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当前位置:首页 > 知青人物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倒在线路上

    2015年 06月 21日
    来源:《生命记忆》 作者: 点击:
    徐荣金 ,男,汉族,上海知青,共青团员。 1953 年出生,上海市玉屏二中 1969 届初中生, 1969 年 11 月 26 日到黑龙江省爱辉县张地营子公社泡子沿 1 队插队。 1980 年在当地结婚,后调爱辉县供电局,任线路维护工。 1983 年 7 月在维护供电线路时,因公殉职

     

    徐荣金,男,汉族,上海知青,共青团员。1953年出生,上海市玉屏二中1969届初中生,19691126日到黑龙江省爱辉县张地营子公社泡子沿1队插队。1980年在当地结婚,后调爱辉县供电局,任线路维护工。19837月在维护供电线路时,因公殉职,时年30岁。

     

    1969年,上山下乡的浪潮席卷全国,徐荣金所在的上海市长宁区玉屏二中是上山下乡“一片红”的试点学校,年仅16岁的徐荣金与哥哥徐荣芳一起加入了“知青”的行列。他们经过65夜的长途跋涉,来到位于黑龙江边的张地营子公社泡子沿1队。

    泡子沿1队是全大队条件较差的生产队,男劳力比较少。

    这个队的知青由十多名黑河知青和26名上海知青组成。清一色的年轻人,无疑给这个边陲小屯带来了生气和活力。老乡们高兴,队长李长贵更高兴。有了这支生力军,完成生产任务和战备任务就有了把握。乡亲们腾出村里最好的房子给知青居住,派出最好的老把式教知青们学着做农活,李队长更是时时想着这些城里的娃,像待自己孩子似的处处关照他们。冬季,队上保证知青户粮食充足,蔬菜满窖;出工,队上给知青的工分往往是最高的;知青有个头疼脑热,李队长比谁都着急;知青要是犯个错,李队长从不抓住不放,只要改了就好。在李队长的带动下,泡子沿1队的乡亲们和知青关系非常融洽。

    那时候,徐荣金岁数不大,老实巴交的,虽然廋高,但人勤快,在队里是个好劳力,李队长很是喜欢。

    说来也怪,队里26个上海知青,有22个是玉屏二中的同学,正好11个男生,11个女生,似乎知青办和老师有意让这些少男少女能在天涯海角双双配对似的。可年轻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徐荣金没看上一同下乡的女生,偏偏看上了一个当地女青年。

    李队长膝下有4个女儿1个儿子,他们在父亲的影响下,个个热情好客,特别是三女儿小敏,高中毕业后留在队里当小学老师。小敏比知青小好几岁,出落得漂亮而又恬静,修长的身材,齐肩的小辫,甜甜的微笑,整洁的衣着,在男孩子眼中是那样的出类拔萃。

    说不上啥时候,徐荣金的心坎上深深地烙上了小敏的笑靥,小敏也暗暗喜欢上了徐荣金。

    转眼到了70年代末,“四人帮”早被楸出,一切都在拨乱反正,上山下乡政策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上学的,病退的,招工的,家中有困难的,都是回城的理由。就在知青们忙于返城的时候,徐荣金和小敏不显山不露水地交往着,悄悄地浇灌着他们的爱情之花。

    何去何从?那时的徐荣金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一面是父母亲人,一面是心爱的姑娘,一面是繁华的都市、拥挤的住房和艰难的求职,一面是广袤无垠的田野和已经驾轻就熟的农活。

    思来想去,徐荣金选择了后者,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坚定的扎根决心,而是他深深地爱着小敏姑娘,不是他不思念自己的家乡,而是他舍不下养育了小敏姑娘的黑土地。他把返城的机会给了哥哥,写信请家里不必再为他回城而想方设法寻找门路了,他要在边疆与小敏结婚,他要与心上人厮守在泡子沿。

    家人知道了荣金的决定后,心中如打翻了五味瓶。40年后,荣金的姐姐回想起来,也挡不住酸楚之情涌上心头。但家人还是尊重他的选择,毕竟还有兄姊五个可以照顾双亲。

    1980年,当所有的知青都离开了泡子沿,徐荣金和小敏在村里举办了俭朴而隆重的婚礼。

    社会在变革,政策也愈发的人性化。爱辉县为了合理处理知青问题,安排留下的知青进了国营企事业单位。徐荣金被安排进了县供电局,当上了泡子沿电管所的线路维护工。

    19811月,他们爱情的结晶问世了,泡子沿又多了一个小公民。徐荣金对儿子百看不厌,喜不胜喜。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抱儿子,上班也是依依不舍,恨不能带着儿子去上班。

    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一周岁时儿子会走了,不久,会奶声奶气地叫爸爸妈妈了,小两口甭提多高兴啦。

    19837月的一个星期日,徐荣金在家休息。一大早,供电所的领导就派人通知,有两根电线杆根部腐烂,急需更换,要求徐荣金加班。徐荣金二话没说,带上工具就出发了——在雨季到来前,为安全供电,加班是很普通的事儿。

    要更换的电线杆就在泡子沿附近,线路维护工们来到作业现场,马上开始工作。更换电线杆必须先剪断瓷瓶上绑扎电缆的铝线,徐荣金套上脚扣几下就蹬上了10米高的电线杆顶端。作业时,徐荣金发现工友爬上的另一根电线杆发生了倾斜,赶忙大叫起来,其他工友闻声赶去用杆子支撑,保证了那位工友顺利完成作业。可是,大家万万没有想到,徐荣金脚下的电线杆在他剪断了所有的绑扎铝线后,失去了平衡,腐烂的根部支撑不住徐荣金160多斤的体重,一下子就倒伏下去。徐荣金的双脚套在脚扣里,脚扣的铁齿牢牢地咬住木质电线杆,徐荣金完全处在无法解脱的窘况下,别无选择地随电线杆倒下,摔在大豆地里,左手深深地插入黑土中。尽管大豆地是柔软的,不足以伤及徐荣金,可是电线杆在倾覆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重力转到了下方,徐荣金必然先于电线杆着地。电线杆重重地压在徐荣金的身上,当时就不省人事了。

    工友们立即将徐荣金送往40公里外的黑河医院。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由于内脏多处破裂,抢救无效于次日逝世。

    29年过去了,北大荒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而徐荣金依然静静地躺在泡子沿村的荒草中。使徐荣金在天之灵欣慰的是,爱妻也进了供电局工作,儿子按政策回到上海,在父亲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开始了人生的旅程。

    有人惋惜地说,徐荣金应当及时返城,就不会遭此厄运;而有人欣赏徐荣金为爱情做出的选择,赞誉他因公殉职,死得其所。


    (刘宏海根据泡子沿1队插队知青提供资料,及对徐荣金姐徐云娣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