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酒香不怕巷子深

    ——读竹林的长篇小说《魂之歌》有感

    2015年 02月 11日
    来源:研究会会刊 作者:龚心瀚 点击:
    《新民晚报》慧眼识书,前些日子连载了上海作家竹林的长篇小说《魂之歌》。这部小说前年在《中国作家》上发表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近60万字的篇幅,不光故事情节曲折奇诡,异族风情引人入胜,同时也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我很少一口气读完这么长的一部小说。


    《新民晚报》慧眼识书,前些日子连载了上海作家竹林的长篇小说《魂之歌》。这部小说前年在《中国作家》上发表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近60万字的篇幅,不光故事情节曲折奇诡,异族风情引人入胜,同时也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我很少一口气读完这么长的一部小说。掩卷之余,就止不住有一些话要说,于是去年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优秀的作品从生活中来》的文章,认为这部作品有较厚的生活底蕴,对人性和人的灵魂有深入的揭示,文字清新、优美、干净,它会受到读者欢迎的。

    由于以往的工作关系,我对文学创作是比较关注的。尤其是竹林,作为一位很早出道又很特殊的上海作家,我也一直注视着她的创作活动和作品。她是靠率先写出了全国第一部知青小说《生活的路》,在上世纪70年代走上文坛的。但入行以后,她长时间地沉人了生活,不赶时髦,不事张扬,远离城市,默默地耕耘着她的文学土地。她在不断地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有相当思想内涵和艺术质量的长篇和其他作品。这几十年来,不说她独树一帜地描写江南农村生活的长篇《女巫》、青春校园生活长篇《今日出门昨夜归》等,光说她在知青文学方面的成就,也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1979年她顶着重重压力,冲破禁区出版了《生活的路》,最早站出来为知青们说了真话,发出了第一声呐喊。这部书至今人民文学出版社仍在作为“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出版发行;她的第二部知青长篇《呜咽的澜沧江》,则突破了由她开创的知青文学对上山下乡运动给一代青年造成的伤害与贻误的层面,开始用哲学和历史的目光去审视和总结他们当年的奋斗与思考、失落与追寻。这部小说在底层的知青中实际上反响相当强烈,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光盗版就有数十万册。在台湾和海外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台湾不光比大陆先出书,还出了研究专集;加拿大的文学杂志曾全文刊登。台湾的胡秋原先生还特地为该书写了长篇评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样慧眼识书,现在出版了她的第三部知青题材长篇小说《魂之歌》。这部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又将这类题材的作品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者带着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重新回顾那段历史,从人的理想和信仰的矛盾冲突中去探索和追寻人生的价值和地球村的大爱精神;既不展览暴力和血腥,也全然没有当下时兴的那种得意于一地鸡毛的自足自乐的小家子气。去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刚一出版,不少读者就争相上网求购而不得,于是就有心急的读者千方百计地打听寻找作者求书。前几日朋友聚会,有人告诉我有位常州的读者来沪看病,向医生打听竹林,刚巧竹林在这位医生那里看过病;于是那位读者硬是求医生引见。兴奋异常的读者抱怨自己读大学时老师为什么不讲竹林的作品,现在售书网站也找不到她的书;于是他与该医生一起,联络了一批有同感的读者组成了阅读竹林作品的“粉丝团”,决定另找渠道寻觅竹林的著作,并相互交流阅读心得。

    我还听到一些情况向竹林本人求证,得到了她肯定的答复。上世纪90年代初竹林的长篇小说《挚爱在人间》发表以后,有个戏剧学院的学生被小说中海峡两岸的父女亲情和主人公的知青生活遭际深深感动,他千方百计找到作者,表示一定要将作品拍成电影。这位年轻人经过了20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最近完成了自己的愿望,以《匆匆》的片名将它搬上了银幕。据悉该影片已获2013年首届浙江省青年电影节的优秀影片,还在29届美国圣·芭芭拉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中入围。

    上面说的几件事虽有些琐碎,但它却正好应了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话:“酒香不怕巷子深”。此话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似乎已经不大适用了。市场经济要靠广告,靠夺人眼球的五花八门的宣传和推广。因此有人干脆将它叫做“眼球经济”。眼球经济重的是包装,而富丽堂皇的包装里面的质量如何,不能一概而论,有优质产品,也不乏伪劣产品。这种情形推广到文学创作领域,情况也有类似。然而伪劣产品最终还是要被消费者识破和唾弃的;只不过文学作品被读者辨识的时间和过程会更长一些,有的甚至需要经过历史的淘洗以后才能去伪存真,辨出优劣。如是,则上面那句俗话还是站得住脚的。