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当前位置:首页 > 知青人物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志坚的印迹

    2015年 06月 21日
    来源:《生命记忆》 作者: 点击:
    李志坚 , 女, 原名李海婴 ,上海知青。 1952年8月生于 ,1969年4月下乡到黑龙江省孙吴县腰屯公社河南屯大队插队,任民兵排长,出席过

    李志坚女, 原名李海婴,上海知青。1952年8月生于,1969年4月下乡到黑龙江省孙吴县腰屯公社河南屯大队插队,任民兵排长,出席过省、地、县学习毛著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0年3月5日,李志坚在将要奔赴新的开荒岗位前为食堂挑水,因过度劳累,不慎坠井身亡。年仅18岁。

     

    美丽圣洁的逊别拉河宛若一条玉带,飘舞在逶迤的崇山峻岭间。河水滚滚东流,奔腾向前,传颂着上个世纪60年代末插队女知青李志坚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李志坚原名李海婴。1952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一个革命军人家庭。

    初中毕业时,上山下乡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受过军人家庭熏陶的她,毅然加入了浩浩荡荡的知青大军,在父母的惜别和祝福中踏上了北去的列车。

    1969年4月,李海婴来到东北边陲孙吴县河南屯生产队插队落户。她立志把青春献给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她改名李志坚。从此,她忙碌的身影出现在河南屯的里里外外,出现在为乡亲们服务的每个角落。

    志坚一向艰苦朴素。刚到孙吴时,她的全部行装是一床父亲在部队用过的军被。一个掉了把的军用搪瓷缸、一个军用水壶和一个军用挎包。她穿的胶鞋补了又补,戴的手套缝了又缝。一件小棉袄补了十几块补丁。这哪像个花季少女的打扮﹖每次生产队派她外出开会。她都把会议期间发的补助费全交给队里,直到牺牲时,生产队还存着她上交的几十元钱。

    志坚对战友如同姐妹。1969年7月,知青小蒲接到家信,得知母亲病重,家庭经济困难。李志坚知道后,就悄悄地用小蒲的名义寄去20元钱。小蒲的母亲病好后,经队干部了解,才知道是李志坚寄去的钱。小蒲含着泪花,激动地握住她的手……

    志坚无论走到哪里,都默默地做好事。她外出开会住在招待所,主动帮助服务员干这干那。坐火车,主动给老人让座,帮带孩子的妇女打水。有人问她姓名,她干脆地说:“我姓勤!”县招待所的同志都称赞她:“小李住在这里就像我们的服务员。”

    志坚性格同名,志坚如钢。1970年,孙吴县新建奋斗公社,要在荒山野岭白手起家,真是“天大的房,地大的炕,冷馍冰雪来充饥……”,创业条件极为艰苦。李志坚积极响应,坚决要求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

    3月5日,这是志坚离开河南屯去奋斗公社的前一天。那天她病了,但仍坚持劳动。大伙劝她休息,她哪里肯听。下午3点多钟,她看到食堂的水缸快见底了,就拿起扁担去挑水。挑了两担后,虚弱得直冒汗。水缸未满,她坚持继续挑。她来到井台上,双手紧握辘轳把,使劲地摇,可是虚弱的病体不听使唤了,辘轳越来越重,突然眼前一黑,她到了下去。井沿上无遮无拦,她直接落入了深井里!乡亲们闻讯赶来,把她从井里捞上来,因溺水时间过长,抢救无效而去世。

    知青们、乡亲们, 眼含热泪,把志坚姑娘埋在苍翠的杨木山上。那白雪皑皑的山路上,送葬的队伍从村头一直排到墓地。

     

    李志坚遇难的老井

    中共孙吴县核心小组根据李志坚生前的申请和表现,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开展向李志坚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1970年3月13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发出唁电,上海市长宁区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学习李志坚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

     

    李志坚墓地

    在李志坚精神的鼓舞下,孙吴县知青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空前团结的凝聚力。男女知青打破了互相不说话的坚冰,开始交流思想,相互帮助。遇上歉收,口粮有限,男青年不够吃,女青年就自发捐助,把省下来的饭票送到男青年的手中;男青年的棉衣破了,棉被薄了,女青年们就帮着翻新重絮;凡苦活、累活、重活男青年们也总是抢在前面,不让女同胞受累。

    面对招工、升学,一些知青骨干一次次机会把推掉了。他们想的是:李志坚把生命都留在了这里,我们还有什么舍不得的!以至后来,县里为了确保工农兵大学的选送质量,不得不找被选送人谈话,做思想工作。好长一段时间,河南屯的知青们,做到了“走的心地坦然,留的心平似镜”,并开始了恋爱和婚姻,准备扎根在这块沃土上。

    终于一天,时代开启了新的征程,河南屯的知青,和千百万知青一起踏上了回城之路。大家并不为昨天的付出后悔,也不为曾经有过的誓言羞愧,因为他们没有虚度年华,大家仍在努力,直至今天。他们的言行中依然可以寻找到李志坚,极其那些献身北大荒的战友留下的印迹。

    (杨洪邨根据张桂馥《追忆上海知青李志坚》和康士凯《这是我成长的地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