮显忠把知青精神定义为“我国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从城市下乡到农村工作、生活的知识青年这个群体在下乡期间劳动、生活和奋斗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的意志品质和价值观。”他认为知青精神具有青年性、知识性、群体性、客观性、时代性、继承性和优秀性七个基本特征。认为知青精神的基本内容是:爱国为民的责任意识、自主自强的自立意志、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风格、探索实践的务实态度、无私牺牲的奉献精神。他进一步解释说:“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和特定情况的需要,知青精神可以有不同的表述。但要全面认识知青精神,这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或简称为责任、自立、顽强、团队、务实、奉献的精神品质,是应始终看到和不可或缺的。” 他认为明确知青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多重意义。有利于正确认识知青群体和知青的贡献;有利于正确认识、宣传和发扬知青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和发展。

     

    三、关于如何弘扬知青精神


    优秀的精神文化毫无疑问应当得到传承和弘扬,但是如何传承和弘扬却见仁见智。

    葛天琳认为,弘扬知青精神就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知青历史,不要让艰难岁月消逝在历史长河中;要把握后知青文化的政治导向,明确歌颂什么,弘扬什么,揭露什么,反映什么,在反思中前进,在纠错中完善。要站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高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衡量、发掘知青文化的积极作用。

    朱根娣表示,要大力发扬和传承知青精神和文化,我们每一个知青今后都要继续去研究、去写、去宣传;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知青?什么是知青时代?什么是知青文化和知青精神,把知青的无私奉献精神、拼搏精神和优良品德传承下去。

    成根荣说,我们自己写的那些小文章,可能毫不起眼,只是几块小小的“豆腐干”,不足为奇。但是,我们大家都来写,都来做,全国知青的“豆腐干”累积在一起,就可以堆成一座高山。

    张文建说,我们怎样才能对得起剩下的岁月?坚定执着地继续发扬知青集体精神,这应该是我们的集体共识。


    周公正对弘扬知青精神不无担忧。他说知青精神涵义具有悲剧意义,因为知青精神的命题是由知青自身提出的,至今未得到主流媒体的认可;随着知青回城后溶入社会各个群体“知青”只是一个符号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既沒有经济基础,更沒有政治依托,当年在苦难中凝聚成的精神标识只能走进历史教科书,其社会意义和生命光彩,只能是留存于知青精神世界里的慰籍。

    阮显忠强调,作为具有特殊经历和自身精神的知青群体来说,有责任使知青精神继续得到发扬光大和传承。他说,当前,应当在在保存和研究知青历史中、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参与活动中、在志愿服务中、在健康生活中、在教育后代中弘扬知青精神。他指出,“知青精神是知青群体的精神,是知青群体在上山下乡期间在劳动、生活和奋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对知青群体的行为起到支撑作用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是知青群体客观行为的反映。知青精神有着多样的特征和丰富的内容,是特定时期特定群体的产物,传承着中华民族和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并有知青自身的特点。知青群体爱国为民的责任意识、自主自强的自立意志、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风格、探索实践的务实态度、无私牺牲的奉献精神等的精神品质,不仅支撑着知青群体在农村克服艰难险阻,为农村、为边疆、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支撑着知青群体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改革开放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充分认识和正确地梳理明确知青精神,有利于正确认识知青群体和知青的贡献,有利于正确宣传和弘扬知青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风气进步和发展。当前,老知青要宣传和发扬知青精神,社会要认识和弘扬知青精神,青年人要学习和传承知青精神,以继续向社会提供知青的正能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四、关于如何认识和发展知青文化


    孟庆铭认为,知青情结是知青文化的重要内容。他回顾了习总书记的知青生涯和深深的知青情结,认为只有把下乡所经历的苦难视作青年时期收获的宝贵财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克难向上、奋起直追,不甘落后,这才代表着知青的主流。走南闯北、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奋发图强的历练,使知青大彻大悟、明辨是非,有着贴近生活的心智,拥有忧国忧民之心、之情、之血,是建设农村、边疆的生力军,是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正能量的载体之一。我们应当以习近平为榜样,以我们的知青经历、知青情结和由此产生的正能量,来支持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圆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推波助澜,做出新的奉献。

    戴肃认为后知青时代我国的社会结构又发生了巨大变迁。经过上山下乡锻炼的知青群体作为大规模社会流动的第二梯队,接管了旧体制,开创了新体制,参与搭建了新阶层。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结构已经基本稳定和成型。今天的知青群体正在退休,估计还有5年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正是这最后的5年,是知青群体掌握整个国家命脉最全面、最给力、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今日的社会结构,其发生、发育、成型、修正、发展,每一过程,都有后知青时代的知青们的汗水。


    林嗣丰在题为《注重后知青时期知青生活和精神的写作和研究》的论文中说,知青经历已经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中,是我们闯过人生一道道难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对那段经历的回顾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完整的。只有将前十年知青在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与返城后三十年的艰难奋斗历程结合起来,才能给予“知青”这一产生于特殊时期的群体一个正确、全面、辩证的认识,给予切合实际的结论,知青历史文化研究才能更加准确地贴近生活的真实,甚至可以给予目前一直争论不休的“上山下乡”运动以准确的评价。他认为现在很少有人认认真真地深入研究后知青时代的情况。随着年岁的老去,撰写和研究后知青时期的知青生活和精神迫在眉睫。他建议知青研究机构和知青团队应当抓紧时间动员和组织有写作能力的老知青收集整理后知青时代的档案资料,撰写回城及二次创业的故事等,让后人对知青精神和知青文化有个全面的认知。

    朱盛镭在《我国知青文献的计量分析》论文中详细介绍了他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文献总量、文献年代分布文献来源著者、学科专业和文献机构等角度对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主要数据库中有关知青的文献(主要指公开发表的论文、文章)进行检索、梳理和计量统计分析我国知青研究文献的现状特点,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是研究会面对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关注知青问题的研究的情况,所做的基础工作及其成果之一。也是发展知青文化的一项具体工作。


    陆亚平认为,知青在下乡时存在着“丛林法则”现象,从生活习俗和文化差异等方面都反映出这种冲突的存在,有时甚至表现得非常之激烈。如知青人数占优,且比较团结时,外来知青在与当地势力的博弈中往往占具上风,但更多的时候和地方,外来知青往往受到挤压。这种“丛林法则”也表现在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派别、不同家庭背景的知青群体之间,同一知青群体内部也存在这一法则。他说,之所以要谈这个“丛林法则”,是想揭开被诗意化屏蔽了的知青隐私或“压痛点”,以免知青的历史真相被扭曲,而这正是知青文化得以萌芽和生长的原生态。他认为,只有在法律的约束规范下才能呈现有序的正能量,否则就是无序的“布朗”运动(即无规则的随机涨落现象)。

    李玉棠在论文《“知青学”初论》中指出,“知青风貌”中既有“吃苦耐劳”的一面,也有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行为,更有集体请愿,跪倒在中央领导面前,直到星火燎原式的“回城风”刮遍中国大地,这些都是 “知青文化”的构成部分。他认为,只有建立“知青学”研究,才可以尝试从科学的角度解开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上山下乡”运动。他还提出了在研究会设立“知青研究所”重点研究知青学术问题等建议。

    阮显忠总结中说,本次研讨会大家准备充分,畅欲言,从个体或集体、宏观或微观、过去或现在等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知青精神和知青文化进行了探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今天,我们研讨知青精神和知青文化,就是要在理清的情况下将其发扬光大,成为激励我们自己和后人的精神源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他表示,这次研讨会也为今后的研讨活动作出了示范,研究会还将组织会员对知青的其他话题展开讨论,充分发挥会员在知青研究中的作用。

     

    这次研讨会可谓别开生面,会前有议题布置,发言有稿件准备,各种观点充分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开创了理论研讨的新风气,在会员中引发了积极参与的高度热情,也使人冷静思索,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时隐时现的幽灵,在引领着我们的思维,左右着我们的言行,当我们行将老去之时,如何把这个看不见却还在的精灵融入在不断的传承之中,给后人以智慧和力量。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