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清明祭战友——有感《生命记忆》

    2015年 05月 08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王瑞云 点击:
    扑面清明雨正狂,忍看一卷命无偿。 最知慷慨心伤地,不觉凄凉泪满裳。 长恨歌随折翼鸟,独思梦伴断桥霜。 碑铭墓穴今何在,难散幽魂北大荒。 ——肖复兴 清明节前夕,读完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原42团上海知青方国平继《寻找亡灵》之后主编的又一部纪实体的《


    扑面清明雨正狂,忍看一卷命无偿。

    最知慷慨心伤地,不觉凄凉泪满裳。

    长恨歌随折翼鸟,独思梦伴断桥霜。

    碑铭墓穴今何在,难散幽魂北大荒。

    ——肖复兴


    清明节前夕,读完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原42团上海知青方国平继《寻找亡灵》之后主编的又一部纪实体的《生命记忆》。

    书中的内容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在这个追悼亡灵,寄托哀思的节日里,我心潮起伏,思绪滚滚,不能平静,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深深镶嵌在脑海里的已经远离我们的年代。

    看着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记忆”,仿佛看到了英年早逝的战友,生龙活虎地来到我们面前,他们是那样年轻,那样炙热,那样淳朴,那样真诚,那样朝气蓬勃,那样青春奔放……

    怀着对历史的责任,怀着对战友的深厚感情,怀着对长眠在黑土地战友的深深怀念与敬畏,方国平和一批当年的知青重返北大荒,去“寻找青春,寻找年轻的生命,寻找灵魂”。他们寻找战友的遗骨,并为他们建园立碑,经历曲折而感人。

    他们完成了我们知青共同的心愿,正如赵丽宏先生在《寻找亡灵》的序中所写:“不能让那如花朵般坠落在冰雪之中的年轻生命,孤独、寂寞地逐渐被淡漠甚至被遗忘,因为,那些惨痛和悲伤曾如此深刻地在年轻的心灵中划出带血的痕迹,那死亡的记忆是岁月无法抹去的、是沉淀在所有人心中永远的痛。”

    我们深深地向方国平等战友致敬,是他和一批当年的战友,正在完成着“一园一书"的艰难工程。

    一园,找回亡故战友的遗骸,领他们回家,为他们建墓树碑;;一书,记录亡故战友的生命轨迹,为他们立传。

    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让生者和后人永远记住他们,这是一件所有知青想做而限于种种原因完成不了的艰难之事。要做成这件事,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办事先拿钱的年代,在越是正事越难办的年代,靠几个当年知青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建立陵园、查找知青遗骸、寻找知青的家长和亲人都需要资金,他们曾几经周折争取农场领导的支持,好不容易征得同意后,却因领导的更换,说好的事情又转瞬烟消云散化为泡影,他们多少次地问自己“为什么做件好事这么难?……”

    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他们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的努力和顽强,对生命的敬重,对战友的深情,对一代知青历史的高度责任,深深感动了原兵团总部所在地佳木斯市的领导。他们给予了大力帮助,并筹划把“知青纪念园”建在佳木斯市。

    然而,在疏通了建立纪念园的事宜之后,遇到的第一难题就是寻找当年死难战友的遗骸。岁月更迭、沧桑巨变,当年匆匆建起的坟茔早已淹没在农田荒草之中,他们的遗骸到哪里去寻?到哪里去找?

    是呀,几十年过去了,除了他们的父母家人和朝夕相处的战友们时时想念他们,有谁找过他们?有谁问过他们?有谁为他们上过一次坟?烧一炷香?他们真的成了孤魂野鬼,孤独地游荡在他们深爱的北大荒……

    寻找亡故知青的艰难之路,是没有参与的人想象不到的,每找寻一个亡故知青,就要调查询问多少当年连队的知青战友、老职工和知情人。他们一次次地查找,一次次地询问,像当年开荒垦地,像当年顶风冒雪,他们像冲锋陷阵的勇士,拿出了当年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终于找到了上千位亡故知青的线索。

    但因时隔久远,有的连名字都不准确,有的父母去世,家中已经找不到人,至今还没有找到知情者或当事人。

    第二个难题是查找死亡知青的个人资料。当战友们,特别是那些死难知青的家长,听说要为当年的亲人建园出书立传时,感动得热泪滚滚,奔走相告,无不为之振奋。大家纷纷伸出援手,从四面八方提供各种线索和信息,提供他们的日记、照片,家庭住址及生命的片段,远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战友也纷纷打来电话,要尽一份力量。

    是的,知青战友们不会忘记那些英年早逝的生命,更不会忘记共同走过的道路。正如方国平说的:那段特殊的历史,形成了我们这个特殊的群体,开辟了我们特殊的青春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们演绎了无数难忘的故事,结下了深厚的情感,并创造了特殊的精神文化,不管你是否愿意,还是无奈,我们必须以自身的努力,用汗水、泪水、鲜血,甚至年轻的生命去承受艰苦的生活和无情的磨难。

    在那场波澜壮阔,疾风暴雨的运动中,知青们经受了考验和历练,收获了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证明了知青对社会的贡献和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并受到社会的尊重。

    “一书一园”的深远意义,不仅是祭奠我们英年早逝的战友,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还原历史的真实。追忆那一朵朵绚丽的生命之花,是怎样永远凋谢在那个特殊年代,年轻的生命以不同的方式,嘎然而止地永远留在了他们为之奋斗、无限热爱、无比留恋的北大荒。当然,“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但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他们本不该死。

    书中记录了590多名知青的亡故史迹,其中只有少数被追认为烈士,大部分都默默无闻地懵懂地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他们中有的被极不安全的生产方式夺去了生命,大家都知道的有,我团矿难的三个战友连完整的尸体都没有留下,他们未被追认为烈士,事后草草建的坟墓,早已了无痕迹,他们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查找其他遗骸的难度。

    一连好学上进、聪明美丽的17岁天津女知青李建建,只因为收到本连一个浙江知青的所谓“情书”,被知青告密后受到批判,含冤自杀。

    有的死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更有为数不少的战友受极左路线的迫害遭到监禁和毒打,(我团的一名上海知青就是如此),含冤而死,死得很惨。知青家长赶来时,只是听听所谓的死亡原因,什么都没提。是啊,他们能说什么呢?拿到100元钱,和少量的豆油便匆匆离去,那是一个不尊重生命、不讲法治的年代。

    然而,几十年来,他们一刻也没忘了自己的孩子。当他们听说要为死难的孩子建墓立碑时,感动得老泪纵横,李建建85岁的老父亲,悲愤地写道:“死者太幼稚,生者太左倾……”,他们有多少话要说呀。

    生命只有一次,青春只有一次,我们的青春曾在茫茫荒原泛起层层绿浪;我们的激情曾荡漾在白山黑水的广袤原野;我们的歌声曾唤醒过沉睡的大地;我们的号角曾震撼在雪野北疆。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们要告慰战友,我们要祭奠战友,听,黑土地在叹息,北大荒在沉思,为我们战友的惨烈、悲壮、凄凉、愤懑、无奈地离去……。

    我们感谢“一书一园”,因为,组织者以责任和义务诠释了他们的全部付出。书中不单单是呼唤逝去战友的灵魂,寻找青春岁月的伙伴,追忆伙伴的音容笑貌,更是还原一代知青的历史沧桑,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后人的深层思考,对一场本不该发生的社会历史悲剧的反思。

    我们要面对历史、面对真实,吸取历史的教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广大知青、为国家、为民族、为子孙后代留下具有历史意义的永恒记忆。

    历史需要反思。一个忘记历史,不承认历史真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唯有面对历史的真实,才能不故伎重演,让我们共同祈愿民族自戕的悲剧不再发生!

    亲爱的战友,往事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遗忘,“因为那是一代知青的昨天,今天是从昨天走过来的”,我们要留住他们,他们用生命记录了真实,刻写了历史,《生命记忆》一书让我们领悟到,知青文学比知青的生命力更长久,让我们拿起笔,书写我们的知青岁月!




    附诗一首:


    青春,曾泛起那绿浪

    心意沉沉

    思绪万千

    时光不语

    划过流年

    清明节的花雨伴着问候飞到“知青墓园”

    我那年轻的战友啊

    你们可曾看见

    祭奠的鲜花和松柏簇拥在你们身边?

    你们可曾听到

    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的战友正在把你们深深思念?

    你们高兴吗?

    你们欣慰吗?

    你们回来了

    又回到我们中间

    你们不再寒冷

    不再孤单

    因为有我们的陪伴。

    我们又可以对话

    可以聊天

    可以倾心畅谈。



    是啊

    你们的生命之路走得太短、太短……

    你们一定为自己的匆匆离去感到不安

    因为

    你们绚丽的青春之花正含苞待放

    你们的青春之火刚刚燃起烈焰

    你们不甘心就这样离去

    无奈而寂寞地在寒风凄雨中流浪几十年



    年轻的你们啊

    有多少理想没有实现?

    有多少梦想还没有圆?

    你们:

    没来得及享受骨肉亲情的团聚

    没来得及走进自己的理想家园

    没有迈进再学习的课堂

    没有看到发展中国的色彩斑斓

    没有来得及品尝爱情的甜蜜家庭的幸福

    与温暖

    没有品味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是多么甘甜

    没有为年迈的父母养老送终

    可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与凄惨?



    但你们是

    那样顽强

    那样勇敢

    那样无私无畏

    那样拥有尊严:

    当因为一封情窦初开的书信受到严厉批判

    你宁愿去死,也不愿意被流言蜚语污染

    临终前不忘在遗书中向党倾诉衷肠

    不忘因来不及为父母双亲尽孝而深深道歉!



    当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受到殴打和诬陷

    你不折腰屈服

    为了人格和尊严

    毅然走上绝路时

    不忘穿上一身翠绿的军装

    带走终身的向往和遗憾!



    亲爱的战友

    今天,

    你们不再寂寞

    你们不再孤单

    我们与你们同在

    我们永远笑看未来,携手并肩。

    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是一朵完整的浪花

    永远跳跃在共和国的史册上青春无限!

    安息吧,我的战友

    时代和历史让我们紧紧相牵!


    (作者系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师42团北京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