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感谢与希望

    ——关于《知青回眸引龙河》

    2015年 02月 11日
    来源:研究会会刊 作者:沈国明 点击:
    各位荒友、各位兄弟姐妹: 在这五年一聚的时候,为尽地主之义,我说几句心里话。 首先,是感谢。 我感谢所有到会的荒友。五年前的今天,主持人张穗华宣布,“下一次聚会再见”,她的话言犹在耳,一晃五年过去了。我们今天重新聚首,你们的到来,让大家又置身


    各位荒友、各位兄弟姐妹:

    在这五年一聚的时候,为尽地主之义,我说几句心里话。

    首先,是感谢。

    我感谢所有到会的荒友。五年前的今天,主持人张穗华宣布,“下一次聚会再见”,她的话言犹在耳,一晃五年过去了。我们今天重新聚首,你们的到来,让大家又置身于浓浓的亲情、友情之中。

    每次聚会曲终人散,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地承担着后续工作,我们往往连当面向他们说一句感谢的机会都没有。五年前那次聚会后,我们都收到了集体照和光盘,借这个机会,我要感谢张罗集体照的吴子健,废寝忘食刻制光盘的曾洪,以及在聚会后继续热情接待哈市、天津知青,充分表达上海知青深情厚谊的众多兄弟姐妹。

    我要感谢这次远道赶来的韩文甫老队长,哈市、天津知青,当年知青教过的学生们,还有引龙河农场前任场长高和平,你们的到来令这里蓬荜生辉。今天参加聚会的还有沙顺强的妻子和女儿、梁钿的大姐和哥哥,陈才林的妻子和女儿今天有事不能前来,他们的到来,令今天的聚会更有人情味。沙顺强女儿老大不小了,现在还是单身,在座的各位叔叔伯伯、阿姨大家做做红娘,如果她能早日成家,也可告慰沙顺强的在天之灵。

    今天的聚会有一件与历次不尽相同的事情——《知青回眸引龙河》出版了!这是我非常想为大家做的一件事,也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但是,在大家的合作下,终于做成了。说“梦想成真”并不为过。

    此刻,我感谢“哦,这一片三百垧”的版主和管理员,网站为我们的集体行动搭建了平台。袁国林、郭晓成、张国民为此书出了大力,扉页上印上了我们4个人的名字。我们四个人的共同点是名字里都有“guo”,我们没有四国大战,而是通力合作,保证了稿件的征集和图书按时间节点如期出版。

    在这里,我代表编者感谢所有作者,没有你们的大作,我们将是无米之炊。

    我感谢所有接受我约稿的兄弟姐妹,我也要祝贺你们,你们没有错失机会。

    我理解没有来稿,特别是我没有约成稿的兄弟姐妹,我也许应该更多地与你们沟通,但是我做得不够好。对不起!希望在别人的稿件中,见到你们的身影。

    我特别要向唐莉娟致歉,我与她约了几次,但都是因为我不断出差,没实现预定计划。

    征文的第一篇稿件出自杨浩之手,最后一篇来自陈姗山。陈姗山的稿子4月2日才出现在“三百垧”上,出现得太晚,但是,这篇文章让人看了感动。为此,我们和出版社编辑一起努力,终于加进书里,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加进去就减少了一份遗憾。

    我感谢陆大铿、张穗华、韦雪妮、龚伊雯、徐逸敏、黄乃牧、王克俭等人组成的编辑小组,他们做了大量的前期编辑工作,使提交出版社的稿件有较好的文字基础。编辑小组,尤其是我对一部分稿子动了手术,如果违背原作的精神,令作者不快的话,请责怪我,不要责怪编辑小组的各位成员。但是,我相信,大家会理解和接受我们所做的改动。因为编辑工作的宗旨是让稿子站得住、丰满起来,达到出版要求。

    赵作辰曾经很忐忑地来电话,说,“我一个劲的鼓动大家写,结果,你们嫌人家写的达不到出版要求不用,那我可就惨了,没法向人家交代”。其实,我们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所以,只要有修改基础,来稿一般都会被采用。尽管如此,还是做不到篇篇都用,有极小部分没被采用,对这一点,希望大家充分理解。

    张国民对书中配发的照片有重要贡献。本来,他已经为文章配了不少照片,但是配到各个版面还是不够。4月16日早上我通知他到出版社去补充,在出版社他忙到人家下班时才离开,回家后继续干,一宿没睡,直到17日近下班时方完成。65岁的老汉白天黑夜连轴转,恢复过来得好几天,他的精神令人感动。

    郭晓成的摄影艺术作品也为全书增色,最后麻烦他提供照片是4月21日下班后,他以极快的速度回应,没耽误排版公司的伙计搭当晚的高铁回南京制版。

    感谢周履康。4月中旬,图书开印在即,出版社嫌地图印制效果不理想,我跟他联系,他当夜就发过来多个版本。

    感谢周启群,他为书中的照片做了大量前期工作。

    我特别要感谢蒋明。看封面设计稿时,我认为,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是可以冲击图书奖的。现在印出来的效果其实是大打折扣的,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他的设计理念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我佩服。蒋明为了设计好这个封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天天从美国来电,提出要求,狠抠细节。他对书名题词也有严格要求,逐字把关。为了这三条彩带,竟驾车几小时从萨克拉门托到旧金山采买;为了把这三条彩带做成这形状,他手持针线,缝制两个多小时,我把画面放到足够大,看到了细密的针脚。

    我提议,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有功之臣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我们每个作者自己。

    我敢说,这本书是到目前为止,比较出挑的一本知青回忆录。我为此感到欣慰。当然,拿到书以后,我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有不少遗憾。我祈望这本书市场上卖得好,让我在再版时有机会弥补。

    在感谢的最后部分,我还要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一年前,本人不幸骨折,众多队友来看望、陪护,让我深受感动,也颇为不安。借此机会,向大家致谢!

    其次,我要说两点希望。

    第一,希望“包容”成为我们这个群体的核心价值。我之所以要说这个问题,并不是针对今天,也不是针对三分场知青,而是我在管理社会团体特别是管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当中产生的一点感触,我愿意与大家分享。

    知青这个群体,现在已经不是紧密型的命运共同体,而是一个松散的共同经历共同体。在大家40多年的工龄中,这段经历所占比重仅为四分之一左右。之所以走到一起,是因为大家难忘那段经历,割舍不了那份情谊。因此,这个群体现在的组织化程度是较低的,能够运转,主要靠热心人和志愿者。

    我们感谢热心人和志愿者,如果没有他们,这么多知青拢不到一起。回城三十多年了,大家经历不同、环境不同,虽然总体上有共识,但具体遇到一些人和事难免会有不同意见,对同一件事物做出不同评价是很自然的。因为不是成建制的群体,没有“下级服从上级”这一说,所以要“求同存异”,尽可能寻找共识。我希望,大家对热心人和志愿者的工作做评判的时候,要足够宽容,对他们的奉献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肯定。尊重和肯定与否,语言上会表现出来,具体行为甚至活动细节也会表现出来。不负责任的议论自不必说,哪怕过于挑剔甚至无意的、不经意的批评,都可能伤害他们的积极性,影响团队的凝聚力。

    我对研究会的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也说过,你们是志愿者,当志愿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要期望所有人对所有事有共识;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或者要求别人。遇到不如意,不必抱怨别人,应该自己调整好心态。因为没有人强迫你做什么,能为大家服务,有为大家服务的能力是一种幸福。这话乍一听似乎很高调,甚至有些假,但是,如果想一想不幸在病榻上躺了二十多年的冯伯良兄弟,揣摩一下此刻他的心情,也许你就会觉得,这话很实在!

    对于知青活动的组织者来说,一定要把握知青是松散群体这个基本特点,根据这个特点来组织和安排活动。

    这是我说的“包容”的两层含义。强调把包容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是因为经历得多了之后,日益认识到,没有包容,知青活动不可能持续。

    第二,希望大家保重身体。这五年,又有几位兄弟姐妹离我们而去。看到他们无奈、无助、无望的痛苦情形,我为他们难过,也加深了对保重身体的认识。

    上海已经是个老龄化的城市,90不稀奇,80多来西,70小弟弟。2020年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的时候,我们才70左右,作为与共和国同命运的知青,国运不佳的时候我们摊上了,国运昌盛的时候应该也有我们的份,我们应该同其他年龄段的人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更多成果。


    好吧,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